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聚焦院处

【生命学院】郁飞实验室:精心培养“好苗子”

暑假来临,室外酷暑来袭,郁飞教授团队实验室里的科研工作也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在忙碌的身影中,有几个小同学备受关注,他们就是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附属中学“英才计划”的高中生。这已经是郁飞实验室迎来的第四批英才计划同学了。

600.jpg

自2021年我校生物学科首次参与中学生“英才计划”以来,郁飞已连续4年担任“英才计划”学生的学业导师。郁飞团队围绕“英才计划”的目标和组织实施要求,认真谋划、精心部署,开展了一系列的培养活动,切实推进“英才计划”学生的培养工作。

兴趣导向,启迪思维

中学生“英才计划”(全称“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是由中国科协、教育部于2013年联合发起的一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旨在选拔具有科学潜质的中学生,在著名科学家指导下开展科研实践,培养未来科技领军人才。

入选“英才计划”的高中生都具备优秀的学习成绩,郁飞团队对这些学生培养的核心理念是精心呵护和培育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探求欲。

每年的学员选拔阶段,郁飞团队会提前到附中开展宣讲,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才计划”开展的意义。在师生见面会上,郁飞及其团队老师都会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感兴趣的科学问题,为学生成长中的问题答疑解惑,并一对一确定培养计划,明确各阶段的目标任务,鼓励同学们利用周末及假期在实验室开展自己的“小课题”、撰写读书报告、参与实验室组会,确保学生培养取得实效。

在培养过程中,郁飞注重因材施教,以学生的兴趣作为研究的起点,建立“学生-家长-中学指导教师-大学导师”联系群,共同为学员的成长发展保驾护航。还会根据中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特点,指导学生阅读英文版中国日报,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和词汇量,为查阅英文文献打好基础;推荐《植物进化的艺术》《我们为什么要睡觉?》《人类简史》《解码者》等阅读书目激发他们对生命科学的兴趣;举办专题讲座和科普报告拓展知识面。

多项举措,循序渐进

在4年的探索中,郁飞团队不断总结,充分发挥实验室全员优势,全方位助力学生培养,初步构建起“教授-青年教师-研究生”三级指导体系。

面对高中课业与科研的时间冲突,在坚持学业为主的前提下,实行“三步走”培养模式:一是利用学生周末和节假日等空余时间,在研究生学长学姐指导下掌握基本实验技能,与此同时,在团队老师的引导下,阅读相关文献确定自己的独立小课题内容;二是利用学生暑假时间深度参与实验室工作并集中开展小课题,进行有目标的科研实践训练;三是在暑假取得一定结果的基础上,自主完成数据分析和结果讨论,撰写研究报告。

这种阶梯式、连贯性的培养体系,有效避免了短期项目时间碎片化问题,使“英才计划”真正成为科技创新后备人才成长道路上的重要一环。

启智引航,学有所获

“从一开始的手忙脚乱,到慢慢熟悉,动作逐渐娴熟,得到了师姐的表扬,成就感满满!”张子璇同学在参加完“英才计划”表示自己在实际动手过程中会更加注重实验小细节,收获满满!

郁飞希望同学们能通过“英才计划”,训练科学思维、充分体会科研的奥秘,培养与加深对科研的兴趣。经过几年实践,形成了一套具有院校特色、符合科技创新后备人才成长规律的培养体系。参与的学生在实验室浓厚的科研氛围中,不仅掌握了分子生物学核心实验技术,还在科学思维、研究方法、表达能力等方面有了长足进步。

同学们纷纷表示,参与“英才计划”活动,不仅动手能力显著提高,对前沿科研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通过与专家面对面近距离交流,以及学长学姐的朋辈鼓励,更加激发了自己的科学兴趣,进一步坚定了攀登科学高峰的信心和决心。刘硕同学最大的收获就是:“过去解题总是追求标准答案,现在学会追问实验现象背后的机制!”

未来该团队将充分发挥在生物学科领域的优势,整合优质教育资源,为优秀中学生提供高质量的科研实践平台,培养具有创新潜力和科研热情的年轻学子。

编辑:张晴

终审:刘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