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焦点

【建设双一流】(45)行业导师“把脉”专硕实践能力培养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文件精神,园艺学院通过建设健全行业产业导师选聘制度,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提升专硕培养质量。

目前,园艺学院在读全日制专硕研究生335人,依托16个试验示范站(基地)开展实践技能训练,由89位校内指导教师和我校正式聘任的73位行业导师共同指导,形成具有西农特色的招生、培养、学位授予和质量监督体系及运行机制。

参与招生,做好“入口”关

开展“院所联合培养典范”,树立典型,大力推广联合培养成功经验,将“双导师制”落到实处。2016-2018年,学院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签订联合培养专硕协议,全方位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在研究生招生审核中,学院提前征集实践基地和校外导师招生需求,根据具体情况将一定数量的研究生名额分配给联培单位。邀请校外导师参与专硕招生复试工作,对联培研究生“入口”进行审核把关,与校内导师一同选择指导研究生。连续三年,为5名联培导师共配备招生名额16个,同时指定一名校内导师进行课程学习指导。

案例教学,推广专家进课堂

为全面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应用型人才,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专硕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突出应用性和综合性。大力推进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积极开设“案例教学”和“行业前沿讲座”课程,提高了实践课程的数量和比重,实践课程(含案例课程)学分不低于总学分的30%。2009年学校首次为专硕开设了《农业高新技术进展专题》选修课程,任课教师均来自我校农业推广专家。果树学专家赵政阳教授讲授的“科技创新与现代化农业—以苹果为例”等系列专题报告,受到专硕的好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课程教学凸显专业技能及技术集成能力培养的特点,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推广专家参与专硕园艺领域主干课程《园艺产业案例分析》,授课率达70%以上,教学内容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加强了课程案例库建设。

现场督导,贯穿过程培养

在研究生培养环节,根据培养方案和相关管理规定,校外导师与校内导师一同制定研究生培养计划,并全程参与指导研究生的开题论证和中期考核工作。开题论证前期,以招生导师所依托试验站(基地)为单位,经审核合格的论文题目,方可参与开题论证。并有1名来自行(企)业的专家担任委员,突出以产业为基础,促进了导师、学生与产业的交流。专硕研究生在“双导师制”指导下进行中期考核,根据选定的研究方向,阅读有关文献并撰写文献综述报告,并提交与硕士毕业论文相关的读书报告。

实践考核,严把应用关

针对农业硕士实践考核,制定了《全日制农业推广园艺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环节考核及管理办法》,严格考核标准和方式。近年来,学院每年邀请咸阳园艺站查养良研究员、白水科技局郭学军研究员、陕西省园艺站站长安凯春等行业导师与学院专家一道参与专硕实践环节考核,各有侧重,客观评估学生实践研究结果。行业专家精辟点评,发现和梳理学院专硕培养中存在问题,从行业视角把握专业学位培养的目标,真正使学生成为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高级园艺产业技术人才。通过相关行业专家和校内专家共同考评专硕实践环节,使人才的培养更能与市场接轨。

集中答辩,聚焦产业融合

依托试验示范站(基地)和实践教学基地,围绕园艺产业,组织跨学院多学科研究生论文集中答辩,促进科研成果的交流、集成和推广。今年上半年,涉及果树学、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农村与区域发展、农业硕士(园艺领域)和工程硕士(农业工程领域)5个学科专业的研究生开展集中答辩。通过研究生论文PPT汇报、产业体系首席专家和行业领域专家现场及线上提问、答疑、投票等环节,实现了多学科交叉联系、多视角科研训练、多方位密切交流。集中答辩,真正做到了聚焦产业问题开展不同学科联合研究,使科学研究贴近生产实际,解决产业发展突出问题。同时,经过多学科多领域专家汇集点评,有助于引发学生多角度思考,扩展研究思路,对解决产业实际问题,推动学科交叉、产学研结合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用全产业链视角和科学的方法聚焦产业存在问题,使产学研合作真正形成合力,有效提高专硕培养质量。

编辑:张晴

终审:徐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