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焦点

【学党史 践初心】(4)卢宗凡:“想着为人民做点事,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这片广袤的土地已经被水流剥蚀得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四分五裂,像老年人的一张粗糙的脸……”《平凡的世界》中这样描述陕北黄土高原。

对近些年来过延安的人来说,千沟万壑、黄土漫天的印象已被彻底颠覆,曾经的荒山秃岭变成了现在的片片青山。但也许人们并不清楚投身水土保持科学研究的科研人员为此付出了多少艰辛和努力。

今年86岁的卢宗凡研究员,就是这支科研队伍中的一员。他长期致力于水土保持和农业科学研究,至今仍坚持开展黄土高原农业发展战略研究和科技咨询工作,孜孜不倦地践行着一名老共产党员的初心与坚守。

窑洞里的初心

1953年,18岁的卢宗凡考入西北农学院农学系。1957年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水土保持研究所(现中科院水利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1974年,曾参加由竺可桢副院长任队长的“黄河中游水土保持综合考察”的卢宗凡来到陕北安塞茶坊基点。

茶坊位于黄土高原腹地的延安市安塞县,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区和生态治理的核心区域之一,对于开展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科学研究和试验示范具有典型代表性。由于广种薄收、乱垦滥伐,致使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粮食产量极低,人民生活贫困。

火车转汽车再转拖拉机或徒步,辗转4到6天才能从杨凌到基点。没有水,就到后山去挑;没有电,就点煤油灯;没有电话,就到县上去。五六个人同住在借用的窑洞中,翻身则需要统一行动。这是早年卢宗凡在基点的真实写照。

虽然条件极其艰苦,但严重的水土流失和老区人民贫困的生活现状,使卢宗凡产生了用所学知识为这一地区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

和老区人民心连心

70年代,茶坊的平均亩产只有25公斤,村民们生活面临困难。卢宗凡在和村民们一起劳动和生产的过程中,深深体会到要改善他们的生活,就必须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单产。

卢宗凡和二十余位科技人员一起,通过田间试验,结合访问调研后发现,影响单产的主要原因是,品种老化,播期不适宜,少深翻、少施肥或不深翻,留苗过稀,管理粗放。

为了提高单产,卢宗凡和同事们对“症”开良方。积极引进小麦、玉米、谷子等新品种并调整播种期进行深翻,还适当密植并加强田间管理等,当地粮食产量不断提升。

经过几年的工作,卢宗凡进一步认识到,要想彻底改善老区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就必须切实做好水土保持工作。而要做好这项工作就必须有大田试验。因此,他们在茶坊进行了山地、川地试验场的建设。

在这个过程当中,卢宗凡提出、发展并完善了水土保持耕作体系,即,川平地:垄沟种植;25-30°坡耕地:草灌带状间轮作;大于30°的坡耕地:草灌带状间作。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1981年,为了解决农业生产和水土保持的问题,卢宗凡和同事们希望在纸坊沟找几户社员,进行专门的退耕还林草的“生态户”试验。

面对村民的不理解,卢宗凡挨家挨户做工作,并承诺若是造成损失,他们来负责。

为了确保试验顺利进行,基点和5名社员订立了合同。卢宗凡带领科技人员为“生态户”提供农业技术推广。一年后,这5户“生态户”耕地面积由244亩减少到194.5亩,但粮食总产量却由原来的21106斤增加到31636斤。

经过三年“生态户”试验,卢宗凡进一步扩大了试验规模,从1985年起,他们以村代户,建立“生态村”,逐步形成了纸坊沟生态治理与农业发展模式,使村民们看到植被、环境、气候在退耕后产生的巨变,相信了退耕还林的好处。

卢宗凡和他领导的课题组经过20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提出了“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理论,创建了 “纸坊沟流域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实体样板”,为革命老区人民脱贫致富开辟了新途径。

经过长期治理,纸坊沟实现了森林覆盖率60.4%的转变,人均纯收入从1973年的50元增长到2018年的7000元,生态与经济的“体格”和“体质”越来越好。

“这些年您遇到过不少的挫折,有没有想过放弃?”面对提问,卢宗凡说:“人这一生最不能说得就是放弃,放弃何其容易。只有坚持,方得始终。所有能解决的困难都不叫困难,所有能吃得下的苦都不叫苦。想着为人民做点事,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卢宗凡 _副本.jpg

卢宗凡,陕西西安人, 1935年3月出生,1957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农学系,同年分配到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安塞水土保持综合试验站首任站长,1984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6年退休。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二)、二等奖(排名第一)、三等奖(排名第一),第四届“全国十大扶贫状元”,全国先进工作者,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


编辑:王学锋

终审:徐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