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焦点

【新华社】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丨葡萄酿美酒 耕土亦耕心

新华社西安9月22日电(记者邵瑞、姚友明)在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一楼的酿酒区,学生廖渝正在和同学做实验。学院院长刘树文走了进来,准备给学生点拨实验中的关键步骤,同时向学生介绍身边一位风度翩翩的中年人:“你们认不认识他?他是咱们的副校长房玉林,也是葡萄酒学院的前任院长。”

image.png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房玉林(左三)、葡萄酒学院院长刘树文(左四)在学院内与学生交流

“好的葡萄酒,需要历经时间的沉淀。对于学院的发展、个人的前景来说,更是需要代代师生的积累和传承。”房玉林对廖渝和同学们亲切地说。

“长于斯、学于斯、干于斯。”回忆起自己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求学和工作经历,房玉林这样总结。30年前的1994年,在房玉林的导师、中国现代葡萄酒产业的推动者李华的主持下,全国乃至亚洲第一所葡萄酒学院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创办。

在当时,学院就拥有先进的办学理念,不主张读死书,提倡多实践,用现在的说法就是“产学研紧密结合”。彼时在读研究生的房玉林被派到四川西昌,帮助一家泰国企业建设葡萄基地和酒厂。“这处基地和酒厂就相当于是我的‘硕士论文’,论文中的成果是和企业一起做出来的。”

到了读博士的时候,房玉林等学生在李华的带领下,又先后去往四川攀枝花、辽宁沈阳等地,帮助地方发展葡萄酒产业。这些参与产业发展、企业建设生产各环节的工作经历,让房玉林受益匪浅,也让他对自己的专业产生了一种“兴趣之上的感情,也可以说是情怀”。

毕业之后,房玉林留在了葡萄酒学院的团队里,全身心地投入到葡萄酒产业的工作中。团队的足迹遍布山东烟台、甘肃嘉峪关、内蒙古乌海、宁夏银川、新疆巴音郭楞、云南香格里拉等地,全面深入参与到区域的产业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之中。

“校地、校企的这种产业协同发展成为实现个人价值的一个重要路径,我在这种服务产业、服务区域、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慢慢地成长起来。”房玉林说。

在学院团队的规划设计和参与帮助下,许多地方的葡萄酒产业已成气候,也为地方群众带来产业收入。葡萄酒学院院长刘树文介绍说,葡萄酒行业是一个一二三产融合的农业产业,联农带农效果突出。

发展葡萄酒离不开葡萄种植,国内的葡萄优生区目前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的戈壁、荒滩、丘陵、草滩等地形上。“这些区域过去往往也是脱贫攻坚的重点地区,并且种酿酒葡萄不需要用好田好地。学院的一代代师生通过扎根基层,把葡萄酒产业发展起来,目前已推动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西南高山区等西部地区利用非农耕地发展酿酒葡萄60多万亩,带动农民年增收30多亿元。”刘树文说。

产学研紧密结合,把论文和实践成果书写在葡萄田里、酿酒车间中,已成为葡萄酒学院的突出办学特色。从一粒葡萄种子开始学起,到把酿造的葡萄酒装瓶,学院学生需要在老师的带领下,亲历每个环节的实践。

在学院的葡萄园基地里,师生们从土地开沟开始,扦插育苗、修剪管理、采收果实,在观察和记录中了解葡萄品种,掌握葡萄栽培的方法。秋天采摘回葡萄,又在学院的酿酒区和理化分析实验室完成选、破碎、浸渍、发酵、分离皮渣、稳定、过滤等工序步骤。

学院地下室的酒窖内,长期存放着每名学生的毕业作品——学生毕业前亲手酿制的瓶装葡萄酒。已经毕业的学生李婉平说:“房校长曾经对我们说过:人生如酒,初到学院时,同学们是青涩的;离开学院时,开始走向成熟。这些酒,留到同学们毕业十年后的返校之时再拿出来,到那时,一定会是佳酿。”

经过代代师生的传承和努力,葡萄酒学院创办的葡萄与葡萄酒工程等专业,推动了国内22所高校建立葡萄酒学院或专业,其中80%的培养方案、70%的专业教材和70%的专业师资均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其培养的专业技术人才占全国葡萄酒行业的三分之二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