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风采

记王辉教授和他带领的小麦育种团队

育得金种唱丰收

  伴随着“西农979”在河南、陕西、安徽、江苏、湖北、山东等省150多个县区每年超过一千万亩的播种与收获,王辉教授的小麦育种团队,历经数十年,在黄淮麦区唱响了一曲小麦良种的丰收之歌。

  从2亩试验地到千万亩生产田,这一走,王辉的小麦人生,整整走了40年。40年,岁月无情地将王辉从一个意气风发的青春小伙蜕变为年近古稀的关中老汉。

  看似无情的岁月,却也给了王辉看重的回报。让他从最初的“光杆司令”摇身拥有一个能传承小麦育种事业的科研团队,在小麦主产区积淀下9个小麦品种和正在加速推广的单个小麦品种“西农979”种植已超五千万亩的辉煌纪录。

  我国历史上,黄淮麦区前六次大的小麦品种的更新换代,我校的专家教授促成了其中的四次,其中有开创了新中国小麦育种历史、培育出“碧蚂1号”小麦良种、受到毛泽东主席亲切接见的赵洪璋院士,还有后来研究出“小偃六号”、在黄淮麦区推广超过亿亩、得过国家最高科技奖、受到胡总书记亲切接见的李振声院士等。

  王辉教授及其团队,正是赵洪璋院士的嫡传弟子。由种到收,从春到秋,由室内到室外,从关中到黄淮,伴随着秋播夏收的岁月轮回,他们将老一辈科学家“扎根黄土、心系民生、求实创新、无私奉献”的精神,不断传承、发扬和光大。

大田就是实验室 

   一个科研团队想要做出成果,一定离不开实验室这个战场。

  对长年从事小麦常规育种的王辉教授及其团队来说,试验田就是他们出成果的实验室。

  在北校区国家小麦改良中心杨凌分中心的二层小楼上,王辉教授及其团队拥有两间总面积50平米的办公室。

  50年代的油漆已经剥落的木质桌椅书柜是他们的办公用品,屋顶因为漏雨,黄色的污渍清晰可见。由于地处采暖的末端,新装的空调镶在灰暗的墙面上显得颇为注目。

  这么简陋的办公条件,王辉教授却不介意:“对我们来说,有搞育种的试验田才最重要。”

  由于经年累月的大田劳作和东奔西跑,王辉皮肤黝黑,身材粗壮,虽为教授,却没有教授的书卷气,反而更接近一个地地道道的关中老农。

  1943年出生在杨凌李台乡五星西魏店的王辉,在青年成长的关键时期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没粮吃、饿肚皮的景象和感受深深地烙在王辉的心里,“学农业科技,不再让父老饿肚皮”这个单纯美好的愿望影响并支撑了王辉的一生。

  高中毕业填报大学志愿时,王辉毫不犹豫地在第一志愿中填上了西北农学院农学系,并如愿以偿地被录取。1968年,王辉以优异成绩毕业后去部队锻炼,后来分配到眉县农场。1973年回校,很幸运地被分配在大名鼎鼎的赵洪璋院士麾下作助手。在赵洪璋的指导下,热爱育种的王辉很快就钻了进去,成为赵老师手下的得力干将。

   多年的科研工作,让王辉认识到育种实践性很强,不下地根本摸不着。从试验地的培养、育种目标、亲本选配、田间选择、生产观察,群众观点,他都要求团队成员深入大田中、生产中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从九月初的整地、施肥、划行、分区及布置试验,十月份的播种,冬春季的田间观察记载、抗病鉴定及大田管理,初夏的授粉杂交、选择材料,盛夏的分类收获、晾晒,七月份的室内考种、室内选择和试验总结,八月份的试验安排,再回到九月份的整地,这一整套活路,王辉团队的每个成员都很熟悉。

  早出晚归是王辉工作的常态。常常早上天刚亮,王辉就出门,晚上11点多才回家。在杂交、收获和晾晒时节,由于抢时间,王辉中午基本不回家,午饭由家人送到地里,有时出门时就自备干粮,随身带上。工作的忙碌,使王辉由最初的顾不上吃早饭养成了现在不吃早饭的习惯。

  1991年,他的第一个小麦品种“西农84G6”诞生。这时,王辉搞小麦育种已经18年了,开始有了课题和经费,着手组建自己的团队。随后,一批能吃苦耐劳、耐得住科研寂寞、热爱小麦育种的人,在王辉的指导和影响下成长起来,组成了一个和谐的团队。

  每年的“五一”“十一”,王辉和这些团队成员都是在大田的忙碌中度过的。“五一”做杂交,“十一”播种。即使是寒暑假,作为高校教师,他们也没享受过。当别的老师享受暑假的时候,他们则正在实验室里考种、做实验,寒假的时候,他们又马不停蹄地奔走在关中麦区。

  “选出品种,干出名堂”,扎扎实实的目标,兢兢业业的工作,朴朴实实的作风,严严谨谨的态度,伴随和支撑着王辉及其团队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躬耕在小麦育种事业上。

  “西农1376” “西农979”“西农9718”等一个个小麦品种,在王辉的团队中相继诞生。这些小麦品种,因为均具有早熟、抗病、抗倒伏、高产、优质的特点,深受广大农民的喜爱而争相种植,并频获陕西省科技进步奖。

  据不完全统计,“84G6”种植面积为500多万亩,“1376”为900多万亩,“2611”为800多万亩,“2208”为600多万亩,而正在加速推广的“西农979”已达5000多万亩。

 人才就是生命力

  王辉一辈子痴迷小麦育种,所思、所想都离不开小麦育种。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深入发展,普通的小麦常规育种越来越难得到足够的经费支持,生存和发展就变得有点艰难。

  把赵洪璋教授这个小麦常规育种的摊子传承下去,是王辉经常思考的问题。他把这看作是自己的责任。他坚持认为,要想出良种,常规育种这条路必须一直走下去,而人才是完成这一任务的首要条件。

  在自己的博士当中,王辉教授相继挑选了孙道杰、李学军、闵东红、冯毅等组建了小麦育种团队。

  虽然都是自己的学生,但成为一个团队后,就变成自己的同事了。怎么样把大家凝聚到一起,让团队充满生命力,是团队负责人要思考的事。

  对王辉来说,他的办法就是以身作则,啥事都走在前面。“这样,下面的人才会服你。”确实,科研团队不像行政机构有约束力,合作不愉快就可能散伙。

  但散伙在王辉这里不会发生。孙道杰1993年本科实习时就跟着王辉,到现在已经快20年了。从一个大学毕业生成长为一名副教授,带有8名研究生。虽然有国家自然基金项目,948、973子项目,学校唐仲英育种专项和青年骨干项目的支持,孙道杰却还一直是王辉团队的一员。

  “老师那种不计个人得失、潜心育种事业的人格和精神深深地折服了我,我觉得还需要学很多。”孙道杰的低调谦虚,很有王辉的味道。“王老师把心思都放在了工作上。他总是埋头苦干,节假日、星期天都在办公室或试验田,要找他,在这些地方绝对找得着。”

  王辉对团队成员的培养很看重,大都被送出去做访问学者或到科研层次更高的国内科研院所去合作研究。

  李学军,2006年到美国康奈尔大学做访问学者。张玲利,现在正在美国做访问学者。孙道杰,年底将到墨西哥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进修。冯毅,也将到中国农大做博士论文。从中国农科院做完博士论文的闵东红,在后来的科研工作中申请了一项经费高达300多万的转基因专项课题。

  平常的时候,在试验田里总是能看到王辉团队成员三三两两的身影。但到了周末,大家就像约好了一样都会准时出现在大田里,忙着自己的事情。

  “其实,我们根本就没约。多年的习惯养成了,自然就会到这来。”正在指导研究生做盆栽试验处理的李学军,已跟王辉搞育种十几年了,刚上完课,就和研究生在地里忙活开了。初春气温还很低,穿得少点站在地里就会发抖。“冬天最冷的时候,正是我们下地的时候,因为要观察记载小麦抗冻情况。”

  他一边说,一边手把手地教着这名叫吴青霞的女研究生。吴青霞来自宁夏,虽然生长在农村,但对小麦的生长发育规律却不十分清楚,不敢放开手脚去干,总是在李学军的指导下做田间的盆栽试验。但她很有吃苦精神,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来来回回提了六桶水,一双手冻得发红,在配有肥料的水桶里用小纸杯一杯一杯舀着慢慢浇灌。“不苦,不冷,习惯了。”

  看来,王辉的敬业精神已潜移默化地影响到第三代人了。

良种就是生产力

  小麦是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是北方第一大粮食作物,而黄淮麦区是我国最大的小麦主产区,选育出适宜这一地区的单产水平高、品质优的小麦品种,就能为国家的粮食安全提供保障。

  王辉的小麦育种团队育出的“西农979”,于1987年开始组合配置,1997年完成组合配置,2005年经过一路过关斩将最终通过国审。

 从选育到审定,从品种到良种,从科研到生产,这对一个科研工作者来说,是一条很漫长的路。

  育出一个好品种本来就很难,更难的是如何把一个好品种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当1991年第一个品种“84G6”诞生后,王辉背起了自己的种子,挤汽车赶火车,西走宝鸡,东到渭南,找当地的种子站、种子公司介绍过自己的麦种。但效果都不理想。

  2005年以来,我校探索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让王辉的团队看到了希望。 在学校的支持下,“育种专家+种业集团”的良种推广模式开始实施。

  当年,“西农979”落户素有“中原粮仓”之美誉的河南驻马店,迅速进入生产领域,累计种植“西农979”面积660万亩以上,增收小麦7亿斤以上,按每斤0.9元计,折合人民币6.3亿元以上。

  2007年,杨凌新西北种业公司在陕西兴平来祁寨村帮助村民示范种植的近千亩“西农979”被陕西西瑞面粉集团全部收购,拉开了陕西首个优质小麦品种产业化的大幕,售价高于市场普通小麦5%的价格,让农民得到了实惠。一位梁姓村民数着卖麦子得到的2037元,高兴得合不拢嘴,他说:“种了大半辈子小麦,今天着实卖了个好价钱……”

  王辉的良种推广事业逐渐铺开了版图:优质、高产、早熟、多抗、广适的小麦品种,走出关中,走出陕西,挺进中原,覆盖黄淮,在小麦主产区发挥应有的作用。     

  此后,陕西其他小麦品种也纷纷仿效这一模式,走出了关中,走入了黄淮。    

  2010年全国气候异常,河南这个小麦种植大省遭遇了罕见的低温天气,并出现了赤霉病,对小麦生产影响很大。然而面对低温、赤霉病等的威胁,“西农979”表现出了其突出的抗性,小麦依然取得了大丰收,有些地区亩产甚至达1200斤。河南很多种植“西农979”的麦区农民高兴地称它为“冻不死的979!”

  “西农979”的优势表现,使其一跃而成为河南省第三大小麦种植品种,实际种植面积累计已超过五千万亩,覆盖陕西关中、河南、皖北、苏北、鲁西南等黄淮麦区,累计产值约达560亿元。

  面对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王辉及其团队成员都感到很高兴,选择走上这样一条充满艰辛但富有意义的道路,不正是为了选育出一批良种中的良种,从而解决农民的吃饭问题和钱袋子问题吗?

  每年冬季、春季和收获季节,王辉和团队成员都一定会拿着行李,齐刷刷准时出现在中原大地上。小麦的长势、地域的表现、群众的观点,都是他们所要了解的。五六年来,没有人请过假,也没有人掉过队。

   黄淮麦区,王辉和他的小麦育种团队依然活跃着。太阳依旧每天东升西落,他们的小麦人生也还在继续,育种事业还在延续!

终审:杨耀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