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众朋友,您好!欢迎收听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华语台的《中国之窗》节目,下面播出由陕西人民广播电台制作的专题报道《甜蜜的事业》。
岁末时节,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的瓜农张小平忙着盘点一年的收入,他去年种的14亩甜瓜,纯收入达到人民币10万块钱,相比往年,收入提高了1倍。而更让张小平得意的是,去年5月,他家的精品甜瓜坐上飞机,远销北京、上海,在那里,这些甜瓜论个儿卖,每个10块钱人民币,价格是普通甜瓜的5倍多。要在以前,这么好的事情,张小平连想都不敢想。这一切都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阎良区建立了甜瓜试验示范站。
甜瓜是西安市阎良区的农业特色产业,种植面积超过5万亩。早些年,因为品种老化、作务粗放,甜瓜始终没能给当地种植户带来很大经济效益。与此同时,阎良甜瓜销售还出现一个怪现象,那就是,原本5月初才成熟的甜瓜,在4月中旬还是“生瓜蛋子”的时候,就被瓜农摘下来拿到市场上卖,这都是为了能赶上“五一”国际劳动节假期的消费高峰,多挣点钱。早产瓜不仅坑了客商,也砸了阎良甜瓜的牌子。
2006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阎良区建立甜瓜试验示范站,从技术入手,使甜瓜早熟,从而彻底杜绝了阎良早产瓜现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甜瓜试验示范站专家司立征介绍说:
政府禁止生瓜上市,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是没有制止住。我们分析如何针对提早上市,研究一些措施。
司立征说,以前阎良区政府三令五申禁止早产瓜上市,但是效果并不明显。他们针对市场情况和农民心理,研究采取技术措施,通过改变育苗、甜瓜覆盖、施肥等方法,使甜瓜成熟期提前10多天,而且产量高,这就基本杜绝了早产瓜现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甜瓜试验示范站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西安市阎良区人民政府在2006年联合建立的。建立这个示范站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的最先进的实用技术成果及时传递到农民手中,在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中发挥重要作用。二是突破阎良甜瓜产业发展面临的作务粗放的瓶颈。其实除了甜瓜试验示范站,围绕陕西省的农业主导产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还在其它地区建立了苹果、猕猴桃、茶叶、核桃板栗、水产、红枣、蔬菜等多个农业试验示范站,并组建了一支由300名科技专家和1000多名基层农技人员参与的推广队伍。
和以往政府负责不同的是,在示范站,大学成为推广新型农业实用技术的主体,这在中国是一种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具体说来就是“专家+农技推广人员+示范户”。以阎良区的甜瓜示范站为例,10个甜瓜专家联合10个当地农技推广技术员在100个示范村扶持100名重点科技示范户,让科技示范户成为甜瓜种植新技术的孵化器,带动瓜农把先进技术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在这种模式的推动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以最快速度和农民实现对接,示范站也成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专家教授展示科研成果的大舞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甜瓜试验示范站的专家司立征说:
对于大学的科研人员来说,到生产第一线可以提升自己,把学的东西通过这个平台应用出去。
司立征老师说,对于大学的科研人员来说,科研成果通过示范站这个平台可以直接应用到农业生产第一线,另一方面,老师从生产中发现的问题,经过研究可以提升到理论层面,反馈到教学当中。
有了技术成果和人才保障,一些曾经“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甜瓜种植技术被瓜农熟知并且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同时,阎良甜瓜也首次实现了工厂化育苗,规范化、规模化的科学育苗方式解决了阎良甜瓜品种混杂、产品标准化程度低的问题。改良后的瓜苗因为成活率高,品质好,这里每年培育的几十万株甜瓜苗被瓜农订购一空。阎良瓜农张小平说:
我体会最深的是,无土栽培的苗(只)死了2苗,4月19号上市,6块钱一斤。
张小平说,示范站无土栽培的瓜苗成活率高,上市早,每斤甜瓜可以卖6块钱人民币,而自己育的苗成活率只有80%,上市晚,每斤甜瓜只卖3块钱人民币。所以他今年购买的全是示范站培育的甜瓜苗。
目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选育的“早蜜一号”甜瓜是阎良大部分瓜农主要栽培品种,这个品种适合当地的光照、土壤、水肥条件,具有耐储存、耐运输、味道甘甜芬芳、营养丰富的特点。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甜瓜试验示范站,专家针对“早蜜一号”制定了标准化的生产技术规程,规范的栽培技术使阎良甜瓜通过了陕西省农产品检验中心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去年5月,阎良甜瓜远销上海、北京等高端市场,为瓜农创造了42万元的经济效益。阎良农业局农技推广人员张宝剑说:
过去那种品质,根本就不可能进入人家的市场,现在市场准入制的检测非常严格,专家对无公害技术要求标准化非常高。
张宝剑说,阎良甜瓜过去品质差,根本不可能进入到北京、上海等城市的高端消费市场。现在,在示范站专家的帮助下,阎良甜瓜也达到了无公害标准,经济效益自然就提高了。
解决了阎良甜瓜产业的“近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甜瓜试验示范站的专家们下一步考虑的就是,如何让阎良甜瓜符合市场最新的需求,增加甜瓜的附加值,为瓜农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甜瓜试验示范站的专家常宗堂说,一个产业要得到长足发展,眼光就要放得更长远:
再进一步发展,应该是改变设施,要提升产业产值,发展模式还要改变。
常宗堂告诉记者,阎良甜瓜要想提升产值,下一步的发展就是改变设施,进行精品甜瓜栽培。这样栽培出来的甜瓜瓜形标准,大小相当。还可以反季节生产,填补市场空白。同时还要发展富硒甜瓜,这种甜瓜更符合现在人们对健康的要求。
目前,通过这种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各地建立的苹果、猕猴桃、茶叶、核桃板栗、水产、红枣、蔬菜等试验示范站,成为农业科技推广的加速器,实现当地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创造多赢局面。
听众朋友,今天的《中国之窗》节目就播送到这里,是由陕西人民广播电台采编、制作的,感谢您的收听,我们下次节目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