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25 日,以 “新质生产力・农业新未来” 为主题的第 32 届杨凌农高会正式开幕。我校携300余项科研成果亮相D馆,通过 “科技成果展示 + 直播推广+国际对接”的立体模式,让实验室成果既走进寻常百姓家,更迈向国际大舞台,彰显“农业科技主力军”的担当。

我校本次参展成果涵盖种业创新、智慧农业、生态治理等关键领域,均经过田间实践验证,转化价值突出。在核心展品中,“西农 1155” 小麦、“秦彤” 苹果、“金猕 4 号” 猕猴桃等 5 个新品种及 “苏武智慧养羊大模型 V1.0” 入选农高会四新重大农业科技成果,“西农 579” 小麦、细胞培养肉等 10 余项成果获评优秀农业科技成果。
我国首个自主知识产权奶绵羊 “元生爱特奶绵羊” 、“陕单930” 玉米、葡萄酒酵母等前沿成果,与智能喷包施肥机、农业表型巡检机器人、智能灌溉机器人、猕猴桃授粉机等数智装备集中亮相,构建起 “品种创新 + 智能装备” 的全链条支撑体系。生物源农药、新兽药及功能性食品等 84 种展品,则搭建起 “田间到餐桌” 的健康保障防线。
展会期间,学校还在 “四新” 成果集中发布会上分享研究进展,深化产学研用融合,其中 “元生爱特” 牌绵羊奶产品等成果同步实现展示与转化衔接。而此次参展的 300 余项成果中,不少已通过 “西农模式”落地推广,为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展会期间,学校创新推广形式成为焦点。联合 “与辉同行” 开展的专场直播中,董宇辉特邀我校专家教授解读种子培育故事、逛农高会国际馆,短时间内吸引数十万观众观看。同步举办的 “头雁” 学员直播实操课上,84 名学员组成 14 个团队,在抖音平台实时销售草莓、苹果等特产。
“农高会是成果转化与国际合作的双重枢纽。” 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负责人介绍,依托百余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参展成果均与上合组织国家农业需求高度契合。此前农高会海外展已在乌兹别克斯坦达成 6000 万元意向签约,本届展会上,学校旱区节水技术、优良林果品种更引发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参展商的合作洽谈兴趣。
编辑:张晴
终审:刘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