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师生园地”设情感驿站、时事茶座、校园展厅、文艺花园、别样征途、中外书架等栏目。敬请广大师生及校友关注并投稿。投稿邮箱:xndxxbjzt@163.com(稿件请注明姓名学院专业班级联系方式等信息)
一晃来到农城已三年,初见的场景还历历在目。三年前报志愿的时候,看中的正是西农的宁静与质朴,很适合学习,如今诚朴勇毅的校训已经铭刻于心。
三年间,我看遍了你在春夏秋冬的每一种模样。
校园四季景色
一到春季,校园风景美如画。紫藤花让我身临其境初中学过的课文《紫藤萝瀑布》,还有人间仙境樱花路。夏天,我喜欢在操场慢跑,感受习习微风拂过耳边,看云卷云舒,晚霞五彩斑斓。秋日,银杏叶黄,随意捡拾一片皆可收藏当作书签。冬雪,校园的角角落落有许多千奇百怪的雪人,可可爱爱。
三年间,我和你一同成长,互相见证着彼此的变化。
印象最深刻的是以前在去机房的路上有两个水泥桩,稍有不注意就会被绊倒,我和室友被绊过好几次。后来有一天突然发现,水泥桩被刷上了醒目的黄色油漆。再后来,两个水泥桩不见了。我猜,是被绊倒的人太多了,所以就把它们拆除了。
水泥桩的“遗迹”
我看到一座宿舍楼和一座图书馆是如何被盖起的,我知道放暑假的时候,校园里还有一些身影在忙碌着,老师和学生忙着做实验,篮球场的界线重新画过,食堂的墙壁又在粉刷,教学楼的水电进行检修……其实学校在学生看不见的地方做了很多。
三年时光,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我真正了解何为知农爱农。
姑姑是杨凌周边县城的一位农民,放暑假后她来看我,讲了一些她种地的故事。
“我们以前都用小偃6号的种子,种子特别好,种了十年换了这么多茬,长出来的麦子还是颗颗饱满。不知道为什么现在的种子用的都是进口的,长两茬就什么都结不出来了。还有化肥,开始用还好,用久了土地结构被破坏,肥力越来越低了。”
农民是辛苦的工作,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年四季都忙碌着。甚至有时候,遭遇气候变化,天灾会毁坏劳动成果。人人都离不开一日三餐,真正了解农民,尊重农民的人却不在多数。但每一寸土地都要有人坚守,总有人会选择这份工作,勤劳地耕作,站在我们需要的地方。以牺牲农业为代价发展起来的工业,也将反哺农业,帮助农业克服技术掣肘。
赵洪璋院士雕像
“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袁隆平院士,赵洪璋院士这些前辈们,把农业当作一生事业的去热爱,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在五谷丰登的时节,在手中有一碗热腾腾的饭时,我们就会想起他们,就会更加珍惜现在衣食无忧的生活。
大学最后一年的旅途已经启程,不论未来是否从事农业,但知农爱农的情怀早已与我如影随形,而我也愿担起强农兴农的使命。
岁岁年年,如今又是一年秋天,春华秋实,粒粒香甜。
作者简介:翁心怡,葡萄酒学院2019级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
编发:赵蓓
编辑:李若兰
终审:靳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