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焦点

“一站式”学生社区基础建设基本完成

近年来,随着高校“大类培养”改革,“同班不同学”成为常态,传统的班级建制管理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学生社区已经由单一生活功能场域向集思想教育、师生交流、文化活动、生活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功能场域转变。

在此背景下,教育部大力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工作,我校对标教育部《试点工作指南》,结合我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基础和特点,统筹谋划、系统推进,2022年11月,学校出台《“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方案(试行)》,经过1年来的建设,物理空间基础建设已基本完成,新建第二课堂实践体验中心、学生发展赋能中心、党建示范引领中心、线下“一站式”服务大厅约2000平米学生活动空间,将原有学生活动空间打造为素质能力拓展中心、创新创业实训中心、职业发展能力实训中心、易班发展中心、“一站式”单体楼宇示范点,在学生社区内不断拓展育人空间、丰富育人内涵,推动领导力量、思政力量、管理力量、服务力量下沉学生社区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image.png

image.png

将北校西区18号学生公寓楼裙楼打造为“第二课堂实践体验中心”,建设党团活动室、心理咨询室、师生合署办公室等空间,打造集学习型、服务型和成长型为一体的“党团之家、学生之家、成长中心、素拓中心”,为学生提供第二课堂实践锻炼的空间和平台,不断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image.png

image.png

将南校区23号学生公寓楼裙楼打造为“学生发展赋能中心”,设置心灵驿站、学业辅导站、辅导员赋能苑、综合发展赋能中心等6个功能室,构建社区思想价值引领主阵地,党建领航中心月均服务200余人次,提供特色社区服务,推动精准思政和管理服务在“一站式”学生社区层面上的深度融合,助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image.png

image.png

将右任书院一层学生公寓打造为“党建示范引领中心”,设置1个党建示范长廊,8个党团建设、学习交流、素质提升等功能室,为学生提供理论学习、交流研讨、实践锻炼等一站式全景化服务,推进党团工作向社区延伸,切实提高学生理论修养、政治觉悟,夯实学生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根基。

image.png

image.png

将北校西区5号学生公寓楼裙楼一楼打造为线下“一站式”服务大厅,设置业务咨询、事务办理、权益反馈3类业务,秉承“学生少跑腿,服务零距离”的服务宗旨,贯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的理念,切实优化学生办事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为学生提供更便捷贴心的成长服务。

image.png

image.png

将北绣山活动中心打造为学生“素质能力拓展中心”,开展“校园之春”文化艺术节、荣誉校园表彰典礼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打造为学生成长提升的平台、展现自我的舞台、思想淬炼的阵地,培养学生思想品德,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image.png

image.png

将北校东区超市二楼打造为“创新创业实训中心”,集个性化创新创业交流、研讨、实训及第二课堂展示、文化推广等功能于一体,展示学生创新创业最新成果,为学生创业团队提供实践空间,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走进学生社区,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

image.png

image.png

将南绣山活动中心打造为“职业发展能力实训中心”,设立10个专题实训室,提供21门次小班实训课、每周29个时间段的职业咨询,开设求职实训营、简历优化训练营、0元租用职业装、就业直播间等特色指导服务,为学生提供生涯教育、职业咨询、招聘服务、签约办理等一站式全景化的就业服务。

image.png

image.png

将北校西区5号学生公寓裙楼二楼打造为“易班发展中心”,与楼下的“一站式”服务大厅互为补充,线上线下相结合,形成学生网络思政教育、教育教学、生活服务、文化娱乐的综合互动社区,为在校师生提供社区交流、在线学习、活动发布等教育信息化一站式服务。

image.png

image.png

将北校区西区10号公寓楼打造为“一站式”单体楼宇示范点,“志勤10栋” 以六维三经一平台为建设基础,进行党史楼梯、总书记寄语、中国精神、总体国家安全观、科学家精神、信息技术前沿文化氛围营造及建设,在公寓一楼设置一个多功能育人平台,在多功能活动室引入了党史学习机等电子设备,为协同育人增添智慧力量。

同时,学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学生会、研究生会、阳光团工委、易班发展中心等学生组织分别负责学校“一站式”学生社区服务大厅、各服务站点的活动组织、运营维护、装饰管理,通过组建学生社区志愿服务队伍,设置社区建设勤工助学岗位,给学生提供多元实践锻炼机会和平台,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社区建设中获得参与感、激发责任心。

下一步,学校将围绕“形神兼备、富于实效”,深化“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内涵建设,在党建引领、队伍入驻、学生参与、条件保障等方面,学习借鉴其他高校建设经验,结合学校特点深化探索,推动学生社区由生活场域向文化、教育场域转型升级。

编辑:张晴

终审:徐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