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潇然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翻译家,1903年出生于河南偃师,1916年考入河南省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先后赴日本、德国柏林大学留学。1940年初,刘潇然到西北农学院任教授兼经济系主任,1946年任浙江大学农学院教授,1954年调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任研究员,从事研究、培养研究生工作,后经马列编译局聘请专门从事翻译工作,是马克思最早的《资本论》草稿即《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草稿)第一个中文全译本的翻译者。
刘潇然在西农执教期间,正是抗日战争时期,学校教学条件很差,不但没有课本,连讲义也没有,主要是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记。当时学校已数遭日寇轰炸,人员多有伤亡。此后警报一响,校内虽有良好防空系统,但多数师生仍会一拥而出,跑往野外,有时半天甚至一天也就不上课了。但刘潇然的课堂“即令遇上警报拉响,讲授不到一个节段,学生无一离席。老师从容讲授,学生静心听讲,必等老师刹住话题,听完最后一句始走出教室躲避”, 学生刘均爱回忆道。
对待教学,刘潇然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他先后承担“农业金融”“土地经济学”“农业经营学”等课程教学,这三门课程涉及农业再生产活动的各个环节,彼此紧密联系。他的讲授内容广博深厚,探讨问题的方法也颇具特色,正如欧阳国显等学生回忆:“刘潇然先生重视理论阐述,从各个方面加以探讨,力求透彻见底;教学方法上很少分列一二三四,而是按照思维逻辑依次叙述,步步深入。每逢转折点时,顿感别有洞天,引人入胜。”
“土地经济学”是当时国内农经界首例开设课程,刘潇然从土地特性出发,讲到地权、地租、地价、地税,尤其是土地的增值。“只知道人们靠土地来生活,没有土地就活不下去,却从来不知道土地还有这么大的学问,这门课对我影响很大,甚至影响了我一生的学习和事业的方向”,出身农村的学生聂常庆感慨道。
当时,刘潇然一家7口之家仅靠工资生活,“法币”日日贬值,本已艰难度日,又遇1942年河南大灾荒,老家亲戚无以为炊,举家前来投奔。人口陡增,食宿费用难以承受。“十四五口之家就靠父亲一个人的薪金维持,很快就揭不开锅了。家人到处挖野菜、拾干柴”,女儿回忆道。刘潇然也不时亲自参加,勉强糊口。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他博览群书,孜孜不倦,白天上课,晚上埋头著书立说。用5年时间修订补充讲稿,完成50多万字的《土地经济学》。由于印刷困难,几经拖延,1945年由西北农学院农业经济学会印行。该书引证了国内外包括西方发达国家的大量资料数据,深入分析了我国农村实际,理论观点精辟深邃、逻辑严密、行文流畅、引人人胜,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被誉为一部“有相当历史价值的农业经济学专著”,2003年由中国土地协会在刘潇然先生诞辰100周年之际重印此书。
刘潇然还将自己翻译的德国农业经济学家特奥多尔•布林克曼所著的《农业经营经济学》印刷,作为教材供学生学习。目的是“介绍德国的农业经营学到中国”,实现他多年的宿愿。
刘潇然平易近人,对学生和霭可亲,教学之余,刘潇然时常与学生谈学习、谈生活、谈抗战形势,但谈得最多的是中国农村问题,表达其爱国忧民的进步思想。1941年春,刘潇然带班级学生在西安中国银行开展金融业务实习。与学生一同游览碑林,观赏古迹,还请学生在长沙餐馆吃饭,体现了师生之间的深厚情谊。
1947年2月,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国统区爆发严重经济危机。“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学生民主爱国运动席卷全国。西农进步学生紧随全国学运步伐,张贴一批富有战斗精神的壁报,并成功组织了“六二”反饥饿、反迫害大罢课运动。国民党三青团反动势力企图阻止破坏的阴谋未能得逞,于是拿出杀手锏,将同情进步学生的刘潇然推了出来。“六二”罢课后第三天,反动派在学生食堂对面墙上贴了一张大字报,说刘潇然是共产党,借以吓唬同学。刘潇然得知后不惊不慌,坦然自若地说:“当怪不怪,其怪自败。”1946年秋,刘潇然离开西农去了浙大。
刘潇然一生矢志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为追求真理而奋斗,是理论战线的忠诚战士,无产阶级的优秀知识分子。正如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校长、挚友马寅初先生所赞誉“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编辑:张晴
终审:徐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