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聚焦院处

【农学院】拾趣金秋晒“丰”景 知行合一润农心

金秋送爽,硕果飘香。在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农学院精心策划“拾趣秋天,晒出我的‘丰’景线”主题活动。全院师生齐聚一堂,在品尝丰收滋味、见证科研成果、比拼农识储备、释放创意灵感中,共庆丰收佳节,厚植农业情怀。

image.png

“这玉米好甜!原来是咱们自主培育的玉米品种‘陕单660’”活动现场,自研品种美食品鉴区人气爆棚。学院将近年自主培育的小麦、玉米、大豆等品种转化为“舌尖美味”—“西农836”系列面包松软香甜,“陕豆3号”豆浆醇厚浓郁。学生们边品尝边交流,直观感受“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实际意义。“原来我们培育的品种能这么贴近生活,更坚定了我学好专业、服务农业的决心!”2022级农学专业学生李爽说。

国审品种成果展展区,宛如一场“农业良种博览会”。12个国审小麦品种、9个国登油菜品种的介绍展板依次排开,从抗逆高产的“西农1155”小麦,到含油量高的“陕油109”油菜,每一个品种都承载着学院科研团队的心血。“看到这些国审品种在全国多地落地增产,真切感受到我们农学学子的责任与价值。”参观展览的农学院辅导员吕嘉伟点赞道。

“请问赵洪璋院士于1980年育成的什么品种获得陕西省人民政府科技成果一等奖?”“答案是‘矮丰3号’!”农业知识竞答环节,现场氛围紧张又热烈。竞答题库涵盖农业政策、品种知识、农耕文化、病虫害防治等内容,既有“接地气”的生活常识,也有“专业化”的科研知识点。“通过答题,我不仅补全了很多农识盲区,还对‘藏粮于技’有了更深理解。”参赛选手冯衍帅说。

“我要画一束麦穗,再添上咱们学校的试验田!”DIY草帽创作区,师生们拿起画笔、颜料,将“丰收元素”与“农科情怀”融入创作。有的在草帽上绘制金黄的稻穗、饱满的玉米,有的勾勒试验田的田野风光,还有的写下“爱农兴农”“颗粒归仓”等字样,原本朴素的草帽变成了一件件充满创意的“田间艺术品”。“戴着自己画的草帽去田间实践,感觉更有意义了!”2023级生物育种专业王莹莹拿着自己的作品开心地说。

本次活动是农学院推动“知行合一”育人理念的生动实践,也是师生共庆丰收、共筑农情的重要平台。下一步,农学院将继续以农民丰收节、田间实践等为载体,引导学生在亲近农业、了解农村中坚定专业信仰,努力培养更多“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卓越农林人才,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推动乡村振兴贡献西农力量。

编辑:王学锋

终审:刘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