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家校联动,凝聚教育合力,近日,动科学院党委副书记丁天生,党委统战部冯来顺,党委学工部尹传松、黄子坤一行四人赴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城县、巩留县、新源县等地开展暑期家访,用脚步丈量育人初心,跨越千里送去学校的关怀与嘱托。
“没想到老师们会从学校特意赶来家里!”小丽的母亲紧紧握着丁老师的手,用带着乡音的汉语反复表达感谢之意,“孩子能在西农得到关照,全靠学校和国家的好政策,这份恩情我们会记在心里的!”交谈间,家访组老师深入了解了学生的家庭基本状况,将学校的奖助学金政策、助学贷款等资助政策进行了详细地讲解,同时向学生家庭送去学校的慰问,并嘱咐小丽未来要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学业上深耕、实践中锤炼、心理上强韧、品格上沉淀,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
告别小丽一家,家访组老师马不停蹄向巩留县出发前往小娜家中,将关爱与关怀传递。“我们都是党员,一直教育孩子要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现在学校给了她这么好的成长平台,她能为其他同学服务,我们全家都特别骄傲。”小娜的父亲向老师们展示小娜带回家的荣誉证书,每一张都被仔细保存起来。家访组老师一边认真倾听,一边向小娜的父亲介绍道:“小娜作为学校少数民族学生团工委副书记、红鹰训练营成员,工作认真负责,始终以高标准要求自己。今后我们将继续督促她学好专业知识,做好学生工作,向下扎根、向上生长,成为连接学校与少数民族同学的‘连心桥’。”
离开巩留县,在新源县小吾的家中,家访组老师与她的家人围坐一起,沟通小吾学习上存在的困难。由于教育环境的差异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小吾的学习比较吃力,针对学生目前情况,动科学院迅速牵头制定针对性帮扶方案,让小吾不受家庭因素困扰的同时组织学院学习中心小老师对其“一对一”辅导。感受到学院的关心关爱,小吾眼神坚定地说:“我曾是大学生军训教导队的成员,军训教导队教会我坚持就是胜利,我会把这份坚持用在专业课学习上,学好专业知识,一定不会让各位老师失望。”
家访组一行还慰问了由植物保护学院、动物医学院、林学院等7个学院的10名各民族大学生组成的“语脉同频·双普同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重点团队。见到老师们后,同学们倍感亲切,队员们纷纷表示,“作为农林高校的学子,我们要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我们将继续深入基层,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家访工作不仅是跨越千里的地理丈量,更是教育者对“立德树人”初心的深情践行。桌上的一杯热茶、家长紧握的双手、学生坚定的眼神和誓言,这些温暖的细节,早已超越了语言的边界,成为学校与家庭协同育人的生动注脚,彰显着学校“以生为本”的育人初心,为学生健康成长筑牢了保障防线。未来,学工部将继续以家访为纽带,搭建家访连心平台,实施精准帮辅暖心工程,把学校的温度传递到更多学子手中,同时将家访工作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等紧密结合,助力西农学子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
编辑:王学锋
终审:刘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