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学科建设发展回顾
做好学科规划 提升学科水平
——我校学科建设发展回顾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核心,学科建设水平直接体现着高等学校的整体办学能力、学术地位和核心竞争力。
经过近80年的积淀和发展,尤其是合校以来通过“985工程”和“211工程”的重点建设,我校学科建设工作取得长足发展。学科优势与特色更加明显,整体水平和竞争力稳步提升:国家级重点学科由合校时的1个发展到9个(含2个培育学科),省部重点学科由15个发展到25个;一级学科由8个增加到39个(植物保护、农业工程、林学3个一级进入 全国前3),二级学科由78个增加到105个; ESI排名农业科学论文总数为77位,植物与动物科学论文总数为187位。
学科建设循序渐进
合校初,学校为提升学科水平,按照学科功能划区,对分布在原七个单位的院、系、所进行了大范围布局调整,对学科资源进行整合,促进了学科的交叉融合,加快了学科发展。
经过持续建设,学校目前的学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11个门类,涉及39个一级学科。现有国家级重点学科7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8个,初步形成了聚焦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问题、面向旱区农业的学科特色。2010年9月,我校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两个学科领域开始进入ESI(基本科学指标)排名世界前1%。
为进一步推动学科建设发展,切实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学校于2010年围绕学校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全面、系统开展了一次以“凝练学科方向、组建学科创新团队、构筑学科研究平台”为主题的学科调研活动,制订完成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科建设规划》(2010-2020年),明确了今后十年学校的学科建设目标和内容。
为深化校院两级管理改革,充分发挥专家教授在基层学院治理中的主体作用,学校于2010年申报并获批国家高等学校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完善学院教授委员会制度,充分发挥教授治学的主体作用”,现已在学校11个主要学院试点实施,取得良好效果。
“四会合一”是我校教授委员会制度建设的重要举措,即整合各学院原有的学术委员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职称评定委员会、教学委员会等学术事务委员会,将学科建设与学术管理等学术问题的议事和决策职能统一纳入教授委员会,实现学术权力的相对统一,改变以往学院学术组织混乱、学术事务多头管理、决策水平和决策效率不高的状况,有力推动了学院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通过试点项目实施,学校初步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学院教授委员会制度体系,为我校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进行了有益探索,为学校《章程》制定奠定了良好基础。“四会合一”的教授委员会制度,实现了学院学术议事和决策职能的统一,形成学院党政联席会、教授委员会、学院领导班子和二级教代会相互协作、紧密配合的学院内部治理结构,初步实现了学术权与行政权的协调均衡发展,有效提高了决策效率和水平,促进了学院事业的快速发展。
2013年,学校开展学科建设年活动,制定出台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的决定》,进一步明确学校的发展使命,提出了“7+4”的学科布局体系,为今后学校的学科建设发展指明了主攻方向。
“985、211工程”建设卓有成效
我校于2005年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序列,“211工程”二期建设的主要任务包括重点学科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以切实增强学校的综合办学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为实现学校的整体、快速发展奠定基础;“211工程”三期的总体建设目标是让学校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师资队伍、管理水平及办学效益等核心指标方面达到国内一流大学水平,以国家重点学科为主体的若干学科或学科方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建设内容主要包括:西部地区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灾变机理与综合治理等9个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创新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项目、校内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经过四年的建设,我校“211工程”三期所有建设项目顺利通过国家验收。
2004年,我校进入国家“985工程”建设序列。“985工程”二期主要建设了旱区农业与生态修复、畜禽养殖与重大疫病防治和农业有害生物防治与生物源农药创制等3个科技创新平台,2009年通过国家验收;2010年,学校按照《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意见》,依据国家相关规划要求,制定了我校《“985工程”建设总体规划(2010-2020年)》和《“985工程”改革方案》。围绕旱区农业生物资源与逆境生物学研究等13个学科建设项目、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学术领军人物与创新团队建设、自主创新与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和国际交流与合作等五大方面进行建设。2013年底,所有建设项目顺利通过教育部组织的“985工程”(2010-2013年)评审验收。
经过“985工程”、“211工程”的持续建设,学校的学科优势与特色更加明显,整体水平和竞争力持续稳步提升,形成了若干独具特色、具有国际水平的学科方向,在动植物优良品种选育、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旱区农业与节水技术、植物资源保护与综合开发利用、农业经济管理等学科领域形成较大优势,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天然产物化学、旱区农业与节水技术、小麦品种选育等领域取得重大进展,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在国际上具有较大影响。
与合校时相比,我校的国家重点学科(含培育学科)从1个增加到9个,博士授权一级学科从3个增加到16个,博士后流动站从7个增加到13个。自2010年9月开始,有两个学科进入ESI排名世界前1%,截止2014年3月,农业科学按论文数排名从第201位跃居至第77位,即将进入世界排名前1 ‰;植物学与动物学排名从第356位上升到187位,所有学科发表论文排名从2010年的第1570位跃居至984位,学科整体实力进步明显。
学科排名稳中有升
在人才队伍方面,紧密结合学科建设和发展需求,坚持育人为本,积极推进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升。通过“人才强校”战略的实施,汇聚了一批优秀科技人才,队伍结构日趋合理,学历层次明显提高,形成了以中青年为主、老中青结合,朝气蓬勃、富有创新能力的研究团队,学科队伍水平显著提高。
在科技创新方面,围绕国家重大科技需求和区域主导产业发展需要,坚持“顶天立地”,为我国区域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学校承担重大科技项目的能力明显增强,基础研究能力进一步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
在国际合作方面,通过大力实施“以外促内”的国际化战略,积极搭建国际研究平台,进一步加强与国外一流大学的合作与交流,切实将国际化战略贯穿在教学、科研、推广和管理服务的全过程,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
在国家第三轮学科评估中,我校共有15个一级学科参评,学科总体排名稳中有升。生物学、生态学、农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作物学、植物保护、畜牧学、林学等8个学科得分位次进入前20%或前三位;风景园林学、园艺学、农业资源与环境、草学、农林经济管理等5个学科得分位次进入前30%。其中,植物保护、林学和农业工程名列第3,农业资源与环境列第4,园艺学和畜牧学列第5。整体评估结果居国内农业高校前列;与上一轮评估结果相比,5个学科排名进步明显,其中植物保护学由第5上升至第3,林学由第4上升至第3,畜牧学由第8上升至第5,作物学由第9上升至第6,食品科学与工程由第11上升至第10,生物学学科在100所高校参评情况下排名居第16位,位居西部高校首位。总体来看,我校农业工程、植物保护、林学等传统优势学科在当前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了应有的学科地位,生物学、生态学等基础学科展现出较强的发展势头。
再绘学科发展蓝图
为更好适应国家对学科建设的新要求、新思路和新趋势,推动世界一流农业大学建设,学校将2013年确定为学科建设年,全校上下围绕这一主题,通过开展学科专题调研、编制学院学科发展规划、组织重大专题研讨论证、邀请知名专家来校指导等一系列活动,扎实开展各项工作。
学校围绕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重大需求,立足现有基础和优势,瞄准学科发展前沿,进一步凸显旱区农业特色,以学科群建设为重点,构建与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相适应的学科布局体系。经过近一年的时间,反复地进行研讨论证,最终制定出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的决定》,作为指导学校今后学科建设发展的蓝本。
《决定》立足国家和区域发展重大战略需求,以促进干旱半干旱地区可持续发展为总目标,提出以解决食物生产、资源利用及生态保育、区域发展、食品安全等重大科学和技术问题为使命,提出构建“作物生产与病虫害防控、动物生产与疫病防控、农林资源高效利用、环境与生态修复、水工程与农业工程、食品加工与营养安全、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7个学科群,以及“基础理学、信息科学、生物学、人文社会科学”4个基础与支撑学科的布局,形成“7+4”学科布局体系,围绕生命科学、区域发展等领域,探索建设生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西部发展研究院等跨学科研究机构。到2020年,力争2-3 个学科率先成为国际知名国内领先,5-8 个学科成为国内先进,6-8 个学科领域进入ESI排名前1%,学科整体实力达到研究型大学水平,具有持续产生重大科技成果的能力,在保障粮食安全、生态与环境安全、食品安全方面做出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