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焦点

校庆时节话盛会——访第十一届中国林业青年学术年会代表

曾祥谓:为建设美丽中国而努力

  曾祥谓,南京林业大学本科毕业,中国林业科学院生态学博士毕业,现任中国林学会学术部主任、林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因为父亲在林场工作而耳濡目染,曾祥谓大学选择了林业专业,并这个领域一干就是19年。

  9月4日至5日,第十一届中国林业青年学术年会在我校举行,本届年会由中国林学会和我校共同主办,中国林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我校林学院、陕西省林学会承办。曾祥谓作为年会组织委员会的负责人之一,在会议即将结束时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中国林学会与我校联系密切,从2002年第一次来访到现在,曾祥谓已经是第6次到我校了。在他的眼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变化一次比一次大,一次比一次好。学校的建筑物比以前更多了,教学科研实验条件比以前更优越了。林学学科体系完善,森保等学科优势突出,培养出了一批杰出的专家。“校园面貌更美丽了。”赞叹之余,曾祥谓与参会的北京林业大学贾黎明教授欣然在校园里合影留念。曾祥谓认为,合并组建后学校进入国家“985”“211”重点高校建设序列,林学院有机会与其他学院建立交叉学科,发展潜力更大,前景更好。

  曾祥谓表示,本届年会得到了国家林业局、中国林学会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高度重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会议的组织保障方面给与了大力支持。本着节俭办会的原则,年会的筹备、进行得很顺利,得到了与会代表的称赞。本届年会具有5各方面的特点:一是规模大,全国林业科研、教学、生产单位和基层管理部门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汇集杨凌;二是层次高,国家林业局相关负责人、山仑院士以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中国林科院等领导专家参加会议;三是水平高,林业领域的近40余名知名专家到会作特邀报告;四是针对性强,会议主题紧扣林业建设的重点与热点而设置;五是氛围好,参会青年科技工作者与会议报告者相互之间交流讨论热烈。

  曾祥谓说,我国林业青年科技工作者都是奋斗在教学、科研、生产和管理一线的骨干,近年来这支队伍更加壮大,学历水平显著提高,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杰出人才。仅从覆盖全国林业类高校的梁希青年论文奖的评选就可一斑窥豹。该论文奖申报数量逐年大幅增加,第五届论文奖申报者508人,比上届增加了200余人。他说,青年人思想活跃,创新力强,是建设美丽中国的主要力量。他希望广大林业青年科技工作者去除浮躁心理,远离急功近利倾向,潜心做研究,在美丽中国建设的广阔舞台上建功立业。

  值此我校建校80周年暨合校15周年之际,曾祥谓祝愿并相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目标早日实现,为国家培养更多更优秀的林业科技人才。

贾黎明:祝愿西农的未来更美好

  贾黎明,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北京林业大学国家能源非粮生物质原料研发中心副主任,中国林学会造林分会副秘书长。主要从事速生丰产林、风景游憩林和能源林的培育理论和技术研究。1990年北京林业大学本科毕业后,免试攻读北京林业大学硕博连读研究生,主修森林培育方向,先后师从翟明普先生、沈国舫院士。

  贾黎明教授对西农并不陌生,因为科研合作与学术交流曾数次造访,和我校许多专家教授结下深厚友谊。他说,学校地处关中平原,往北是黄土高原,往南是秦岭。既可作暖温带的工作,又可作亚热带工作,具有得天独厚的研究条件。西农大油松、刺槐做得非常好。在“三北”防护林建设方面,围绕黄土高原做了很多工作。此次来校参会,他印象最深刻的是校园面貌发生的巨变。他说,学校整体风貌非常不错,比如南校区一个树种一条路,整体设计策划,体现农林学校文化氛围,同时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实践机会,可以天天看几条路上的树,弄清楚各种乡土树种。校园环境优美、绿化很好很大气。校园面积大,可以形成小树林,实属不易。

  对于本届学术年会,贾黎明教授给与很高评价。他说,山仑院士专门出席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关于生物节水的报告,学术泰斗的讲话开拓了大家的思路。以第一分会场为例,主题美丽中国与森林培育,共有38个科研单位参加, 138名参会人员中包括森林培育界学术顶尖人物,还有大部分的年轻面孔。他赞扬年轻学者在老一代学者的基础上,工作更加深入细致、有创新。如一些青年学者研究铁的尾矿的植被恢复、经济林丰产有机栽培、速生丰产林节水、灌溉水分管理、林业地力衰退、如何最大限度降低核桃霜冻害等实际问题。这是学术界希望看到的景象:既注重SCI论文发表等“高大上”的基础理论研究,又脚踏实地解决生产一线问题,把论文写在田间地头。

  联系到自己择业、从业的经历,贾黎明教授寄语广大林业青年学子,首先要热爱林业,其次一定能够有所成就。他说,林业在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一项崇高的事业,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贾黎明教授称此次来西农和广大专家交流,收获很大。西农围绕青年人才培养引进做了许多工作,科研生活条件非常不错,未来会发挥优势,吸引大批年轻人到这里扎根工作生活。从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八十年风雨砥砺,学校始终坚持农林定位。科教体制改革综合发展,十五年成绩斐然。贾黎明教授祝贺西农八十华诞,祝愿西农的未来更美好。

终审:杨耀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