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师生园地

【校园展厅】我眼里的合阳脱贫攻坚

【编者按】为更好建设学生“第二课堂”,展现我校大学生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书写当代青年学子奉献农业、胸怀天下的情怀,党委宣传部对新闻网“学生天地”板块进行整改,拟设情感驿站、时事茶座、校园展厅、文艺花园、别样征途、中外书架,叽喳寝室等栏目。敬请广大同学关注这片属于大学生自己的天地,并投稿。投稿邮箱:xndxxbjzt@163.com。(稿件请注明姓名学院专业班级联系方式等信息)



研究生助力团成员王炳科等与合阳贫困户交流.jpg


8月6日至8日,我参加学校扶贫工作办公室和离退休工作处组织的“我看脱贫攻坚新成就”专题调研活动,通过实地参观、入户访问、座谈研讨等多种形式,了解了我校在陕西合阳县开展的精准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感触良多。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曾参加过由农业部组织的全国重点农业高校科技扶贫工作,当时我校对接帮扶的是陕西丹凤县,因接受编写我校《科技扶贫的足迹》电视纪录片脚本并参与全国第一本扶贫专著《贫困与对策》编写,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对贫困及其解决路径问题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当年扶贫情形至今历历在目,如在眼前。

这次我校合阳县脱贫攻坚可以用32个字来表达:“三团一队”,扶贫攻坚;助农解困,产业振兴;着眼全县,着手细节;讲求精准,校县共赢。在这里,我又一次看到了西农人“扑下身子扶真贫,撸起袖子真扶贫,凝心聚力齐攻坚”的情形,师生这种情怀、这种作风,再次印证了 “诚朴勇毅”的校训和“经国本,解民生,尚科学”的办学宗旨,折射出的则是西农人的担当和“西农精神”。


扑下身子扶真贫


这次扶贫与以往的扶贫有很多共同点,但也与以往扶贫很大不同,这就是“订制化” “零距离”“心贴心”。参与脱贫攻坚的西农人,无论是干部、教师还是研究生,抑或是挂职锻炼、支教、实践的大学生,个个如此,无一例外。他们没有“救世主”的心态,而是真心、平等、贴心地想贫困户所想,急贫困户所急,千方百计帮扶,真正地“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扶贫贵扶志,治穷先治愚。古今一理,中外皆然。这一点,在我校合阳县扶贫中最为显著,最为突出。

结对帮扶以来,我校聚焦合阳脱贫攻坚主战场,以最高站位,派最强战队,用最实举措,为合阳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给予巨大支持,谱写了校地协作新篇章。先后组建书记帮镇助力团、专家教授助力团、研究生助力团和优秀人才先锋服务队“三团一队”,订制化开展对口帮扶。建成14个“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基地,引进新品种120个,示范推广新技术60余项8000多亩,直接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2300户1.2万人增收。2019年5月合阳县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先后被评为陕西省2017年度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优秀县和脱贫攻坚工作先进县、陕西省2019年度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综合评价好的县”。

“三团一队”科技帮扶取得了既“结对子”又“结果子”的明显成效,当地广大干部群众评价好、赞誉高。

走访中看到,合阳县坊镇乾落社区62岁冯绪祖,妻子因病离世,上有84岁体弱多病、常年用药的老母亲,下有孙女上初中、孙子上小学。儿子在外打零工,儿媳在家照顾老人和孩子。他家虽然有10亩地,还承包了8亩地经营苹果和葡萄,但因不懂技术、不会管理,年收入仅几千元,日子过得十分“恓惶”。我校2018年开始帮扶冯绪祖一家,就是首先从扶志、产业和科技入手,很快帮冯绪祖家脱了贫。

我校葡萄酒学院副研究员张宗勤,每年呆在扶贫一线的天数超过200天,2018年开始,还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等手段,将培训会全程直播,可回放学习,放大了培训范围与效果,受众达30余万人次。开通并运营微信公众号“西秦农人”,已推送文章660多篇,被合阳县评选为2019年度“最美科技工作者”,荣获陕西省高教系统岗位学雷锋标兵称号。


撸起袖子真扶贫


扶贫最重要的是真抓实干,少说空话,多干实事,在“扑下身子”的同时“撸起袖子”“动真格”,而不是把心思和精力用在“口号扶贫”“数字扶贫”“文字扶贫”上。这一点,在走访调研中处处都能看到,如合阳县丰阜扶贫产业园、金峪镇沟北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金雨果蔬专业合作社、洽川葫芦种植专业合作社、坊镇乾落社区和我校合阳葡萄试验示范站等等。

合阳县坊镇乾落社区第一书记孟庆涛,是我校派驻该村的扶贫干部。到任一年来,本着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奋斗的初心,以“三会一课”为主要内容凝聚人心,提升党员的政治觉悟和使命担当;以带头发展村集体经济为主要阵地做好示范,建设“党员干部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岗”,鼓励党员干部示范推广葡萄新品种冷棚、食用菌产业示范棚等;以为民办事服务为载体展现党员的先进性和模范性;探索构建与我校离退休职工党委26个党支部、机关党委27个党支部以及我校老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对接帮扶新模式,充分发挥我校的科技人才资源优势,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员模范作用发挥等方面开展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结合乾落社区实际,为村里办起了“幸福食堂”,解决了乾落社区十多位75岁以上老年人做饭困难等问题。“幸福食堂”通过政府补贴、爱心捐赠等,让这些低保贫困老人不仅享受就餐价格上的大幅度优惠,还可以享受送餐到家的服务。真正让这些老年人群体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与关爱。

在洽川葫芦种植专业合作社,看到一批残疾人正在加工葫芦等工艺品。他们通过扶贫、救助、培训,成为靠手艺、技术自食其力的有用人才。不仅自力更生养活自己,而且用手艺带徒弟,给社会、给其他人带去艺术享受和实实在在的收益。


凝心聚力齐攻坚


丰衣足食、家家小康一直是中华儿女心底最朴素的愿望,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就在今年,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存在的绝对贫困,将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得到历史性解决。这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商量的余地。这一壮举对中国和世界都具有重大意义。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我校合阳县扶贫工作队同合阳县委、县政府密切协作,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两不愁三保障”为底线,以作风建设为抓手,以群众满意为衡量标尺,凝心聚力,施展“组合拳”,下“绣花”功,奋力夺取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

合阳县是我校许多专家、教授的基地县。有很多毕业校友在合阳各条战线努力工作、无私奉献。我校已故旱农专家李立科工作生活在合阳达数十年之久。2008年,我校又在合阳县建立了葡萄试验示范站。我校“专家教授助力团”代表张宗勤副研究员在合阳葡萄产业产学研一体化中,带领葡萄种植户“种好葡萄、卖好葡萄、过好日子”脱贫致富。更有168名同张宗勤同样的我校各个专业的副高以上专家教授,积极为合阳脱贫攻坚发挥所长,为合阳脱贫攻坚添柴、献智、助力。

一大批退休科技人员在学校老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组织下,纷纷汇入我校“合阳扶贫”的队伍中,活跃在合阳扶贫第一线。发挥他们了解国情、民情、农情,经验丰富等优势,零距离互动,手把手指导,以支柱产业培训助推合阳精准扶贫。

先后参与合阳扶贫的研究生多达5批共计76人,他们在扶贫一线呆的时间虽然只有半年,但是这是一个人尤其是年轻人成长过程中的一次重要历练,给年轻人压担子,让年轻人在第一线实实在在了解国情、民情、农情,经风雨、长见识、开眼界、增才干,是培养高质量优秀接班人的有效途径。

学院、系部、机关处室甚至幼儿园等单位,全部都汇入扶贫攻坚洪流之中,发挥各自所长、以各自不同的方式,为合阳扶贫攻坚添砖加瓦,在我校形成了全员动员、全员参与,万众一心为扶贫,众志成城齐攻坚的动人画面。

虽然这次调研只是“走马观花”,但深感不虚此行,感触良深,更看到我校和合阳县当地政府领导和群众建立防止返贫长效机制,为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付出的努力。



作者:牛宏泰,政策研究室(高等教育研究所)退休研究员



编辑:王淑婷

终审:靳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