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焦点

【祝福母校·难忘师恩(九)】我爱母校西农

我爱母校西农
李佩成 水利系56届毕业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也就是原西北农学院——长期被简称“西农”。她的80岁生日到了,我由衷地表示祝贺。为什么由衷,因为我十分爱她!为什么爱?一个原因是西农创立于1934年,我也出生在这一年,有幸与母校同龄,所以感到特别的高兴!

  我爱母校,是因我在这里曾做过水神之梦。1944年,我不满十岁的一个夏日,我的一位在西北农学院当工友的表哥领我去西农观光,我们从乾县县城出发,穿行烈日炎炎似火烧的乾县南塬,走七十里路到了西农,在这里看到了当时西北最高的“洋楼”——三号楼;看到了喷珠吐玉的自来水龙头喷水的美妙景致,看到了流水涛涛的渭惠渠和它浇灌的绿油油的庄稼,我简直不理解100丈深的地下怎么会喷出水来?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渠道?跟自己家乡吃水比油难的乾县相比简直到了人间天堂。表哥告诉我,这一切都是我国水利大师李仪祉先生的功劳。我崇敬李仪祉先生,并决心长大了要当李仪祉,也把滔滔的河水引到家乡乾县;也打出自来水井,改变赤野千里的黄土旱塬。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辗转反侧,思绪万千,李仪祉先生来了,他对我说:你娃娃想干水利,我愿教你,但必须向岳母一样,在你背上刺出“精忠水利”四个字,我欣然应诺,正当此时龙王来了,他夺过李先生手中的钢针喊道,对这些思多行少的念书娃,刺字要深,让他终身不忘,刺的我鲜血直流疼痛非常,翻身滚下床来,惊醒原是一梦——这个学水治水的水神之梦陪伴我的一生,鞭策了我的一生!因此,我爱西农。

  我爱母校,是因为我从1952年以第一志愿考入西农上学,1992年离开西农,前前后后在西农工作生活了25个年头,而且是在我精力充沛的青壮年。在西农上学的四年,我接受了著名教授沙玉清、顾乾贞、蒋咏秋、刘祖典教授等一大批水利名家的教导,获得了科学知识。加上辛树帜、康迪、陈吾愚等校领导的栽培和训导,我成长为全校的“三好学生”,并于1956年3月17日宣誓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同年被推荐为留学苏联的人选,虽因体检不合格而落选,但这为1958年又被西安交大推选留学打下了基础!我在西北农学院度过了十分难忘的大学生活,经历了青年的成长和进步!

  我爱母校,还因我1956年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的经历,这为我终身从事科教事业奠定了基础,受到了西农敬业重教、热爱农业、理论联系实际、亲为人友、严为人师等教风熏陶。

  我清楚地记得,在研制黄土辐射井的日子里,为了安全高效,我和我的合作者们整日整夜工作在井场,在大口竖井中爬上爬下,个个都变成了泥人。我们所打的辐射井是利用黄土的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特性研发的“黄土辐射井”。这种井能使出水量比其他井型大8至12倍,从而打破了“黄土层不能形成有效含水层”的固有认识。辐射井打成了,抽出的水像小河一样流向田野。一眼井浇地过百亩,旱塬人从来没见过这么大、这么美的水。乡城里外,男女老少,本省外省,领导群众,参观的人络绎不绝,人们沉浸在欢乐和惊叹之中。当年玉米便获丰收。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给广大农村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生产的发展需要科学技术的推动。此时,我思考的是,如果能研制一种花费千八百元,便可打成浇地二三十亩的“轻型井”,将能适应联产承包责任制新形势下农业生产的需要。要达此目的,必须在造井技术上实现大的突破。

  1979年,一场渍涝灾害在宝鸡峡灌区大面积发生了。我亲眼目睹了墙倒屋塌,家破人亡,群众在风雨泥沼中挣扎的痛苦情景,更加唤起了我的使命感,我下决心研制排灌两用的轻型井。为此,我四处奔走,筹集研究经费;绞尽脑汁,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多年积累的经验,进行构思设计。在王纪科、周建召、赵延风、张大伟等同志配合下,完成了室内试验和理论研究。在咸阳市水利局的支持下,轻型井的现场研试在1985年5月开始了。我吃住在农民家中,经常睡在田间的窝棚,酷暑寒冬,风吹雨打,经过将近一年的水里泥里拼搏,一种井径小、出水量大、施工快、造价低廉的轻型井试验成功了! 单井出水量达20~40立方米/小时,其造价仅为其他井型的1/3~1/8 。1986年12月,轻型井被鉴定为首创。1989年,轻型井获国家发明四等奖。

  1985年,我被任命为西北农业大学副校长,协助校长分管教学、科研、生产与国际合作。我认为这四者是相辅相成的,特别是产学研三结合应当始终贯穿于高等学校的办学之中,应当反映在教师和学生身上。为此,除了抓校内教学外,我发起并促成了在不同地域建立集教学、科研、生产、推广和农民培训于一体的多功能(野外)基地。为办好基地,为学校在乾县等地申购土地千余亩。

  为兴办第一个设在农业院校的、具有直接为农业服务特色的水资源和水土保持等专业多方奔走,在时任水利部部长钱正英同志的直接支持下,水利部跨部划拨了200万元的开办费,翻开了农业部、水利部合作办教育的新篇章。

  早在苏联留学时期,考虑到我国大西北的需要,我就特别关注干旱半干旱地区问题的研究。1980年前后,我发起并参与筹建了我国第一个干旱半干旱研究中心,从1985年起,首任该中心主任六年。发起并作为大会秘书长具体操办召开了第一届国际旱农会议。为了推进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研究,争取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资助,1989年8月,我在北京通宵达旦写成了建议书,呈送农业部和中国对外经贸中心。经过将近三年的不懈努力,终于争取到了项目经费,一个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无偿资助840万美元的旱农项目在西北展开了。

  我爱母校,还因为我在教学科研上取得的一些成就,都是在母校师生员工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取得的。黄土高原综合治理开发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是学校师生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我常常想起当时的党委书记关联芳、校长张岳教授、副书记廉登极、副校长戴益民等领导同志在枣子沟基地植树和指导工作的情景;我常常想起包纪祥教授、韩思明教授以及薛汉文、朱德召、杨桐春等一大批我的同伴翻沟越岭的身影!研发辐射井、发明轻型井的国家奖都是在西农时获得的,也是西农校友们帮助的结果。常常想起现在是教授、当时是研究生的魏晓妹、刘俊民等与我同在周建召工程师驾驶的摩托车上东奔西跑找水打井的情景;想起和安志杰、蔡来虎、张绍华、李华等同乘张永珠同志驾驶的陆地巡洋舰,翻山越岭穿行秦巴山区的情景;想起为兴办农业水土保持等专业一月五次赴京,累极昏倒头破血流被送进医院的情景,想起为办好基地,办好干旱中心、办好古农室与师生员工亲切共事的日日夜夜!

  我爱母校,要爱的太多了!她的淳朴认真、刻苦求实、自强创新、面向未来,胸怀人民、热爱祖国的优良传统一代接一代传承和发展,校友们因此而获益匪浅,也因此而与日俱增地的怀念母校。

  母校是一个团结奋进的群体,是一个不断创造奇迹的群体,合校十五年来她又得到了迅猛发展,成为中国唯一的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支柱,成为蜚声中外的“985”大学。

  我热爱西农,热爱我的母校。我由衷地祝愿母校在推进西部大开发,保证粮食安全,强国富民的伟业中励精图治,再创辉煌。

  作者简介:李佩成,男,1934年12月出生,陕西乾县人。教授、博士生导师。1956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水利系并留校任教,1966年获得苏联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副博士学位。先后在西北农学院、西安交通大学、长安大学等高校工作。曾任西北农业大学副校长。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终审:杨耀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