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师生园地”设情感驿站、时事茶座、校园展厅、文艺花园、别样征途、中外书架等栏目。敬请广大师生及校友关注并投稿。投稿邮箱:xndxxbjzt@163.com(稿件请注明姓名学院专业班级联系方式等信息)
当高铁如疾风般掠过中国西北的辽阔大地,眼前的景象如画卷般展开,平原的无垠与壮阔,足以撼动心灵。白色羊群如同点点繁星,镶嵌在这片广袤而略显荒凉的土地上,正是这片看似荒芜却充满生机的地域,孕育了中国葡萄酒的瑰宝,传承着“葡萄美酒夜光杯”的千古佳话。
这里,是中国的宁夏,一个梦想与汗水交织的地方。
宁夏龙谕酒庄
我们在宁夏龙谕酒庄进行校外生产实习,这不仅是一次知识与实践的碰撞,更是一场心灵与匠心的深刻对话。从葡萄的采收、分拣,到加辅料、打循环,再到流水线上的包装与灌装,每一步都繁琐而精细,每一步都是对品质与匠心无尽的追求。
我印象最深刻的当属葡萄分拣与打循环操作。
分拣过程
葡萄作为葡萄酒的原料,其品质往往决定了一瓶酒质量的高低。老师对我们说:“工艺只能改善质量,不能创造质量”。分拣葡萄的目的便是挑出影响葡萄酒质量的烂果、病果以及未成熟的粉红果等等。未成熟的粉红葡萄,能够很明显的尝到粉红果的酸涩味,与成熟果实的风味大相径庭;打循环的步骤是为了将漂浮的皮渣压入酒液,促进浸渍;与此同时破坏浸渍形成的饱和层,使发酵更加彻底。
若要进行120吨发酵罐的打循环,首先克服的就是对高度的恐惧。我们爬上三四层楼高的发酵罐,将喷淋管取下,安上特定的水管,开启离心泵进行作业。操作时,管内酒液形成的水压非常大,加上管子本身很重很硬,我们不仅要控制好它的稳定,还需随时变换方向,将每处的皮渣都要冲刷下去——整个过程着实不容易。
酒窖倒酒
经过二十多天的实习,我深切体会到了酿制一瓶葡萄酒的不易。每当想起葡萄酒学院的院训“耕土耕心,酿酒酿人”,我的心中便涌动着无尽的感慨。每一滴酒液中,都蕴含着酿酒工人们的心血与匠心,那是对品质的无尽追求,也是对生活的热爱与尊重。
在实习结束的总结会议上,有同学问到酒庄总经理姜文广:“现在葡萄酒的酿造过程,是否还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七分原料,三分工艺’呢?”他说:“现在的酿造过程,可以说是‘五分原料,五分工艺’。我们应该酿的是更符合中国老百姓口味的葡萄酒。”姜总的话语更是让我深思,这不仅是对中国葡萄酒产业的深刻洞察,更是对我们这些酿酒人的殷切期望。
我恍惚想起了之前在酒庄看到的一句话:“品过世界,更爱中国”。让葡萄酒的灵魂扎根中国土地上,不仅仅是为了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酿造出具有鲜明风土特色的美酒,更是为了将这份源于自然的瑰宝馈赠世界,让更多人品味到来自东方的醇香与魅力。这份追求,将永远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成为我们心中永不熄灭的火焰。
作者信息:刘琳,葡萄酒学院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22级本科生
编发:潘安琪
编辑:卢芝颖
终审:靳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