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恩师的启蒙与教诲
杨胜 42届农业化学系
1937年11月,由于抗日战争我被迫离开了江南故乡,辗转流亡,经镇江、南京、武汉而到达当时的国民政府陪都——重庆,幸亏有中学同学相助,才得以在沙坪坝中央大学旁听学习,暂时结束了流亡生活。
1938年,通过统一考试,我被录取到西北农学院农化系学习。从此,我有幸开始在大西北的黄土高原生活、学习、劳动。1938年至1942年,我在西北农学院学习、生活了4个年头,是黄土高原哺育了我成长,淳朴的乡亲们救我、助我于患难之中。1941年6月,由于日本飞机轰炸母校,我摔伤腰部,养伤的3个月就是在老乡家里度过的。
在西农,我学的是农化专业,特别是土壤学学得不错。当时,由于抗战的原因,西农聚集了虞宏正教授、林镕教授、金树章教授等大批著名学者,他们对我的深深教诲,至今我仍牢记在心。
对于任何一位青年来说,恩师的教诲与启蒙是最难以忘怀的。回忆在西农学习的岁月里,虞宏正教授谆谆教诲和慈父般的关怀,对当时在抗战苦难中的青年学子的爱护与栽培,陪伴着我们走过了那段苦难的历程。虞宏正教授博学多才,为人正直,他热爱祖国,报效祖国,永远值得我们学习。记得他曾对我说过:“一位再有名的教授,如果培养不出有名的好学生,那就很难说是名副其实。”他的这句话,我至今牢记在心。
1950年夏秋之际,我作为北京农业大学西北工作团的一名成员,在队长、土壤学家李连捷教授的带领下,赴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及大河坝地区进行农牧业考察工作。对我来说,为期两个月,行程近万里,经陕甘青三省黄土高原进入青藏高原开展科学考察,这是一次极为难得的学习机会。记得有一天,我们考察队通过柴达木盆地,到达了海拔4500米的黄河源头,并进入到了源头河谷地带。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深深的河谷,茂密的树木林,也正是从这里发源的黄河水滋润了黄土高原,孕育了灿烂的黄土文明。
1958年,我从北京农业大学下放到青海劳动,从北京经郑州进入关中,再经天水、兰州进入青海西宁,终点在青海省藏南自治州卡不卡草地,在帐篷里住了一年,朝夕与牧民们在一起,让我再一次亲身感受黄土高原和大西北的风土人情。
1969年至1972年,北京农业大学搬迁至延安清泉沟。那几年,我与陕北老乡一起在黄土高原上生活、工作、学习和劳动,住的是窑洞,喝的是泉水,吃的是小米、青菜,天天与黄土高原打交道,开荒、种地、放牛、放马……与黄土高原上的劳动人民血肉相连,休戚与共,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但同时也让我深切感受到了黄土高原人民生活的落后。
1980年,我有机会赴杨陵开会,再一次回到了母校,还参观了享誉国内的西农莎能奶山羊种羊群。母校刘荫武教授毕其一生,致力于西农莎能奶山羊的选育研究和陕西省地方种羊的改良技术推广,帮助西部农民致富,发展农村经济,他的这种爱国情怀深深为我所敬仰。
如今,祖国各项事业蓬勃发展,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已经肩负起了时代赋予的重任,愿千千万万的有志青年在母校老师的爱护栽培下,在黄土高原的哺育下,像黄河、长江之水后浪推前浪,奋勇前进。如同我的老师虞宏正教授等人所期望的那样,让母校成为高水平人才辈出的地方。
杨胜(1919—2007),男,江苏无锡人,教授、博士生导师,1942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农业化学系,先后在贵州安顺陆军军区学院、南京中央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任教,长期从事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研究。
编辑:孔亮
终审:杨耀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