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师生园地

【校园展厅】中非留学生杜牧同:我在中国追逐梦想

【编者按】“师生园地”设情感驿站、时事茶座、校园展厅、文艺花园、别样征途、中外书架等栏目。敬请广大师生及校友关注并投稿。投稿邮箱:xndxxbjzt@163.com(稿件请注明姓名学院专业班级联系方式等信息)


他来自中非共和国,本科毕业于中非共和国的顶尖综合性大学——班吉大学。2015年,出于对中国的喜爱和家人的支持,他选择到我校读研。他叫达吉亚·韦纳姆·普林斯·西欧多尔(DAGUIA-WENAM PRINCE-THEODORE),他还有一个中文名,叫杜牧同。

接受采访的杜牧同000.jpg

接受采访的杜牧同

杜牧同一路成长为一名博士十分不易。他的家境贫穷,常常吃不饱饭,即使这样,高中时的他仍坚持每天学习13个小时,赤脚走路3个小时奔波往返于家、校之间,每天只有少量的睡眠时间。

那段艰难的时光里,家人是他的灯塔,指引着他一路向前。杜牧同的母语是桑戈语,本国官方语言为法语,刚来到中国时,他面临着专业听不懂的困难,但是他说:“我不害怕,因为有我中国老师细心的讲授,有中国同学耐心的帮助,再加上我的‘厚脸皮’,抓住一切机会和中国朋友进行交流,同时通过深入了解中国文化来更好地学习中文。并且在专业学习中我也大量阅读英文文献来弥补我英文水平的不足。”杜牧同脸上洋溢着自信,用中文流利地说道。

在中国留学的这段时间里,导师杨增岐教授一直是他的榜样,也是他的引路人,“导师是一个非常辛苦的人,他总是第一个到实验室,又回得特别晚,我十分敬佩他,我想要和他一样一起学习,他经常来实验室关心我们,记得有次我在看文献,导师走过来拍了拍我的肩膀说了句‘只有先感到苦,后感到甜的人,才会取得成功’”杜牧同微笑着回忆到。

mmexport1687856002359.jpg

与伙伴交流中的杜牧同(右)

硕士三年,他不是孤身一人奋战在科研路上,这三年时光里,有老师们的鼓励和谆谆教诲、实验室的同伴的协作互助、团队营造出的良好的科研氛围,以及他最亲爱的家人从始至终的支持。他最终完成了硕士毕业论文《鸡胚传代的新城疫病毒SpottedDove株毒力及免疫力的研究》的答辩,成功获得硕士学位,并成为了我校预防兽医学的博士研究生。

他经常说,若没有家人的陪伴、朋友的关心和老师的教导也就没有如今的杜牧同,一个不同以往的崭新的杜牧同。

他称自己为一个“追梦人”。他认为人都要有梦想,儿时杜牧同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老师,这么多年他也一直在为之努力。

mmexport1687856006091.jpg

工作中的杜牧同

来到中国后,杜牧同说自己的梦想正在一点点实现。他主动报名参加“让青春梦想与脱贫攻坚同频共振”活动,用自身经历鼓励贫困地区的学生们向着自己的梦想勇敢前行;他是我校留学生支教团团长,从事支教事业多年,当谈到为什么一直坚持支教时,他说:“我想帮这些小朋友们种下一棵梦想的种子,希望未来的某一天这颗种子可以在他们心底生根、发芽、开花、结出丰硕的果实。

杜牧同一直心系改善他们国家的教育环境,他说:“我们国家没有我现在在中国所学的这个专业,我在中国学到了,那我就要把它们带回去,把它们教给我国需要这些知识的人们。”他希望回到班吉大学从事动物科学科教工作,并打算推动班吉大学与我校的合作,建立国际联合实验室,把在中国学到的知识传授给更多的来自中非共和国的学生,做两国友谊的使者,搭建民心相通的桥梁。

作者简介:李佳凝,植物保护学院,植保22级本科生

薛若榆,风景园林艺术学院,城乡规划21级本科生

刘煜颖,化学与药学院,化学生物学21级本科生

刘博康,信息工程学院,软件工程21级本科生

李青鹏,园艺学院20级本科生

魏静,园艺学院20级硕士研究生

编发:张茹梦

编辑:袁名周

终审:靳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