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师生园地

【情感驿站】岁月如歌,薪火相传

【编者按】“师生园地”设情感驿站、时事茶座、校园展厅、文艺花园、别样征途、中外书架等栏目。敬请广大师生及校友关注并投稿。投稿邮箱:xndxxbjzt@163.com(稿件请注明姓名学院专业班级联系方式等信息)


1989年那个盛夏,当我第一次以青年教师身份走进西北农林科大的校门时,不曾想到这片土地会成为承载半生理想的沃土。记得带领学生在大田采样的那些清晨,在实验室连续工作至很晚的那些深夜,更难忘与团队攻克经济林产品鲜贮技术难关后的欢声笑语。这些镌刻在记忆里的片段,正是我们这一代农林教育工作者最珍贵的勋章。

不忘来时路,我们深深地感谢这片"诚朴勇毅"的热土。感谢神圣的西农让我们有机会在立德树人、服务“三农”伟大事业中实现人生价值;感谢充满慈爱的老先生们手把手的扶持相助;确感谢团队的同仁及学生们共勉中的的温暖与支持。在这里我收获了事业上的进步,也收获了人间的大爱与真情。

实验课结束与同学们愉快地合影.jpg

实验课结束与同学们愉快地合影

江山留胜迹,辈辈复登临。我们这一代人,是西农发愤图强的参与者,也是西农高质量发展的见证者。目睹学校在办学条件和高等级科研平台建设中日新月异的变化,亲历学校成为教育部直属“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跻身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辉煌历程,一次次感受到了作为西农人的骄傲。

马惠玲指导研究生开展果实采后生理研究_8614.png

马惠玲指导研究生开展果实采后生理研究

2024年欢送毕业的研究生们.jpg

2024年欢送毕业的研究生们

今天终于如愿地完成了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在些许欣慰之余,却泛起了一丝淡淡的不舍,也许这就是难以割舍的西农情怀吧。

展望未来,期待我们年轻一代的西农人,抓住数字化时代的新机遇,勇闯智慧农业科学的"无人区",在新农科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把"西农精神"发扬光大,让西农永远成为我们的骄傲。

马惠玲(前排左八)与参加荣休仪式的领导及同事合影WANG.jpg

马惠玲(前排左八)与参加荣休仪式的领导及同事合影

退休是职业生涯的逗号,却是教育生命的省略号。虽然以后三尺讲台发声机会少了,指导学生的场景将成为我们渐去渐远的回忆,但我们关注学校教育事业的热情不会变,我们将在退休的快乐生活中,尽可能为学校发展蓝图中添上一道绚丽的夕阳红。

西农是我们永远的牵挂,也祝愿我校在建设"“双一流”"征程上再创辉煌!

此文来自作者在学校荣休仪式上的发言稿,有删节

作者简介:马惠玲,生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植物生理学、植物采后生理和保鲜技术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1989年入职,2025年退休。

编发:刘佳倩

编辑:卢芝颖

终审:靳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