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陕西省教学名师、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张宏鸣教授以“新锐突围,DeepSeek助力教学科研效能跃升”为题首先开讲,正式拉开我校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系列培训序幕。来自全校的近400名教师济济一堂,或站或坐,全程聆听报告。
张宏鸣教授紧扣国家人工智能发展战略,深入剖析了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在教育领域的核心优势,特别是DeepSeek在教学设计、教案撰写、课件制作、自动化评阅及智能题库构建等方面的卓越表现。通过实际案例,张宏鸣生动展示了DeepSeek如何助力教师高效完成教学文档、优化教学流程,并通过智能分析显著提升教学效果。在科研领域,DeepSeek同样展现出强大的助力作用,它能够快速润色语言、优化论文结构,还能通过多语言翻译和文献核心观点提炼,帮助教师高效获取前沿信息,拓宽科研视野。他认为,“教师不会被AI取代,但可能会被掌握AI的教师取代”,高校教师要重视新形势下AI技术对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的核心价值。
人文学院陈辉教授表示,通过本次培训进一步加深了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理解,接触到更多将AI工具应用于实际教学和科研工作中的思路和方法,教师面对人工智能要有紧迫感,主动、积极在实际工作中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作为臂助,有效提升教学科研效能与产出。
本次培训由教务处、教学发展中心联合研究生院统筹组织,以信息工程学院骨干教师为主体组建AI大模型师资培训团队,在信息化处DeepSeek大模型等相关技术支持下,协同设计打造 “1(理念革新)+1(工具筑基)+X(场景深耕)”三阶递进式全链路培训体系,帮助教师们快速掌握以DeepSeek为代表的AI模型功能,激发在实际教学和科研场景中的创新应用,以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农林教育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跨越,助力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养,构建智能化教学新生态。
编辑:王学峰
终审:刘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