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中国作物学会智慧农业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年会暨作物智慧生产技术创新论坛在“中国农科城”陕西杨凌盛大开幕。全国140余所高校、科研单位和企业的400余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和师生代表,聚焦“作物新兴栽植技术”,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作物单产提升”,交流最新科研成果,分享智慧农业经验。
当前,全球农业正经历一场由数字化、智能化驱动的深刻变革,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大的突破。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始终将“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作为“三农”工作的核心目标,以科技赋能、数字驱动、绿色发展为引领,推动农业从传统生产模式向智能化、集约化、可持续化方向转型升级。智慧农业已经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着力点,更是建设农业强国、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战略制高点。
本届研讨会由中国作物学会智慧农业专业委员会主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9所高校、科研院所承办,国家信息农业工程技术中心等14家研究中心、实验室、企业协办,汇聚了智慧农业领域的顶尖专家与前沿成果。在为期3天的会议里,来自国内外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单位以及相关企业的专家学者和师生代表,在5场大会特邀报告、8个分会场专题报告、3个博新论坛共计130余场学术盛宴中,重点围绕农田感知与智能互联技术、农业大数据与大模型应用、智能灌溉与智能植保、智能农机装备研发与应用、智慧农业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智慧农业产业化发展路径等议题开展深入研讨,就智慧农业关键技术在保障粮食安全、提升作物高效生产与可持续性方面的突破与应用开展深度对话,促进学术交流与思想碰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韦革宏主持开幕式。中国作物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徐琴、中国作物学会智慧农业专业委员会主任、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朱艳、杨凌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王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吴普特分别致辞。徐琴对智慧农业专业委员会在推动智慧农业发展和做出的探索进行了高度评价,表示该专委会已发展为联系我国智慧农业科教工作者的重要交流平台,肯定了西农对智慧农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及其前瞻性的战略布局。期待各位老师通过本次会议获得力量和灵感,为未来的乡村和农业贡献更多的智慧力量。朱艳表示,国家在战略层面已对智慧农业发展形成系统化布局,期待论坛能够推动智慧农业领域的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共同搭建产学研用新桥梁,共同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王军表示,杨凌示范区将始终秉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理念,与各位学界翘楚、业界精英并肩携手,以协同创新激活智慧农业的技术源泉,以聚力共进推动产业能级的跨越攀升。
吴普特代表学校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作物学会以及智慧农业专业委员会对学校的关心支持表示真诚的感谢,从调整智慧类专业结构、助力人才培养,建设未来农业研究院、构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新模式,坚持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不断提升服务社会质量,坚持开放办学,助推“一带一路”建设四个方面介绍了我校加快智慧农业建设与应用、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所做的探索和经验。他指出,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将“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写入文件中,而且把大面积提高所有单产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本次大会以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作物单产提升为主题,就作物新兴栽植技术进行研讨,是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的具体行动。期盼专家们在这场学术盛会中通过分享智慧农业的研究成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为我国农业现代化注入强劲数字动能,共同致力于农业强国建设、教育强国建设,助力我们中华民族第二个百年梦的实现!
大会主旨报告围绕我国智慧农业的创新发展与前沿成果展开,石河子大学陈学庚研究员作《智慧农业技术与装备促进粮棉果生产创新发展》,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赵春江研究员作《人工智能与智慧农业发展》,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邵明安研究员作《关于加强我国数字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的一些思考》,加拿大圭尔夫大学SimonX.Yang教授作“Advanced Intelligent Approaches to Smart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Systems”,南京农业大学智慧农业研究院名誉院长曹卫星教授作《作物生长监测预测技术创新与应用》的学术分享。
会议期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联合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发布九壤耘星农业大模型联合解决方案,通过跨学科、跨领域的创新合作,形成了臻果大模型、慧牧大模型、智控大模型、丰禾大模型、秦特大模型、保壤大模型六大应用,为现代农业提供新解法。
在农情感知与智慧物联网、农业大数据与大模型、智慧灌溉、智慧植保、智能农机装备、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等8个分会场专题报告中,近百名专家围绕农田土壤检测技术、农业光子学、作物育种、农业智联网、无人机遥感监测、农业大模型、智能化生产、智慧滴灌、病虫害监测、精准施药、人才培养、生产机械化等主题分享了科研成果与经验。
大会特别安排了34场研究生学术报告,为研究生提供展示交流研究成果的平台,并邀请专家进行点评,对优秀成果进行了评选。
编辑:张晴
终审:刘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