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期间,水建学院将专业特色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以主题系列活动为载体,引导水利青年勇担治水用水使命、根植节水护水之心。
文化润心,思政引领,传承治水精神。组织各党、团支部开展一次政治理论学习,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治水论述摘编》,领悟感受“十六字”治水思路的实践内涵,讨论研习旱区节水科技成果应用案例,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培育专业能力硬、理想抱负大、报国情怀深的新时代水利青年。学生感悟一次学院“水”文化,在学院楼前的“关中八惠”追忆溯源,学习学院创始人李仪祉先生“水利救国”的使命担当,将水利与民生紧紧相连,把个人与国家融为一体;在学院院史馆穿越时空,重温一代代水利科学家为我国水利事业发展作出的不朽贡献,见证一代代水建人践行“承大禹志,立德功言”的院训,在水利事业中深耕贡献。
理论筑基,实践锤炼,深化专业育人。筑牢理论基础,以水为本,了解水安全理念,拓宽专业视野。邀请学院水资源与环境工程系副教授孙爱立围绕冰川保护开展科普讲座,以一堂面对面的“思享课”将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水资源保护理念入脑入心;学习孙世坤教授团队自主设计的节水宣传展板,明白我国水资源短缺现状、水利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共同营造“节水、爱水、惜水、护水”的良好氛围。深入学校节能节水示范基地,领悟科技创新在水循环利用中的应用范例和重大意义,提升节水行动力;组织“点滴节水,共筑未来”节水打卡活动,同学们纷纷记录日常节水瞬间、节水小妙招,将节水理念融入日常;三是举办以“守护生命之源,共筑生态家园”为主题的生态园制作比赛,以微观盆景制作引导学生以小见大,积极投身水生态环境保护中去。
行动赋能,深化担当,志愿节水宣传。3月21日,水建学院“水韵知行志愿服务队”正式成立,于校内外积极宣传节水文化,以行动书写青年的护水故事。校内举办“节水有我,签名见证”活动,组织观看电影《海洋奇缘》、世界水日宣传片及节水短视频,举行节水宣传文化作品展,征集海报、绘画、短视频等文化作品以及“节水瞬间,定格美好”主题征文,通过活动强调节约用水的重要性。校外深入杨凌高新第五小学和杨凌高新初级中学开展节水宣传,强调水资源在人类生存发展中的重要性;开展“河碧水映长安 青春共绘渭水蓝”,在渭水河畔开展套圈、投壶、保龄球等趣味活动,分发节水宣传传单,讲解节约用水和生态环境重要性,以青春之名守护渭水碧波长清。
据悉,水建学院将进一步打造自身水文化活动,紧扣节水、爱水、护水这一主题,形成节约用水的校园文化,将节水理念、专业思想、思政教育和志愿服务紧密链接,为培育“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探索路径。
编辑:张晴
终审:刘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