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扣“有形有感有效”工作要求,系统构建“思想引领+精准帮扶+朋辈示范”三位一体育人体系,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学生成长成才深度融合,形成了“石榴籽”抱团成长、多元文化交融共进的育人新格局。
聚焦思想引领,浇灌“团结花”。形式多样开展政治理论学习,通过主题班会、党团课、专题报告等,组织学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学生深刻领悟并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不断增强“五个认同”;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组织学生参观校史馆、东南窑和博览园等实践教育基地,通过学习校史,让学生深入了解学校发展脉络,切实感悟西农精神内涵,厚植知农爱农情怀;利用“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石榴籽驿站”,通过“民族文化沙龙”“中华传统节日故事分享会”等寓教于乐的活动,在潜移默化中,民族团结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聚焦暖心帮扶,搭建“连心桥”。实施“成长导航计划”,构建“1名党委委员+2名导师+3名学生”的网格化育人体系,党委委员定期谈心谈话、班主任和学业导师指导学业规划、辅导员一对一提供就业帮扶,累计解决学生实际困难237项。此外,抓好中华传统节日等时间节点,组织各民族学生团圆会,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温暖细致的关怀。学工队伍利用假期前往贵州、云南和青海等多地进行家访,深入了解学生实际困难,主动讲解国家和学校的相关资助政策,让家长放心、学生安心。
聚焦朋辈示范,发挥“领航力”。构建“头雁领航+群雁竞飞”的成长生态,引导优秀的少数民族学生加入学校大学生少数民族学生骨干“红鹰”训练营和学院学生“原动力”志愿服务队,在学业帮扶、社会实践以及组织开展活动等关键环节主动担当作为,辐射带动全体学生共同进步;建立“榜样说”宣讲矩阵,举办“我的青春在西部”事迹报告会5场,积极发挥优秀朋辈引领示范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前往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2021级本科生买热帕提·买买提受到鼓舞,决定回到家乡,扎根基层,用实际行动为西部地区农业农村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近三年来,生命学院累计50余名少数民族学生前往中科院植物所、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南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国内“双一流”高校进行深造,10余名少数民族学生通过三支一扶、西部计划、地方选调等途径奔赴西部贡献青春力量。未来,学院将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内涵,探索具有生命科学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培育更多知农爱农的优秀少数民族学生。
编辑:张晴
终审:刘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