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至23日,2025年“丝绸之路小麦创新联盟”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市举行,语言文化学院王保健副教授应邀参加会议并做学术报告。
来自中国、俄罗斯、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6个国家的28所科研机构、大学和企业的近12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国际会议。大会围绕小麦遗传育种、种质资源创新、种植生产、储藏加工、产业经营与国际合作等议题分享最新成果。
我院王保健副教授以《基于校企合作的小麦产业链协同发展模式》为题,向大会作研究报告,分享了我校发挥种质资源优势,通过校企合作,共建海外农业科技示范园,带动小麦产业链协同发展的调研报告,为推动“一带一路”国家小麦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经验借鉴和案例参考。
在20日召开的“丝绸之路小麦创新联盟第二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上,王保健还担任国际会议翻译,为圆桌会议上近20名中外专家架起沟通桥梁。
我校语言文化学院依托“农业文化翻译传播中心”和翻译传播研究团队,在文明互鉴视域下开展中亚区域国别研究、农业文化翻译与传播创新研究。此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对于讲好我校“一带一路”上的农业科教故事、以高质量对外译介推动丝绸之路农业教育和科技创新都具有重要意义。
编辑:杨远远
终审:刘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