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焦点

【光荣榜】(42)

我校民进支部获民进省委表彰

近日,民进陕西省委会为进一步总结经验、肯定成绩、鼓励先进,激励全省各级组织进一步做好各项工作,为陕西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决定对2022年专项工作取得突出成绩的先进单位和先进集体给予表彰。民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支部荣获“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2022年,民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支部紧紧围绕党和政府中心工作,团结引导广大会员立足本职,发挥优势,积极报送渔业生产、农村土地管理、农村文化建设等领域的建言献策和社情民意,受到省市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并被民进省委会采用,为陕西省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2023年,民进支部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提高政治站位,胸怀“国之大者”,促进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发挥民进优势,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党委统战部 苏燕平 康乐)

我校一项成果入选我国农业污染防治20项成就案例

近日,由农业农村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和中国农学会组织的“农业污染防治成就案例”评选结果揭晓,我校资源环境学院周建斌教授团队的成果“秦岭北麓猕猴桃主产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成功入选。

图片_副本.png

该成果针对陕西秦岭北麓猕猴桃主产区生产中过量施肥问题突出,带来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通过十余年研究,从区域尺度揭示了猕猴桃主产区土壤养分累积特性、去向及效应,提出了防控农业面源污染的关键技术及措施,并持续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技术推广,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研究成果先后在ES&T、AGEE、AWM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等刊物发表,基于项目成果向有关部门提交了“应重视我省猕猴桃产业发展带来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的建议。

这次评选活动面向全国农业资源与环境科研、教学及推广单位,征集自2017年以来在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耕地土壤污染治理修复、农膜回收利用、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秸秆综合利用等农业污染防治领域取得的成果案例,旨在总结全国在农业污染防控工作取得的成就,深入把握其中存在的技术瓶颈,汇聚科技动能加快农业污染防治,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资环学院 赵杰 王时茂)

我校学子第九届西北地区模拟联合国大会表现佳

4月7日至9日,第九届西北地区模拟联合国大会在西安举行,我校模拟联合国协会积极派员参会,取得荣获3个奖项好成绩。

获奖照片_副本.png

本次大会共设置六个分会场,共吸引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的400余名学生代表参加。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场,代表们怀揣探寻世界文化产权保护与传承未来,在风霜利剑、激流涌动的国际大形势下踊跃建言;在“世界卫生组织”会场,代表们就“突发卫生事件中弱势群体的保护与保障”议题进行激烈磋商,为全世界所有弱势群体实现更好的健康提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在“联合国大会第一委员会”的长桌上,《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后续审议和推进有序展开;在“万隆会议”会场,30席国家、地区及政党代表重回风云激荡的1955年,以嘹亮的亚非之声奏响了反抗殖民与民族压迫的号角;在“主新闻中心”,学生代表们作为来自不同国家媒体、持有不同立场的新闻记者,站在第三方的角度撰写新闻稿件,以新闻报道这一“第四权利”用正义与理性点评春秋。

我校模拟联合国协会15名同学组成的代表团参加了本次大会。会上,西农学子在新时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明确立场,胸怀天下,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追求,将习近平外交思想有效融入模联体验之中,活动中厚植远大理想,拓展全球视野,为成长为具有参与全球治理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做出了积极努力。经大会评议,我校代表团获“荣誉代表团”奖项,食品学院洪思蓉同学获得“杰出代表”奖项,生命学院何中舟同学获“最佳会议推动”奖项。

西北地区模拟联合国大会由西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主办,旨在向高校青年宣传联合国理念,普及联合国知识,培养热爱祖国、具有国际视野和参与全球治理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是西北地区学术水平最高、创办时间最长的模拟联合国活动,自2013年以来已经连续举办九届。

我校模拟联合国协会(简称“模联”)成立于2013年,是校团委主管、马克思主义学院指导的学术科技类学生社团,现有社团正式成员约100名,现任社团指导老师为形势与政策系杨玉龙博士。十年来,模联成员坚守模联原则,恪守学术魅力,秉承开拓进取精神,积极提升团队水平,为推广模联、用好模联做出应有之贡献,在参加一年一度的中国大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简称中模)、外交学院模拟联合国大会等重要活动中,获得“优秀组织团队”“最佳代表”“杰出14时27分代表”“最佳文件写作”等奖项,对于提升学生国际视野、厚植学生爱国热情发挥了应有作用。(马克思主义学院 团委  蔡科羽、洪思蓉)

编辑:王学锋

终审:徐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