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陕西频道10月28日电(许祖华、李晓春)“不服科技不行”陕西省白水县收水乡五泉村村民赵耿生在有机苹果生产示范园里,望着挂满枝头的硕大苹果高兴地说。这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白水苹果试验示范站专家在白水实施科技示范入户工程,推广学习最新技术成果的一个典型事例。
2005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开始探索政府推动下以大学为依托,基层农技力量为骨干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11月,学校率先在白水建立了苹果试验示范站。
三年来,首席专家赵政阳教授与苹果育种、栽培、病虫害防治、果品加工等各学科20多位专家进站工作。他们围绕制约白水苹果持续健康发展关键技术问题,重点推广了以间伐为主的改形修剪技术、旱地果园肥水调控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同时建立苹果新的栽培制度。
除了面对面指导,还与白水县联合实施了“十百千工程”人才培养计划,为地方培养永久性的高质量人才。2007年,白水县苹果总产值7.2亿元,果农人均收入达3000元。
在推广先进技术的同时,试验站专家们针对生产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立项研究,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针对陕西苹果最佳优生区干旱缺水、土壤肥力不足的问题,试验站通过实施加大果园肥料投入、有机肥和化肥合理搭配、肥水一体化技术等,取得了良好效果。
赵耿生兴奋地说,2006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白水苹果试验示范站专家指导我将原有的果树伐掉了近一半,村里人嘲笑我胡闹。但今年苹果亩产量2300公斤、一亩收入近万元的事实不仅让我,也让乡亲们深刻地体会了“不服科技不行”的道理。
10月28日,在白水召开的苹果产业技术交流座谈会上,与会领导与专家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白水苹果试验示范站近年来在白水县推广的主要技术措施及取得的成效予以了充分肯定。就今后如何在苹果产业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示范推广功能等进行了深入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