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焦点

我校第三批大学生村官工作总结汇报会举行

  9月25日下午,我校第三批大学生村主任、社区主任助理工作总结汇报会在北校区秀山活动中心举行,黄祖宁、雷中锋等30多名大学生村官代表先后作汇报发言,杨凌区委副书记任博、我校团委书记刘瑞明等出席会议并讲话。

  2007—2008学年度,我校与杨陵区共同聘任了149名学生担任村主任、社区主任助理,这是我校第三批大学生村官。一年来,这些大学生村官努力工作、不断创新,带领周围同学积极开展以科技支农、农民培训、政策宣讲为主体,以文化下乡、扶贫帮困、义务劳动为辅助的社会实践活动,积极联系学院与助理单位建立院村挂钩帮扶对子,定期开展科技下乡、文艺进村、农村支教活动。在村主任助理的推动下,各学院在杨陵区新建立了8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总计发放科技、教育、卫生等宣传材料8000余份;开展专家报告会、农民现场培训会、农业讲座和咨询30余场;开展经济调查、农村医疗建设调研等40余次,形成优秀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50余篇,解决农村实际问题50余个;开展义务助教课堂600余场,受益学生1300余人,形成义务助教基地20多个;出版宣传板报160余期,协助村委会宣传政策、法制、环境卫生、文化等20多个专向问题,为杨陵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受到了地方干部群众的广泛赞誉和一致好评。在工作中,也存在科技支农力度不够大,与当地政府沟通交流不足等问题。

  校团委书记刘瑞明在讲话中肯定了村主任助理工作,并提出了两点希望:一是做好村主任助理工作新老交接,使好的经验和方法得以推广,让更多的同学能够了解并加入到这项工作中来;二是加大科技支农的工作力度,充分发挥我校的科研和专业优势,多为周边农村做贡献。

  杨陵区区委副书记任博代表杨陵区委对我校团委、区团委及全体村主任、社区主任助理为这项工作做出的努力表示感谢,对我校村主任助理活动表示肯定,并就大学生义务支教、科技支农、文艺下乡等活动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作了深入分析,令在场村主任、社区主任助理们深受启发。

责任编辑:杨耀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