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更好建设学生"第二课堂”,展现我校大学生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书写当代青年学子奉献农业、胸怀天下的情怀,党委宣传部对新闻网"学生天地”板块进行整改,拟设情感驿站、时事茶座、校园展厅、文艺花园、别样征途、中外书架,叽喳寝室等栏目。敬请广大同学关注这片属于大学生自己的天地,并投稿。投稿邮箱: xndxxbjzt@163.com。(稿件请注明姓 名学院专业班级联系方式等信息)
贺道华教授在耐心答疑解惑
第二十七届中国杨凌农高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来自全国各地的种植户聚拢在专家咨询区,积极地向各位高校专家们提出自己的困惑。我校农学院副教授、致力于棉花研究的贺道华博士在耐心解答农户问题之余,也对农业技术推广有自己的一番见解。
贺道华结合自身棉花种植的经验经历,认为高新农业科技难以被推广的根源,在于有关新技术的表达悬在空中、不沾地气:“农民朋友们需要的是一种更为简明的技术介绍,让他们能够清晰地理解新技术的应用方法与生产成效。叫好比棉花打顶的机械化改革,起初也经历了认同感的培养阶段,这是一个过程,急不来也躁不来。”
贺道华表示,利用自媒体短视频平台推广新型农业技术,其前景相当值得期待。当下便捷的新媒体平台给予了务农人与研究者双方更多表达自我的空间——农民朋友们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极大促进了技术革新。他们借由高效的传媒平台,将诉求传递到高校与各大研究所,使得研究人员能够有的放矢地开展新一轮的开发工作;与此同时,科研工作者的工作成果也可以由此落到地面上,通过更有趣味性的方式收获农民朋友们的接纳、理解,最终使得新技术真正用到实处。
谈及当前一线科研工作者们对于协助农业技术推广的热情,贺道华颇为欣慰:“一线生产与后台科研之间的确存在着沟通上的阻碍。作为科研人员,我们每年都定期地进行实地考察,问询农民朋友们的工作需求,以此改进我们自身的工作。同时我相信,当代年轻人能利用发达的新媒体平台,加强这双方沟通交互的程度,更加强有力地促进我们农业技术的推广进程。”
一年一度的农高会正是这样一场深化农科交流的科技飨宴。来自不同领域的农业工作者参与其中,从不同领域的农学专家那里了解到了新奇有趣的农业知识。农高会的顺利展开,不仅仅为众多农民朋友们答疑解惑,也为立志于农业研究的人们指明了未来的奋斗方向。心中有目标,脚下便有力量!
作者:陈飞羽,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类2020级本科生
张梦瑶,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工2019级本科生
编辑:刘则言
终审:靳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