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我校

赵洪璋:一麦济世 万家粮足

《陕西日报》2021年6月9日

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校区图书楼前,矗立着一座雕像。雕像手捧书本,目视远方,仿佛在守望着远处的麦田。学子们每次路过这里,都会看到雕像上那令人景仰的名字——赵洪璋。

赵洪璋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著名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也是中国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院士)。

1918年6月,赵洪璋出生在河南省淇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从小受父辈“民以食为天”“农是国之本”古训熏陶教育,他坚定了学农的远大目标和志向。

18岁时,赵洪璋考上了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大学毕业后,他到陕西省农业改进所大荔农场试验场担任技佐。

1942年,他被小麦育种学家、时任西农农艺学系兼农场主任沈学年调回学校,从此开始了扎根杨陵的小麦育种生涯。

用赵洪璋的话说:“我长期生活在农村,工作以后又和农民连畔种地,对农村、农民有深厚的感情。农村的贫困、农民的疾苦,使我决心干一辈子农业。”

1947年秋,赵洪璋选出了丰产抗锈的“碧蚂1—6号”6个品系,其中“碧蚂1号”是我国早期育种中通过中外品种间杂交创造小麦新品种最成功的范例,产量比一般品种增加15%—20%。

1955年,37岁的赵洪璋,以副教授的身份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院士)。

1964年,赵洪璋主持选育出“丰产1、2、3号”小麦品种,其中“丰产3号”表现突出,开拓了我国黄淮冬麦区启用西北欧极晚熟小麦种质资源第一例,年种植面积达到3000余万亩,成为华北平原麦区栽培面积最大的品种。

20世纪70年代,赵洪璋主持选育的“矮丰3号”等品种,开创了我国小麦矮化育种的先例,是我国小麦生产史上第一个大面积推广的半矮秆品种,年全国种植面积500余万亩,对我国矮化小麦育种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20世纪80年代,年过花甲的赵洪璋孜孜不倦,主持育成以“西农85”“西农881”为代表的小麦新品种,开创了我国北方麦区抗赤霉病育种成功的先例。

赵洪璋主持选育的四批小麦品种,累计种植面积达9.5亿亩,增产小麦约256亿公斤,引领了四次创新,在我国小麦育种史上实属罕见。

赵洪璋热爱小麦育种事业,且爱得如痴如醉。他常说:“小麦就是我的命。”50余年的育种生涯中,赵洪璋带领的团队先后选育21个优良小麦品种,为解决农民温饱、实现农业增产增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卓著贡献。其成果先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陕西省科学大会奖、陕西省人民政府科技成果一等奖等。

作为一名老师,赵洪璋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他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教学生们小麦育种,更教他们踏实工作,诚实做人,培养出一大批农业科技领军人才。

正如中国科学院院士庄巧生对他的评价:“赵洪璋教授在我国小麦育种发展前沿不断开拓前进中赢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为中国小麦育种史写下光彩夺目的篇章。”

1994年,赵洪璋病逝。开追悼会那天,殡仪馆里挤满了人,许多都是自发赶来的农民,各地送来挽幛的落款都是“某某县人民”“某某乡人民”“某某村人民”。大家觉得,只能用“人民”二字才能体现对赵洪璋的崇敬,因为他是真正的人民科学家。

原文链接:http://esb.sxdaily.com.cn/pc/content/202106/09/content_757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