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焦点

2014届十佳毕业生采访(一)

由思考创造行动
——访2014届十佳毕业生吴淼
学生记者 王劲成  张梦卓

  吴淼,男,湖北十堰人,中共预备党员,本科,信息学院10级电子商务专业1班。签约美团公司,年薪16万。

  初次见到吴淼,他的善谈,开朗以及远见卓识打动了我们。他坦言自己当选十佳毕业生,是对大学时光及付出的肯定。

探索追寻人生的方向

  2010年初次踏入大学校园,和很多同龄人一样,吴淼也有对未来的迷茫和不知所措。正如他所言:“大学没有迷茫的阶段就不正常,迷茫其实是对未来一生的积极探求。”

  吴淼本打算上生物工程专业,为此一直做转专业准备。大一学习结束后,经过深思熟虑,他发现生物工程专业并不符合自己的性格和未来发展目标,决定继续留在信息学院。

  大二时,吴淼已经对互联网科学构建了浓厚的兴趣,而此时他也正在思考毕业后究竟是考研还是直接工作?在他看来,考研的真正目的是为了科研并且要求内心摒除浮躁,这与他内心深处的商业梦想背道相驰,所以他坚定了信念——毕业后工作。在择业的环节中,他选择了在美团发展,因为美团作为新兴的企业着眼于城市消费,前景较好而且发展空间大。

  回首吴淼每次的人生选择,都伴随着激烈的思想碰撞和斗争,同样触发了他内心的认真思考。

坚持实现自我的价值

  “你要利用时间充实自己,每天去改变自己。”这样的话从吴淼口中说出一点都不觉得突兀。大学四年中,他多次获得“校级专业一等奖学金” 、“校级三好学生”荣誉称号,也获得过“国家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他不仅在学业方面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也在实践过程中展露了才华。其中包括多次参加义务家教,参加校自主招生系统的搭建和维护工作等。特别是他的“绿色房间”科创项目,最终获得软件著作权。2011-2012年期间,通过兼职和在阿里巴巴买卖交易取得经济独立。他自己也满怀骄傲地告知这几年所坚持做的三件事情:一是三年连续跑步,思考很多问题看清自己;二是每天阅读十篇互联网业界文章;三是坚持上晚自习到十点半。

  他的这些经历也正验证着一句话,坚持创造成功。

独立人格造就卓越人生
——访2014届十佳毕业生朱红艳
学生记者 陈玮烨 张云灿

  朱红艳,女,中共党员,葡萄与葡萄酒工程2010级本科生,2013年10月被保送到浙江大学,师从“863”首席专家何勇教授。

感恩社会 微薄力量传递点滴爱心

  采访一开始,朱红艳就告诉我们,正是因为家庭条件和别人不大一样,才造就了她坚韧的性格以及独立的人格。

  2008年,一场车祸中肇事司机逃逸,朱红艳的父亲离世,母亲也不幸深受重伤,让本贫穷的家庭雪上加霜。为筹集大学入学的学费,在高考后朱红艳去深圳打工近两个月。大学期间的生活费和学费,全部都由她自己做兼职、办辅导班以及申请获取奖各类学金等自力更生方式筹集所得。

  生活的苦难并没有让朱红艳变得冷漠,反而更让她学会了感恩,学会用慈悲的眼睛去看世界。生活总不会一帆风顺,但爱心总能给失落的心灵以坚强的力量。

  2012年,朱红艳作为“WWF秦岭青年使者”参加了以“发展生态路,科技为三农,你我同携手,保护大秦岭”为宗旨的社会公益活动,开展了义务支教、环保宣传及经济状况调研,特色种植养殖业帮扶和农家乐发展指导等科技支农活动。朱红艳多次去校周边的曹堡村、揉谷乡、周李村、太子藏村等义务支教。2013年,她还成为一名田园使者,与辛集村农业合作社建立了合作关系,并多次深入葡萄园中进行扦插、育苗、剪枝、除草、施肥等工作。

  朱红艳说,通过社会实践,让她懂得了更多课本上学不到的道理,和善待人、慈善之心、奉献自我以及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

勇于超越,不懈坚持敢于挑战自我

  朱红艳连续三年专业成绩和综合测评均为全院第一,三年均分92.16,获国家奖学金(三次)、LAFFORT奖学金、专业一等奖学金(四次);获得计算机三级和ESW中级品酒师证书。

  2012年作为项目负责人,朱红艳申请了国家级科技创新项目“不同葡萄品种制汁特性和抗氧化活性研究”,即将结题;2012WWF世界自然基金会秦岭青年使者(全校共选拔出10个团队),所在团队获优秀奖。

  2013年,朱红艳作为学校唯一代表参加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评选,获2012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和新东方自强奖学金。

  对于身边的人和事,朱红艳始终保持谦虚的态度,他说每个人都不一样,都有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

  溪流虽小,不平处也能高声。朱红艳用坚强自信抒写了卓越的大学人生。

食苦品勤 酿人耕心
——访2014届十佳毕业生沙影
学生记者  李润楠 张佳炜

  沙影,女,回族,中共党员,山东菏泽人,她和两个双胞胎弟弟同时就读我校,现为食品学院食安102班毕业生。曾担任食品学院学生会副主席兼女工部部长,现已保送2+2辅导员。

  作为得票数最高的十佳毕业生,沙影的四年大学故事十分丰富,她经常用“被窝是埋葬青春的坟墓”这句话激励自己。大学丰富的经历也让她感悟到了很多道理,并指引她一步步走向成功。

人都要多“折腾”

  “折腾”这个词语,是沙影自己想出来的用来形容自己大学生活的一个词语。“我在大学四年的时间里,参加了各种各样的活动,像学院里举办的三下乡活动,党政机关见习等等我都会去,我还做了一次农高会的志愿者,并被评为优秀志愿者。”说起自己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经历,沙影的脸上总是带着幸福与满足,“有一次我代表团队去了中国海洋大学的水产创新大赛,当时我们组设计的虾壳海藻酥还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在她的眼中,只是读书和娱乐的大学生活是不完美的,“人要多去折腾自己,让自己去尝试各种各样的事情,只有这样才能过得充实有意义。”

  沙影不仅仅参加了各种各样的活动,而且还有自己的小生意。在大学中,她也成功地做过好多笔买卖,她卖过计算器,做过考研机构的代理,也帮忙培训过商业礼仪。这一切的经历,都是她不断“折腾”出来的。

有为才有位

  沙影现在已经成功申请到了农学院的“2+2”辅导员,下个学期就要带领新一届的大一学生在西农的沃土上继续前行了。要做辅导员,是沙影一入学就有的梦想,她经过了一步一步的奋斗,成功当选了食品学院女工部部长,学院学生会副主席,最后完成了她要做辅导员的梦想。

  “人要有作为,才会有成就,我一直以来的不懈努力才取得今天的结果。”当问及她下一个阶段的目标时,她深思之后说:“我下一阶段的任务就是带好新来的大一学生,因为他们刚刚来到学校,很容易就像当初的我们一样会有两极分化。所以我觉得我的任务就是带给他们一种正能量,让他们可以在西农更好地成长。

 

终审:杨耀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