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2025级“小水滴”顺利完成角色转换、提前融入大学环境,水建学院坚持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系统规划、多维推进新生入学前置教育,通过“思想引领-生涯导航-专业启蒙-情感联结”四维融合模式,夯实育人根基,赋能新生扬帆起航。
信念为锚,厚植家国情怀
学院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引导新生筑牢思想根基、涵育水利精神。组织“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观影活动,通过《南京照相馆》等影片重温历史,激发新生的爱国情怀与使命担当;开展“新时代水利精神解读”活动,鼓励新生以文字、视频、PPT等形式深入阐释“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的水利精神内涵,强化专业认同与职业使命感;同步推动“传承三中全会精神,凝聚青春奋进力量”专题学习,要求新生撰写学习报告,坚定强农兴农、治水报国的理想信念。
生涯为帆,明晰成长路径
为帮助新生科学规划大学生活,学院构建“云端指导+线下实践”双轨导航体系。连续举办多场线上专题会议:“校园生活知多少”聚焦地图导航、应用指南、活动介绍等实用内容,破除信息壁垒;“学业规划介绍”与“云端相聚,解码专业”邀请学长学姐与教师解析课程体系与学科前景,助力新生明确学习方向;“互动破冰,共话心语”通过自我介绍、答疑交流促进朋辈联结,增强归属感。同步开展“时光信笺,跃动青春”活动,组织新生撰写致一年后自己的书信,以文字封存初心、见证成长,目前已收到全员参与的回信,成为新生自我激励的重要载体。
专业为桨,激发学术志趣
学院注重以实践赋能专业启蒙,设计多元活动激发新生学术热情。推出“水利故事·工程纪行”双赛道创作活动,鼓励新生通过短篇故事或实地探访记录,挖掘水利工程背后的科技内涵与人文精神;“问道雅江,逐梦水利”征文以雅江水电站为切入点,引导新生以工程师视角撰写规划设想,深化工程认知与创新思维;“青春新序,乡味传情”活动通过分享家乡风物文化,促进新生多元交流,拓展文化视野。系列活动融合学科特色与创造性表达,为专业学习奠定实践基础。
协同为舟,夯实支持体系
学院整合资源构建全员育人网络。选聘14名班主任、28名班主任助理,组建迎新志愿服务队,形成“辅导员-班主任-班助-志愿者”四级联动机制;优化学院微信公众号《你好,小水滴》系列专题,持续推送校史院情、班主任寄语、班助介绍、学生组织导航等内容,打造前置教育信息枢纽;建立班级联络群与活动专项群,确保教育内容全覆盖、沟通反馈高效畅通。
下一步,水建学院将持续深化前置教育与入学后培养的有机衔接,利用“大禹学堂”持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明晰学习目标,引导新生践行“承大禹志,立德功言”的院训精神,以扎实的育人工作为培养新时代水利事业接班人注入持久动力。
编辑:杨远远
终审:刘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