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人才培养:多方面提升知行能力

来源:《中国科学报》 | 作者: | 发布日期:2020-05-27 | 阅读次数:

《中国科学报》 2020年5月26日 第5版 大学周刊

  ■本报记者 温才妃

  新冠疫情给我国乃至全球高等教育带来的影响重大,从长远来看,也对我国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提升学生面对人类灾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其处理应急事件的能力等。

  但无论要求如何,始终绕不开人才培养中的三个问题——“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也绕不开如何细化“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样一个人才培养目标。对此,在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们有更进一步的见解。

  增加劳动教育、实践教育

  在抗击疫情中,“90后”冲在抗疫前线,发挥了生力军作用,但也发生了留学生发表不当言论的事件。同是青年人,为何思想上的差距如此之大?

  全国政协委员、南通大学校长施卫东指出,青年大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形成期,既乐于接受新鲜事物,也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产生偏激的态度。“涵养大学生家国情怀,促进爱国主义成为大学生的坚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刻不容缓。”

  在他看来,当前爱国主义教育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爱国主义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不紧,难以涵养家国情怀的根基;二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形态单一,没有唤醒或催生家国情怀成长;三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亟待丰富,家国情怀缺少深厚的文化底蕴支撑。

  家国情怀到底是什么?有人认为是形而上的东西、抽象的追逐目标,实际工作中难以做到。

  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指出,当国家、民族遇到了困难,哪怕是短暂的困难,以什么样的姿态来面对、用什么样的心情或者行为来应对,就是人们常说的家国情怀的表现。

  如何提升家国情怀?受访者均表示,要特别重视“五育”中德育的立德树人作用。道德情操在个人层面是品德修养,在国家层面即家国情怀。

  但是,德育并不是孤立地发生作用的。在全国人大代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吴普特看来,疫情中不当言论的产生,与劳动教育的缺失也有一定关系,关键是当事人缺少感同身受的劳动体验。他进一步认为,劳动教育可以促进德育教育,进而提高学生的素质、修养。

  他解释,一个人只有通过体验劳动的艰辛,了解流汗的过程,才能体悟到成果背后的付出,进而体会到国家发展所取得成就的来之不易,才会在社会生活中树牢吃苦耐劳精神、在劳动的实践中塑造自我,才能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自觉关爱帮助他人,才会永怀爱国之心、身践强国之行。

  对于劳动实践所发挥的教育作用,熊思东认为,改变课堂教育模式,将触角延伸至社会,把思想认识扎根在现实社会中,是一个很好的育人抓手。“过去我们说鞋上有泥的教授就是好教授,但现在不能简单地说,鞋上有泥就的学生是好学生,必须脚踏国家、民族的大地接受知识、深研学问,才能成长为国家、民族所需要的有用人才。”

  培养应对人类共同威胁的能力

  在这场蔓延全球的疫情中,无论是国际援助,还是科学研究,始终夹杂着不和谐之音,但总体上体现出以人为本、休戚与共的国际合作精神。大学生怎样才能具备应对人类共同威胁的能力,是疫情向教育者提出的一个重要拷问。

  吴普特指出,保护好地球、保护好人类家园,不仅仅是一国之事,还是全人类面临的问题,必须树立全球资源配置的概念,这也是全球化的应有之义。当下,粮食、公共卫生、生态环境等多领域都表现出全球资源配置的特征,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休戚相关。提高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当是高校在“后疫情时代”应进一步强化的人才培养理念。

  事实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高等教育使命有着一致的追求。施卫东说,高校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等职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既要培育青年大学生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胸襟,又要使之成为当代大学生世界观、历史观与人生观中的有机成分。”

  在熊思东看来,提高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同时,必须重视应对国际范围内突发事件的能力培养。他指出,当下人才培养的问题——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有相当差距。“疫情给我们的一个反思是,人才培养既要使学生有良好的理论功底,更要强调学生的岗位胜任能力”。他以管理人才为例,我国并不缺公共管理等方面的人才,但人才培养中一个共同缺陷是实战性不强。这次疫情让人们体会到专门的应急管理人员的不足。而如果有一支专门的应急管理队伍,遇到类似情况就应该可以做得更好。

  在施卫东看来,应对人类共同的威胁,还应该提升大学生的大局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在加强理解与沟通的前提下求同存异,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取长补短,在相处中体现宽广的胸怀、深厚的文化底蕴,增进青少年信任、欣赏的合作观念,涵养青少年勇于担当的大局意识。

  熊思东表示,人才培养还要有国际视野。如今高校都在推进国际化进程,但是否仍存在“隔靴搔痒”的现象,值得人们思考。如所培养的对外人才对国际规则并不熟悉,对各民族、各国的实际情况并不了解,“要改变走马观花式的‘引进来’,应真正在人才培养体系下更深入的功夫”。

  慎待动物与加强健康教育

  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此次疫情对于大学生而言是很好的“教材”,也是特殊的体验。

  医学出身的熊思东分享了一组数据:上世纪70年代以来,几乎每年都有一个新现疾病出来,隔几年就会有一个再现疾病“卷土重来”。“再现疾病几乎100%与没有妥善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密切相关,新现疾病中82%都来源于动物。尊重人类和动物各自的生活空间、生活习惯和行为,是处理好人与自然界关系的重要准则。”

  “我们要慎待动物,而不是善待动物。”熊思东曾与学生分享过这一观点。把动物从野外带回来进行人工饲养这样的行为,并不是“善待”的表现,“对待动物要有敬畏之心,要把握行为的尺度。人们要建立起人类只是自然界很小的一分子的概念,不能对自然界居高临下”。

  施卫东表示,疫情再次提醒我们,认识、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的自然观,方能深刻理解“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的生态文明理念。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施卫东认为有两方面值得关注。一是加强生态文明观念的教育,促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化为自觉的行动,引导大学生们尊重自然,提高公民环保意识。二是加强生态法制教育,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和环境法规,提高大学生参与可持续发展的力度。

  疫情期间,人们的目光聚焦卫生和健康领域。吴普特一直在思考,农业虽不直接与治疗疾病相关,但与公共卫生、人类健康有着莫大的关联,俗话说 “病从口入”就是这个道理。

  吴普特指出,当前我国亚健康人群仍有70%左右,增强全民体质和促进重大疾病人群的康复,对饮食营养提出了更高要求,迫切需要发展“健康引领型农业”,使其成为人类最好的“医生”。健康引领型农业是指以药食同源理念为指导,在绿色农业基础上,生产特定健康功能因子、强化营养素的新型种植业、养殖业和相关生物产业。

  通过此次疫情,加强人与自然的教育,涉农人才的培养更应突出加强健康教育。“在通识课程中,应加入健康教育课程。”吴普特说,如今定义的“健康”,并不是吃得饱、吃得好,高比例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说明人们的膳食不够科学。“下一步,我们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培养具有健康引领型能力和素养的涉农人才,支撑健康中国战略实施。”

  原文链接: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20/5/355412.shtm?id=355412


编辑:     终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