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教育厅网》 2016年7月5日
2016年6月28日下午,陕西省政协提案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樊忠印一行到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就“推进农村面源污染治理”问题调研咨询相关专家。
调研座谈会上,吕家珑教授、呼世斌教授、周建斌教授、张保军教授等专家围绕“农村面源污染”的相关知识、陕西省农村面源污染状况、成因及治理建议等话题先后发言。大家认为,“农村面源污染”问题日益成为影响我国人民生产、生活环境的重要因素,应该引起全社会关注。专家们建议,一是借鉴发达国家的好做法,系统安排、统筹考虑水土资源的承载能力,合理布局种植、养殖产业;二是加大水土环境的监测和产业评估力度,确保水体富营养、土壤重金属、化肥农药使用等相关指标在可承载的范围内;三是加大有机肥加工、污水处理等相关企业支持力度,做好畜禽粪便、秸秆稻草、生活污水、塑料地膜等残余物的循环利用与科学处理;四是加大相关知识的普及力度,让全社会都了解“面源污染”知识,都关心和支持“面源污染”的预防和治理工作,合理施肥,少用农药,以实际行动参与到建设“生态文明”中来。樊忠印认为,专家们的发言让人受益匪浅,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得到了很多深的体会,受到了很多新的启发,调研组将把大家的建议写进调研报告中,向省委、省政府反馈。
此次调研是为陕西省政协8月份月度协商议题进行专题调研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校作为专题调研的第一站,旨在为后续调研打好理论基础,提供技术指导。
该校党委副书记任应坤会前会见了调研组成员,统战部部长陈晓萍陪同调研。座谈会后,四位专家接受了《各界导报》随行记者的专门采访。
【背景知识】
“面源污染”,也称非点源污染,是指溶解和固体的污染物从非特定地点,在降水或融雪的冲刷作用下,通过径流过程而汇入受纳水体(包括河流、湖泊、水库和海湾等)并引起有机污染、水体富营养化或有毒有害等其他形式的污染。根据发生区域和过程的特点,一般将其分为城市和农业面源污染两大类。
“农村面源污染”是指农村生活和农业生产活动中形成的污染物,如农田中的土粒、氮素、磷素、农药重金属、农村禽畜粪便与生活垃圾等有机或无机物质,所引起的污染。农村面源产生的有机物的COD、总N、总P是污染物负荷主要来源,村镇生活污水、农村固体废弃物、农田农药化肥、水土流失和暴雨径流为主要面源污染。农村面源污染具有分散性和隐蔽性、随机性和不确定性、不易监测性和空间异质性等主要特点。
原文链接:http://www.snedu.gov.cn/jynews/gongzuokuaixun/201607/05/60281.html
编辑:0
终审: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