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学校科技推广处、渭南市科技局组织渭南市农业、果业、畜牧、财政等部门,对我校白水苹果、合阳葡萄、富平现代农业、蒲城酥梨等4个试验示范站(基地)承担的4个渭南市校地合作专题项目进行了现场检查评估,检查组认为项目进展顺利,全面完成了各项任务,取得了良好成效,2016年将给予继续立项支持。
检查组现场检查
白水苹果试验示范站“优质苹果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项目围绕渭南现代果业产业发展需求,以自主选育的瑞阳、瑞雪等新品种及探索建立的“旱地矮化苹果高效栽培模式”为抓手,在白水、澄城、蒲城、富平等地建立瑞阳、瑞雪新品种示范园600余亩,建立矮砧集约栽培示范园5000亩;依托研发的果园间伐改型、高效授粉、绿色有机苹果生产等技术,建立老果园改造示范园5000亩,使白水及渭南老果园改造技术推广应用水平处于全省前列。
合阳葡萄试验站“优质葡萄新品种引进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除引进爱格丽等4个新品种外,在合阳县斜池镇南沟村示范推广了“爬地龙栽培新模式”和“鲜食葡萄冷棚栽培技术”。由于这两项技术符合渭北葡萄栽培实际,简便实用、省工省力,节本增效效果明显,深受葡萄种植户的欢迎,已开始在当地大面推广应用。
项目建立的高标准示范园
富平现代农业试验示范站实施“柿饼安全生产”和“奶山羊适度规模标准化养殖”两个子课题。柿饼子课题试制的智能控制柿饼安全生产设施,解决了柿饼生产过程中受环境污染、霉菌腐败、二氧化硫残留、天气影响等问题,提高了柿饼生产效率和产品安全卫生质量,并在阳洋和农乐等柿子合作社进行了应用。“奶山羊标准化规模化养殖”课题对富平奶山羊产业状况进行了调查,确定了不同规模下的生态循环养殖模式培育,推广了高床羊舍、机械清粪、TMR饲喂等关键技术,引进牧草新品种10多个,开展高产优质饲料作物轮作生产模式的研究与示范,科技示范户每只羊的年均纯收入达到每只2000元。
“梨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围绕提升蒲城酥梨品种的土壤肥力这一关键因素,在渭南开展梨园施肥调查以及土壤和叶片养分测定分析,为梨园平衡施肥提供了可行性方案。学校专家对蒲城县龙旺镇望溪村7组刘永民14.5亩梨园,从花期冻害防治、花果管理、生物有机肥施用、病虫害综合防控等方面全程指导,2015年在花期连阴雨下平均亩产5000公斤,有效克服了酥梨花期阴雨及冻害座果率底等问题,建成了酥梨科学生产样板园,全年接待参观群众1400余人。
针对产业发展需要校地双方共同研讨立项,项目执行中学校驻站专家与地方农技力量共同组成工作团队,校地双方联合进行项目执行进度检查和考核评估,这种以科技项目形式落实地方共建经费的做法,是对学校试验示范站建设工作的创新性尝试。从渭南市项目实施效果看,这种方式具有与产业需求结合紧密,责任目标明确,落地推进迅速,便于考核管理等优点,地方主管部门满意,有利于构建校地合作的长效机制。
编辑:王学锋
终审:薛建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