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焦点

前进,向着民族复兴的美好未来——党的十八大巡礼

  历史长河中,时间的刻度因其记载的重大事件而具有特殊意义。

  11月14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闭幕。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接力中,中华民族迎来了一个关键“时刻”——

  这一“时刻”,旗帜高扬。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成为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这一“时刻”,信心激荡。中国吹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嘹亮号角,凝聚起全国人民奋进的力量。

  这一“时刻”,民族复兴伟业风帆正满,在新的历史起点,再次起航!

  历史方位——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全面审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党的十八大肩负着继往开来的重大历史使命

  世界的目光,不约而同聚焦北京。

  1700多名境外记者报名参加十八大报道,创历史新高。他们从不同的视角审视着这个正在进行的历史时刻。

  英国广播公司的一篇文章这样解读:“世界正越来越多地被中国改变。如果说在过去两个世纪,世界看西方;那么将来会呈现的是,世界看东方。”

  十八大,是中国的“大事件”,也是世界的“大事件”。

  十八大,为当代中国的煌煌史册镌刻下全新的标记。

  ——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起点。

  一个不断解放思想的政党,才能在活力的持续迸发中与时俱进;一个善于总结历史的民族,才会在开辟的道路上走得更为久远。

  三十年前,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历史性命题。

  “从那时起,历次党代会都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主题。”十八大代表、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一编研部主任陈扬勇说。

  三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其思想内涵,旗帜更加鲜艳,道路日益宽广。

  十八大代表、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李景田说,确立科学发展观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十八大理论创新的最大亮点和最突出的理论贡献,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水平。

  ——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起点。

  小康,中国人的千年梦想。

  十八大代表、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朱之鑫说,十八大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目标基础上,与时俱进地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十八大代表、国家电网四川省电力总公司王抒祥说,一个是经济总量指标,一个是人民生活指标,“两个翻一番”充分体现了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的理念。

  从“解决温饱”到“总体小康”,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奔小康的脚步坚定有力。

  ——这是改革攻坚、继往开来的新起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靠改革开放走出来的。

  代表们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加快改革,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深化改革。

  改革要攻坚克难。当前改革进入“深水区”,要啃不少“硬骨头”。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任重道远。

  改革要形成成熟制度: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

  十八大对全面深化改革进行部署,将抒写改革与发展新的一页。

  ——这是进一步走向世界、共谋发展的新起点。

  当今世界,国际金融危机的阴霾尚未散去。全球经济政治格局正发生深刻变化,调整与变革正成为世界的潮流。

  伴随综合国力的上升,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的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同世界的前途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世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视中国。

  然而,全球化进程的复杂性前所罕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既有合作,又有竞争。十八大代表、海南现代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邢诒川说,无论是参与全球竞争还是维护国家利益,来自外部的挑战前所未有。

  在和平发展的舞台上,中国的崛起势不可挡,中国与世界各国合作共赢的步伐更加沉稳坚定。

  把握方位,才能认清前路。

  无论从国内发展形势看,还是从国际环境变化看,中国复兴之路正处于“爬坡”的关键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说,面对风险和挑战,十八大准确把握历史方位,制定正确发展方略,将复兴大业推向新的历史高度。

  我们从历史深处走来——

  91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不懈奋斗;60余年来,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建设;30多年来,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穿过历史的纵深,中华民族正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奔向现代化的关键节点。

  一条新的时代之路已经铺就。

  一部新的历史篇章开始谱写。

  高举旗帜——百年探索留下的历史经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奋斗、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上,写下科学发展的时代启迪

  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党的十八大发出的庄严宣告,表达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

  人民大会堂内,热烈的掌声中,翻卷起一个民族百年记忆的潮水。

  “中华民族向何处去?”

  这个追问,自从被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国门那一刻起,就从未止息。

  直到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在林林总总的主义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并将它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中华民族才见希望之曙光……

  “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十八大报告中的精辟阐述,激起了十八大代表们的共鸣。

  社会主义阶段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1984年,邓小平同志提出这样的论断。

  十八大代表、87岁退伍军人李文祥深有感触地说,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我们也曾走了一段弯路,但是我们党在痛定思痛、总结教训后,带领人民从挫折中奋起,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作出了改变国家前途命运的伟大抉择。

  30多年间,“发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向的光明前途奔行:当年偷偷摸摸分田到户的小岗村村民,今天丰衣足食,住上了花园洋房……

  30多年间,“发展”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诠释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机活力:当年被“崩溃论”所妖魔化的中国形象,被“中国奇迹”“中国震撼”等词汇重新定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表现为中国30多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于上世纪70年代在中国求学的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教授理查德·特拉普尔深有感触地说。

  陈扬勇代表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被历史一次次证明的铁律。

为什么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前无古人”的结合,可以产生如此巨大的生产力?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发起的“革命”,能够一次次夺得胜利?为什么后发的中国,能够续写一个又一个奇迹?

  “十八大给出了明确答案!”十八大代表、海南省委书记罗保铭说:“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从而使我们国家快速发展起来,使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起来。”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研究主任、资深研究员李成说,中国能够取得今天这样了不起的成就,在于选择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治国模式。

  世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越来越趋于客观;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拓展,越来越前程广阔。

  十八大代表、四川省攀枝花市委书记刘成鸣代表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说到底就是党带领人民实现现代化的道路,就是要走科学发展之路。

  十年间,从抗击“非典”到穿越金融风暴,从“种田不交税、上学不交费”到编织世界最大社保网,从“以人为本”到“构建和谐社会”……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指向更加明确,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以及怎样发展的构想日臻完善。科学发展观在“幸福中国”“和谐中国”“美丽中国”的图景中,更加鲜明耀眼。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报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是一个艰苦的过程,需要持续不断地努力。”十八大代表、河南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陈祥恩说,目前,资源和环境约束已成为发展的瓶颈。十八大提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我们必须坚持改革创新不松劲、转型升级不动摇,进一步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说,生态文明超越工业文明,是一种新的社会文明形态。党的十八大后,生态文明建设将会成为科学发展的新抓手。

  从历史的风雨中走来,在时代的潮流中前行,中国共产党更高地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信仰的接力棒传递到我们手上,应该勇于担当历史重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跑好这一棒。”

  一位网民在网上这样留言,与十八大会场内的掌声融汇共鸣。

  明确目标——把握我国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谋划关键时期的发展蓝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民劳亦止,汔可小康。”小康一词出自《诗经》。

  几千年,中国人盼小康、奔小康的梦想从未停止。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再过8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13亿人的中国梦想可期。

  这是中国人的创举,也是人类历史的奇迹。

  从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字之变”,是质的飞跃,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美好时代正在走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代赋予的机遇,我们不能错过——

  中国经济几乎以两位数的高速度增长30多年。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科技实力等历史性突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将助推中国经济增长势头长期持续。

  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我们处于一个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十八大代表、山东省日照市委书记杨军说,过去30多年,中国实现跨越式发展,创造了“中国模式”;面向未来,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创造出一个“中国时代”。

  作为全国百强县之首,江苏昆山今年将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十八大代表、昆山市委书记管爱国代表说,我们不能停步,还要奋斗。既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贡献,也要为下一步实现现代化探路。

  十八大代表、青岛港集团大港分公司装卸二队副队长皮进军是一位农民工。他说,在青岛港,农民工与城市职工、大学生,一张单子拿钱,一个餐厅吃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民工要发挥大作用,生活也会有大改善。

  乘风而行,正好扬帆。

  我们有信心创造新的历史。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改革发展面临考验,我们必须承担——

  8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已进入倒计时的决定性阶段,但未来之路并不平坦:

  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仍显而易见。尽管中国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但人口多、底子薄的基本国情并没有改变。“在世界舞台上,中国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小觑的经济引擎。但是,只要近一点距离观察,你就会发现这个人口最多的国家仍然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美国有线电视新闻国际公司今年的一则评论如是而言。

  自身的不平衡也十分明显。按照2011年数据,东部和西部地区GDP的比值是2.71:1;从城乡居民收入看,去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约2.2万元,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不足7000元。

  十八大代表、清华大学教授胡鞍钢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奔向“共同富裕”的社会。中国地区差异大、发展不平衡。领跑的东部地区要继续再发展,发挥好引领作用;西部地区要奋起直追,努力实现自我超越。

  作为全国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省,“贵州能否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事关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大局”。十八大代表、贵州省委副书记陈敏尔说,关键在于发挥后发优势,按照科学发展观转变贵州发展方式,在赶超中实现更有质量、更有效益、更绿色的发展。

  贵州省提出了“两步走”的战略,即到2016年小康社会实现程度提高到80%以上,达到西部平均水平;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展开的蓝图,我们必须实现——

  新战略高瞻远瞩,新目标催人奋进。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目标下,不仅要国家富强,更要百姓富裕;不仅要追求生态环境之美,更要追求精神文明之美、社会和谐之美。这是十八大提出的新要求。”十八大代表、临沂市委书记张少军说。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这是一幅令人神往的美景:全国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用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城乡就业更加充分,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常住人口全覆盖,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老百姓生活在社会主义中国的幸福感将普遍增强!

  目标就是方向,梦想就在前方。

  凝聚力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团结一致,向着民族复兴的目标进发 

  这是一场伟大的接力,一个政党又完成了一次新老交替,民族复兴的接力棒传到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手中!

  “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十八大吹响了集结的号角。

  这是对时代之变的响亮回应。

  看世情,和平与发展仍是世界潮流,但世界大变革大调整的进程更加复杂,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阴云未散,美国的“财政悬崖”和欧洲的“主权债务”如重重雾霾笼罩全球经济。

  看国情,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更加繁重艰巨,新矛盾、新挑战不断出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仍有许多难题需要破解。

  经历黄金十年的中国,是一个与世界结成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机遇与挑战前所未有。

  时代的变迁,比以往更急切地呼唤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忧患感、使命感和创新意识,召唤着他们以坚韧不拔的意志,与时俱进的智慧和胆识——勇于解放思想,勇于改革创新,勇于攻坚克难。

  连日来,代表们在交流与讨论中凝聚共识,在思考和展望中凝聚力量。

  这种共识,体现在十八大报告高擎的旗帜和指引的道路上,体现在“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里,体现在“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完善的制度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宣示中,体现在“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承诺里。

  “发展的难点就是改革的重点。面向未来开创伟业,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拿出更大的改革勇气和开放力度。”这是代表们的心声。

  十八大代表、深圳市委书记王荣说,深圳将一如既往为中国改革“探路”。深圳将改革体制机制,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为建立起适应经济发展的社会建设创造条件。同时,在党的自身建设方面做出探索。

  探路者岂唯深圳。从黄土高坡丰茂的绿色,到“钢都”鞍山更洁净的冬天;从上海“在开放格局下寻找中国未来文化定位”的东方梦工厂,到武汉斥巨资修复受污染土壤偿还环境旧债……

  改革“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十八大传递的信息与全国亿万人民的期待同声相应。

  为着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党心与民心又一次完成了历史性的凝聚。

  月明三峡曙,潮满二江春。

  一位历史学家把中华文明的大转型时期比喻成“历史三峡”。

  从岁月深处驶来的现代化巨轮,正航行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历史三峡”之中。

  越是接近梦想,越要有闯关夺隘的勇气与智慧。

  “在未来五年为到2020年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进而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这是普天之下龙的传人共同憧憬的美好梦想,也是五千年来华夏儿女代代相传的盛世愿景。

  十八大告诉我们:民族复兴的目标一定要实现,民族复兴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