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春风暖人心,雷锋精神永传承。在学雷锋志愿服务月期间,图书馆迎来生命科学学院大学生第五党支部与农学院农学类2303班共40余名学生志愿者,共同开展图书排架、特藏保护等志愿服务活动,以青春力量助力图书馆资源建设,践行新时代雷锋精神。
服务育人:古籍保护中的青年担当。密集书库内,生命科学学院大学生第五党支部的15名志愿者对馆藏古农书进行系统整理。在馆员指导下,同学们先了解图书分类法和排架规则,再进行错架图书纠偏、破损图书筛查和索书号抄录。农学院农学类2303班19位同学则在三名馆员的指导下,针对1938年以来的40余种特藏报纸进行除尘展平、分类上架、依序排架,为特藏文献数字化留存原始资料。这些工作为后续古农书的数字化加工奠定基础,也让学生在实践中熟悉了图书馆藏书体系和文献检索知识。
劳动育人:空间共建里的精神底色。稼轩书苑内,农学院农学类2303班的10名志愿者开展专题图书整理工作。这部分图书使用频率高且排架规则复杂,因此馆员先带领学生了解图书分布逻辑,再分组擦拭书架、整理图书、有序组织图书定位上架。整理之后的稼轩书苑焕然一新,图书馆空间管理得以优化,学生在参与劳动过程中也了解了图书分布逻辑。
协同育人:五育并举的立体化实践。为提升志愿服务实效,图书馆建立“需求清单-岗前培训-过程指导-反馈改进”全流程志愿服务体系:根据学生特点匹配服务内容,配备业务骨干进行指导,启用特藏资源整理等实践模块,让志愿服务成为立体化的育人课堂。在这些实践模块中,学生们接触到了珍贵的文献资源,不仅丰富了知识储备,更培养了严谨的治学态度与文化传承的使命感。
编辑:张晴
终审:刘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