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焦点

学习《党委会的工作方法》 推动学校事业持续发展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专题党课讲稿

2016年6月16日 李兴旺

同志们:

  按照中央要求,高校党委书记要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带头讲党课。今天,我以毛泽东同志《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为索引,与大家分享交流我的一些学习体会、工作经验和工作方法,供大家参考。

  今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4月1日,我校召开2016年党建工作会议,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作为今年党建工作的龙头任务,要求各基层党委和党员立即行动起来,确保取得切实成效。到今天,两个多月过去了,通过到基层调研走访和阅读“两学一做”新闻专栏,我了解到各基层党委和党员按照中央和学校党委统一部署,落实责任、以学促做,学习教育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在此,我对大家的工作表示肯定,并希望同志们继续努力,进一步抓紧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同时,今年2月,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加强党委(党组)领导班子建设的通知》。《通知》指出,各级党委(党组)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重温这篇著作提出明确要求。各级党委(党组)要充分认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的深刻意义,把《党委会的工作方法》纳入“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重要内容,在学习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和领导艺术、学习掌握其中蕴含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上下功夫,真正把握《党委会的工作方法》的基本思想,提高领导能力和水平。

  下面,我就谈下学习《党委会的工作方法》的几点体会,主要讲四个问题:

  一、学习《党委会的工作方法》的重要意义(为什么学)

  《党委会的工作方法》是毛泽东在1949年3月召开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所作总结的一部分,1960年收入《毛泽东选集》第4卷。这篇重要文献成文至今历经67载,历久弥新,那么,新形势下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就学习毛泽东同志《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作出重要批示呢?学习这一经典文献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我想,准确回答这两个问题,首先需要回顾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召开的背景。

  我们知道,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是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取得全国胜利前夕召开的一次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会议,会议首次提出加强党的建设,提出“两个务必”的重要命题,即“务必使同志们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党的建设是一个伟大工程”。此时,党的军事斗争将取得最后胜利,党的政治地位将实现历史方位的伟大转变,即从领导全国人民夺取政权的党,变成执掌政权的执政党;从战争环境下领导革命斗争的党,变成和平环境下领导经济建设的党。正是因为这样的转变,党的工作重心将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党必须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党面临的中心工作,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要完成的主要任务等都将发生变化。

  党的历史方位的伟大转变,党的事业发展对党的领导能力和领导水平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这既是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召开的背景,也是毛泽东同志《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一文的背景。党委会是党的各级委员会的简称,具体来讲,指中国共产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和基层委员会。党章规定,党的地方各级领导机关是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和它们所产生的委员会。党委会是党的领导机关。党委会的领导能力和领导水平反映党的领导的能力和水平。

  重视抓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学习,这恰恰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一条成功经验。在每一个重大转折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党总是号召全党同志加强学习;而每次这样的学习热潮,都能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实现大发展大进步。改革开放伊始,党中央就强调,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一场深刻的伟大的革命。在这场伟大的革命中,我们是在不断地解决新的矛盾中前进的。因此,全党同志一定要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同过去相比,我们今天学习的任务不是轻了,而是更重了。这是由我们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决定的。

  温故知新。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十三五”已经开局起步,我们党将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征程上奋勇前进,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将取得最终的胜利。同时,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法治国家建设进入新的征程,从严治党进入关键阶段,“发展起来后”与“欠发展”的各种问题交织叠加,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各种挑战不断凸显。“时”和“势”总体有利,“艰”和“险”正在增多。党的责任更大、担子更重,形势的发展,事业的开拓,人民的期待,都对党的领导水平和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对党委会的领导水平和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具体来讲,学习《党委会的工作方法》有四方面重要意义:

  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必然要求;二是提高党的“关键少数”领导能力的需要;三是严明党规党纪,全面从严治党的需要;四是加强党委(党组)领导班子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切实提高贯彻民主集中制的自觉性,更好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的需要。

  明确了学习这篇文献的意义之后,接下来就是学什么的问题。

  二、把握《党委会的工作方法》的主要内容(学什么)

  《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包括十二个部分,共计2700余字,字数不多、篇幅不大。我采取的是逐段逐句通读全文的学习方式,阅读思考,以学促思。

  (一)党委书记要善于当“班长”。从人数上来讲,党的委员会有一二十个人,像军队的一个班,书记就好比是“班长”,这句话很简洁生动地说明了党委书记在党的委员会中的地位和职责。要把这个班带好,确实不容易。书记要想当好“班长”,就应该很好地学习和研究。

  我理解,第一条对党委书记提出的要求是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学才能上进。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同时,学习本身也是每一个党员必须履行的义务。党章规定,党员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法律和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学习应该成为党员的一种生活方式。

  (二)把问题摆到桌面上来。这一条就不仅仅是对党委书记的要求了,而是“不仅‘班长’要这样做,委员也要这样做”。不要在背后议论,有了问题就开会,摆到桌面上来讨论,规定它几条,问题就解决了。要求“班长”和委员相互谅解,相互支持。前面我们讲了,党委会是党的领导机关,是要做出决策的。但是,如果“有了问题而不摆到桌面上来,就会长期不得解决,甚至一拖几年”。 这一条针对的是党委会决策效率问题。
党委应是“大权独揽,小权分散。党委决定,各方去办”,是民主集中制的贯彻和体现。党委书记是“班长”,不是“家长”,委员是“班长”领导下的党委会的成员,相互之间需要谅解、支援和友谊,需要友好团结。在这个意义上理解,把问题摆到桌面上来,也是对党委会工作程序的一种规范,可以归为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方面的要求。

  (三)“互通情报”。“班长”和委员,委员和委员都是一个“班”的,因此,大家要把彼此知道的情况相互通知,相互交流,这对于取得共同的语言是很重要的,目的是取得共识,解决问题。在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根本态度和立场方面取得共识,需要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牢牢掌握马克思主义这一看家本领;在某些具体问题方面取得共识,需要加强业务学习、需要调查研究,了解实际情况。其实,这一条也是针对党委会的决策效率问题。

  (四)不懂得和不了解的东西要问下级,不要轻易表示赞成或反对。文件起草出来了,如果其中还有些问题没有弄清楚,需要先征求下级的意见,暂时不发。先请教,把问题弄清楚了再下命令,这不会影响自己的威信,而只会增加自己的威信。我们做出的决定包括了下面干部提出的正确意见,他们当然会拥护。这一条针对的是党委会的决策方法问题。

  “要善于倾听下面干部的意见。先做学生,然后再做先生;先向下面干部请教,然后再下命令。”这一内容要求党委会在领导方法上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1943年6月,毛泽东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中指出,“我们共产党人无论进行何项工作,有两个方法是必须采用的,一是一般和个别相结合,二是领导和群众相结合。”“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这是毛泽东比较早地倡导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领导方法。

  (五)学会“弹钢琴”。党委在工作中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管的方面很多,党委既要抓中心工作,又要围绕中心工作而同时开展其他方面的工作。因此,毛泽东把党委的工作比喻为“弹钢琴”,十个指头都要动,不能有的动,有的不动。但是,十个指头同时都按下去,那也不成调子。这就是唯物辩证法所讲的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同时,不忽视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在这里毛泽东强调,“凡是有问题的地方都要点一下”。

  此外,第五条最后一句话我们要特别注意,党委的同志必须学好“弹钢琴”。这里,用的是“学好”,不是学会。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是党内的“关键少数”。也就是说,党委同志需要具备更高水平的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

  学会“弹钢琴”不仅是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的要求,而是提升到了领导艺术的层次。弹钢琴本身就是一种艺术活动,好的钢琴家弹出乐曲和谐美妙,对听者而言是一种享受;差的弹奏者弹出的曲子很难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体验,甚至可能是一种噪音。古语说,“观千剑而识器,操千曲而晓音”。弹钢琴可以通过反复练习提高水平,同理,领导能力和水平也可以通过学习不断提高。

  (六)要“抓紧”。落实工作一定要抓,党委会对主要工作不但一定要“抓”,而且一定要“抓紧”。什么东西只有抓得很紧,毫不放松,才能抓住。抓而不紧,等于不抓。薄一波回忆,毛泽东“看准的事情,一旦下决心要抓,就抓得很紧很紧,一抓到底,从不虎头蛇尾,从不走过场。”

  “要抓紧”,很大程度上是要求党委的主要负责同志抓工作,不抓的话,再好的政策都会落空。这是一种积极作为的工作作风,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我们平时熟悉的对主要工作的中期检查、突击巡视、年终汇报等都是“抓”落实的表现。

  习近平总书记特别重视抓落实,并且是一以贯之的。大家如果阅读过《之江新语》一书,就知道,2004年11月29日习近平写的短论“落实才能出成绩”。文章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正确的战略需要正确的战术来落实和执行”,落实才能出成绩,执行才能见成效。做任何一项工作,我们不能浅尝辄止、虎头蛇尾,而要真抓实干,善作善成。抓而不成,不如不抓。必须求真务实,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一年抓成效,不断积小胜为大胜。

  (七)胸中有“数”。我们发现这里的“数”用双引号引起来了,对此,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方面,这个“数”是具体的数量关系,对工作中的情况和问题一定要注意到它们的数量关系,要有基本的数量分析。因为,任何质量都表现为一定的数量,没有数量也就没有质量。不懂得注意决定事物质量的数量界限,结果可能就是犯错误。另一方面,“胸中有数”也可以理解为对工作环境、工作任务、工作对象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具备全局思维,帮助我们做出正确的决策。这条解决的是党委会决策能力问题,具体要求是提高系统思维能力,认识和处理问题必须从事物的整体出发,既要弄清楚系统是由哪些不可或缺的部分组成,数量关系怎样,而且要弄清楚各个组成部分之前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真正做到胸中有“数”。

  (八)“安民告示”。“安民告示”一语,出自清代金念劬的《避兵十日记》:“嘱两县速出安民告示,谕令店铺照常开张。”意思是,官府在新官上任或社会变乱后,为安定民心所发布的文告。毛泽东在这里使用“安民告示”,意思是在开会之前,把要商量的或要办的事情预先通知大家。这样可以让大家提前有个准备和思考,对所要商量的和要办的事情有一个预期或者目标。然后,等到开会的时候,大家就可以有的放矢地讨论和协商,提高效率,也有利于达成共识。

  (九)“精兵简政”。读过《毛泽东选集》的同志应该都记得,《毛选》第3卷《为人民服务》中有关于“精兵简政”的论述。文章是这样写的:“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从广义上来讲,我们今天开会也是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目的是让我们的队伍兴旺起来,让我们的事业发展起来。

  在《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中,毛泽东借用“精兵简政“谈会风、文风问题。前面我们讲的第二条要求是“要把问题摆到桌面上来”,有了问题就要开会,精兵简政是要求开会、讲话和写决议案要简明扼要,会也不要开得太长。要开短会、讲短话。学风与作风、文风紧密相连,都是党风的体现。学风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毛泽东认为是“第一个重要的问题”。

  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2010年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班仪式上也讲到文风问题。他指出,当前,在一些党政机关文件、一些领导干部讲话、一些理论文章中,文风上存在的问题仍然很突出,主要表现为长、空、假。各级领导干部要把改进文风作为一项工作要求,带头讲短话、讲实话、讲新话,通过自己以身作则带出好文风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作风建设、学风建设,三年多以来,全党对改进作风、端正学风形成了共识,在许多方面呈现了新的气象。

  (十)注意团结那些和自己意见不同的同志一起工作。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说,“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党章第三十三条规定,“党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选拔干部,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既然都是“五湖四海”,就有可能产生不同意见。对于党委来讲,要求我们不仅要善于团结和自己意见相同的同志,而且要善于团结和自己意见不同的同志,只有这样才能完成共同的革命目标,完成共同的工作任务;对于全党来讲,就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的巨大优势。

  (十一)力戒骄傲。这对领导者是一个原则问题,也是保持团结的一个重要条件。领导者往往都是在工作中有了很大成绩的人,越是这样越是不能骄傲。要保持谦虚谨慎和不骄不躁的作风,禁止给党的领导者祝寿,制止歌功颂德现象。力戒骄傲有利于党的团结,有利于提高党的战斗力。

  毛泽东提出这条要求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我在第一个问题中讲到,1949年3月的形势是全国革命即将取得最终的胜利,很多人都是革命的功臣,也都将成为开国元勋,如果因为有功劳都骄傲自满了,一个不服一个,那么首先破坏的是团结,最终影响的是党和人民的事业。

  (十二)划清两种界限。我们看问题一定不要忘记划清两种界限:革命和反革命的界限,成绩和缺点的界限。记着这两条界限,事情就好办,否则就会把问题的性质弄混淆了。这是要求对每一个人和每一件事都采取分析研究的态度,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方法论的运用。在一对矛盾中,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居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是处于被支配地位,起次要作用的方面。事物的性质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认清事物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分清主流和支流,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认识矛盾的性质,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以上是毛泽东在《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中提出的十二个方法,是对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所作的具体化系统化论述,是指导加强党委领导班子建设、提升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纲领性文献。

  任何一项工作都需要方法,特别是领导工作“不仅要决定方针政策,还要制定正确的工作方法。有了正确的方针政策,如果在工作方法上疏忽了,还是要发生问题。”面对艰巨的任务,面对复杂的情况,面对新的问题,如果没有正确的方法,就会一筹莫展,不知所措。以上内容是我逐条学习《党委会的工作方法》的体会。但是,我们学习重要文献,在原原本本研读经典,逐句读段学习的基础上,还要立足全文,掌握其基本思想和核心要义。

  所以,第三个问题我想谈下《党委会的工作方法》的核心要义。

  三、领会《党委会的工作方法》的核心要义

  根据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的《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加强党委(党组)领导班子建设的通知》,结合对《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主要内容的把握,我们可以从两方面领会《党委会的工作方法》的核心要义。

  1.掌握《党委会的工作方法》科学的工作方法和领导艺术。

  工作方法是领导方法的具体表现。领导方法是指在领导主体的活动中,为实现一定的目标所运用的各种手段、办法和程序的总和。它是领导主体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具体运用,是领导者履行职责的行为方式。早在1934年,毛泽东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中就指出,“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可见领导方法的重要性。

  领导方法分为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两大类。毛泽东《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体现出的思想方法是坚持用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具体有实事求是的方法、群众路线的方法和矛盾分析的方法。工作方法有:调查研究、发扬民主、分工合作等。把问题摆到桌面上来、学会“弹钢琴”、胸中有“数”、互通情况、注意团结那些和自己意见不同的同志一道工作等等,都是其科学工作方法的展开。

  而所谓领导艺术,是指领导者在长期的领导工作和实践中总结概括出来的、对一切领导者都普遍适用的高超的领导技巧。领导艺术通过领导方法来展现,是领导方法的熟练运用。领导艺术的基础是领导经验,是对领导经验的升华。《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中的领导艺术集中体现在善于随机应变、因势利导,灵活地进行领导活动,例如“学会弹钢琴”、“先当学生、再做先生”等。

  习近平同志同样非常强调讲究领导艺术。他指出,一个高明的领导,讲究领导艺术,知关节,得要领,把握规律,掌握节奏,举重若轻。我们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努力学习,加强实践,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能力。

  2.掌握《党委会的工作方法》蕴含的政治规矩和政治纪律。

  概括地讲,《党委会的工作方法》所蕴含的政治规矩和政治纪律就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党是根据自己的纲领和章程,按照民主集中制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党的组织制度的核心内容。毛泽东明确指出过:“党委制是保证集体领导、防止个人包办的党的重要制度。”“只要是大事,就得集体讨论,认真地听取不同的意见,认真地对于复杂的情况和不同的意见加以分析。要想到事情的几种可能性,估计情况的几个方面,好的和坏的,顺利的和困难的,可能办到的和不可能办到的。尽可能地慎重一些,周到一些。如果不是这样,就是一人称霸。这样的第一书记,应当叫作霸王,不是民主集中制的‘班长’。”民主是集中指导下的民主,集中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党委书记要善于当“班长”,书记和委员之间的关系是少数服从多数。党委会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

  把问题摆到桌面上来。凡属重大问题都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禁止给党的领导者祝寿,制止歌功颂德现象。党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要保证党的领导人的活动处于党和人民的监督之下,同时维护一切代表党和人民利益的领导人的威信。可以说,毛泽东在《党委会的工作方法》所讲的十二条方法都是围绕坚持民主集中制展开的,确实值得我们认真研读,全面把握,吃透精神。

  前面三个问题主要与大家交流了学习《党委会的工作方法》的重大意义、基本内容和核心要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也要求我们坚持问题导向,带着具体问题学,针对具体问题改,把解决问题贯穿于学习教育全过程。

  那么,第四个问题也是最后一个问题,我就谈下如何将学习所得与我校实际工作相结合,学以致用、推动学校事业发展。

  四、学以致用、推动学校事业持续发展

  今天是6月16日,我来校工作已经6个多月。我在这段时间里,一方面是抓紧学习,尽快熟悉业务;另一方面是到各院系部所、直属单位、机关处室调研,向大家学习,了解学校的情况。通过实地调研走访、深入基层,与各单位班子成员和师生代表座谈等交流方式,我切实感受到全校师生爱校敬业的价值追求,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我倍感欣喜、倍受鼓舞。我对学校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坚信学校一定会再创辉煌!!

  现在,我是咱们这个队伍中的一员,早就想找机会与同志们推心置腹地谈谈,共同商讨一下如何使我们学校更好更快发展,如何使我们共同的事业不断进步。

  今天对我来说就是一个宝贵的机会,我想谈以下三个问题:

  (一)二次创业,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必须加强学习,提升能力。

  在今年年初召开的2016年学校工作会议上,结合学校发展历史和外部环境,我提出“二次创业,奠基百年”。二次创业,机遇与挑战并存。学校坚持围绕国家和区域性重大战略需求,积极开展面向农业生产实际的应用基础性和应用性研究,始终紧扣“三农”发展主题,坚持走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道路,已从以农为主的单科性大学发展为目前以农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在我国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征程中必将占有一席之地。

  同时,国家“2011计划”和“双一流”方案实施以后,原有“985工程”和“211工程”这一平台的含金量和政策红利势必衰减,以内涵和质量为主题的新一轮高校间竞争在所难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洗牌”在所难免。学校经历前期跨越式发展后,现在面临“思想不新”、“人才不足”、“学科不强”和“体制不活”等突出问题,开始出现后劲不足和“瓶颈”制约。

  在近期走访调研中,一些管理干部和师生反映学校“一刀切”政策过多、职员上升通道不畅、考核评价机制不合理、职称晋升政策有待完善等问题正是上述问题的反映,是学校成长中的“烦恼”。所以,我们必须理性面对问题,下决心解决问题,只有把问题解决了,我们的事业才会进步,才会再上一个更高台阶。

  那么,我们的干部队伍是不是具备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呢?

  从总体上看,我们干部队伍的能力与当前学校事业发展的要求相比,有适应的一面,也有不适应的一面。但是随着形势和任务不断发展,我们适应的一面正在下降,不适应的一面正在上升。如果不抓紧增强本领,久而久之,恐怕我们就难以胜任学校二次创业、奠基百年,实现建成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目标任务。

  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学习,提升能力。特别是我们的领导干部要自觉加强学习。在全党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大家形成了共识,即基础在学,关键在做。领导干部加强学习,根本目的是增强工作本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如果不学习,不及时学习,由于不懂规律、不懂门道、缺乏知识、缺乏本领,还是习惯于用老思路老套路来应对,蛮干盲干,结果是虽然做了工作,有时做得还很辛苦,但不是不对路子,就是事与愿违,甚至是好心办了坏事。

  思维有方式,学习有方法。胡锦涛强调,加强学习,一定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要求来进行,一定要紧密联系认识和解决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来进行,一定要紧密联系自身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改造来进行,一定要紧密联系更好地为广大人民谋利益来进行。这样才能学得生动、学得深入、学得有成效。对于我们在座各位而言,加强学习,一定要围绕学校二次创业、奠基百年的目标,一定要紧密联系学校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来进行,一定要紧密联系更好地为广大师生服务来进行。这样才能学有所得,得而能用,用而生巧。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习近平指出,领导干部学习,要正确把握学习的方向。忽视了马克思主义所指引的方向,学习就容易陷入盲目状态甚至误入歧途,就容易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中无所适从,就难以抵御各种错误思潮。没有正确方向,不仅学不到有益的知识,还很容易被一些天花乱坠、脱离实际甚至荒唐可笑、极其错误的东西所迷惑、所俘虏。有了正确的学习方向之后,具体学习内容就可以依据岗位职责和工作需要来确定。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就学什么;边学习,边提升,这样,我们的学习更有乐趣,工作更有成绩。当然,对于干部而言,学习是基础,创新方法,提升领导能力和水平是目的。这是我要谈的第二个问题。

  (二)创新工作方法,切实提高领导能力和水平。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活力源泉。如果因循守旧,停滞不前,我们就会落伍。新形势下,我们要着力解决制约学校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着力解决广大师生共同关心的问题,必须要创新工作方式,切实提高领导能力和水平。

  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的过程。在人类社会,这一个过程就是推陈出新、破旧立新的创新过程。创新工作方法,首先要求思维方式的创新。习近平同志指出,创新思维能力,就是破除迷信、超越过时的陈规,善于因时制宜、知难而进、开拓创新的能力。创新思维包括联想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思维、超前思维等。而人的行动总是受思想支配,领导干部的活动实质上是思维活动。领导水平的高低取决于领导者的思维能力。因此,做一个合格的领导干部,必须掌握思维艺术,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领导能力和水平。

  (三)狠抓工作落实,抓紧抓实,抓一件、成一件。

  毛泽东《党委会的工作方法》第六条强调,要“抓紧”。党委对主要工作不但一定要抓,而且一定要“抓紧”。我认为不仅对于党委书记如此要求,对一般领导干部也同样适用。今年开学初,经学校党委常委会审定,学校2016年工作要点就已经印发,并且在2016年学校工作会议上其信校长的讲话中也要求各有关部门要根据要点安排抓紧做好任务分工、责任落实,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时间进度计划。近半年时间过去了,各项工作落实得怎么样呢?我想大家应该胸中有“数”。

  抓好落实,我们的改革才能取得实效,我们的政策才能激发潜力。各学院主要负责同志要以校院两级管理为契机,用好用活手中的权力,吃透政策、设计好制度,做精做细改革方案,进一步释放办学活力。实践证明,抓而不紧,等于不抓;抓而不实,也等于白抓。目前学校正在开展第四轮学科评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等都是今年学校工作的重点,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思想上高度重视,结合实际贯彻执行,狠抓落实,一步一步展开,一项一项分解,注意把阶段性工作和长期性目标相结合,一件一件落实,一年一年抓成效,这样我们的事业才能不断发展,兴旺发达。

  最后,我再强调一下召开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的工作。按照中央组织部要求,今年6月底前学校要完成党委换届工作,学校第三次党代会即将召开,各相关部门单位和有关工作组要按照《方案》把握关键时间节点,主动对表、进一步做好会议的筹备工作,“编筐编篓,重在收口”,希望同志们再接再厉,做好工作。

  今天,我结合学习毛泽东同志《党委会的工作方法》这篇重要文献,与大家交流了四个问题,学习是方法和途径,目的是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推动学校事业持续快速发展。

  同志们,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中央继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后作出的又一项重大安排,也是今年学校党建工作的龙头任务,对于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强化理论武装、保持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具有重大意义。希望同志们带好头、当好表率,要坚持学用结合、知行合一,以学促做,牢记“抢抓机遇、二次创业,内涵发展、追赶超越,大干实干、奠基百年”这一总体思路,上下齐心,开拓奋进,扎扎实实落实好全年各项任务,努力为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编辑:0

终审:闫祖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