(中国农科新闻网 2025-04-17)
4月15日,一个“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黄芪、当归等特色中药材品质评价与智能分选关键技术研究”青年科学家项目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启动,该项目完成后将实现特色中药饮片的轻简化智能分选。
据了解,中药饮片作为中药产业三大支柱之一,是中医临床辨证施治必需的传统武器,也是中成药的重要原料。由于中药药效物质的复杂性以及质量影响因素的多样性,目前我国中小规模中药饮片新型经营主体普遍面临饮片分选过程主观误差大、分选精度低、人工成本高等困境。
该项目针对黄芪、当归等特色中药材饮片分选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通过明确饮片颜色、质地、有效成分等品质特性和与光谱信号之间的关系,揭示图像-特征信号与药材到位感知和品质特性的响应机制,研发可视化在线监测技术,同时设计双级分选模型,创制轻简化智能分选装备,实现特色中药材实时在线品质分析及精准分选,促进和服务乡村特色中药材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该项目属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乡村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与集成应用”,为期三年,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朱铭强教授主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陇西保和堂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三家单位参与。
近年来,朱铭强教授团队在特色中药材种植、采收和高效利用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先后研制了杜仲机械化种植设备、锤片式杜仲树叶树皮收获装备、杜仲籽剥壳机,提高了杜仲叶林栽培模式下的种植效率,解决了杜仲树叶、树皮、种籽收获难题,提升了杜仲种种植和采收机械化程度。团队研发的中药分离、提取、浓缩和干燥智能化生产单元设备,重点突破了中药材生产种面临的能耗控制、质量动态评价、在线检测、智能控制等关键技术,并开展了工业化应用研究,为未来中药智能制造提供了示范。
项目启动会上,朱铭强教授介绍了项目背景、意义、总体研究内容、实施方案、技术路线等,项目技术咨询专家组对项目的实施方案给予高度评价并提出了建议。项目专家与团队就特色中药品质检测技术、交叉学科合作、成果转化路径等展开了深入探讨,进一步明确了项目研究重点和未来推进方向。
原文链接:http://www.nkb.com.cn/2025/0417/500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