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至9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化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我校化学与药学院承办的2023年高等学校化学基础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3门课程)教学研讨会于在杨凌召开。大学化学课程教指委主任委员、中山大学校长高松院士,我校副校长韦革宏教授,化学专业教指委副主任委员、大连大学校长孟长功教授及高等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林金安编审先后致辞。
吉林大学宋天佑教授、武汉大学程功臻教授、西北大学唐宗薰教授、吉林大学徐家宁教授、大连理工大学姜文凤教授等国家级教学名师,化学101计划项目指导专家、课程负责人浙江大学彭笑刚教授,化学101计划课程负责人、武汉大学庄林教授、中山大学苏成勇教授、北京大学杨娟教授等,以及各高校化学一流课程负责人、虚拟教研室建设项目负责人、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负责人参加会议,化学与药学院院长王进义主持。
高松院士指出,优化化学学科教育体系要发挥高校特别是“双一流”高校基础研究人才培养主力军作用,要从如何建设高质量化学基础课程体系和一流课程与教材、实验实践类课程教学改革、课程思政建设与教学创新实践,以及虚拟教研室和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等几个方面着手,推动化学学科在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进程中的作用。
孟长功表示,化学学科通识教育已取得明显成果,但本次研讨会主题响应基础课程建设的国家新要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优化化学课程知识体系、教学内容等,以强化化学基础学科带动化学基础课程创新研究,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林金安表示,今后将继续在化学“101计划”中积极发挥作用,配备一流编辑,加大经费投入,提供技术支撑,与化学领域专家和一线教师一起打造出更多高水平的课程和高质量的教材,为我国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强有力的动能。
韦革宏代表学校向与会嘉宾表示欢迎。他说,近年来,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四为”方针,坚持分类培养,不断更新人才培养理念,积极推进有组织的教育教学改革,让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走深落实。希望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聆听与会专家学者的真知灼见,交流各校宝贵经验,推动化学基础课程教学水平提升,为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
本次大会以“推进化学课程建设,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为主题,同时进行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3门课程的3场研讨会,厦门大学朱亚先教授、北京大学裴坚教授、浙江大学彭笑刚教授等29位化学课程教学领域的知名专家聚焦化学课程教学现状与创新重点、精品课程建设等作大会报告。我校杨亚提、王俊儒和余瑞金教授分别作报告,展示我校化学基础课教学创新成果。
据了解,高等学校化学基础课程教学研讨会首次将无机、有机和物理化学3门课程研讨会同时召开,来自全国160余所高校的近400位代表齐聚一堂,就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思路、教材建设以及101计划实施等进行专题研讨,共商如何在新形势下赋能高等学校化学基础课程高质量建设。
编辑:付文婷
终审:徐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