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焦点

《小麦遗传与杂种优势利用研究》新书发布会举行

4月16日上午,学校在交流中心210会议室举行《小麦遗传与杂种优势利用研究》新书发布会。校党委副书记闫祖书、副校长房玉林到会并讲话。

《小麦遗传与杂种优势利用研究》一书为我校小麦遗传育种专家杨天章教授及其部分同事、合作者、研究生等关于小麦遗传和杂优利用研究方面的一本专业学术论著。内容分四个部分:杂种小麦综述、小麦杂优利用研究述评、国内发表论文选、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在国外学术期刊发表的论文选。该书涉及119名作者,是对40多年来我校小麦基础研究工作较为系统的梳理和凝练,较为全面、系统地反映了小麦遗传与杂优利用研究的总体脉络和理论成果,可供农业院校师生和从事作物遗传育种工作者参考。


校党委副书记闫祖书讲话


副校长房玉林致辞


主编杨天章教授介绍新书编著情况

会上,杨天章教授介绍了新书编著经过及相关情况,编委会代表王成社教授、闵东红教授介绍了新书主要内容、杨天章教授的学术精神,表达了新书出版助力学校建设和学科发展的初衷与期待。吉万全教授、张丽丽博士等多位与会师生代表发言,分享了师从杨天章教授的受教收获以及工作体会,表示将继承发扬老一辈科学家的光荣传统和奉献精神,为学校“双一流”建设以及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新的贡献。图书馆、离退休处、农学院等单位接受了杨天章教授的赠书。


农学院党委书记张海成主持新书发布会,院长单卫星发言


师生代表在发布会上发言


杨天章教授向农学院、离退休处和图书馆赠书

农学院院长单卫星、学院党委书记张海成表示,杨天章教授主持编写的《小麦遗传与杂优利用研究》一书出版发行,是我校小麦遗传育种领域的大事,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小麦遗传研究历史,启迪小麦遗传育种研究思路。学院将进一步提高小麦学科在我校历史及今后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的认识,按照学科建设新标杆的要求,不断优化学科布局,扎实履行强农兴农历史重任,创新创造,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农业大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更大的贡献。

房玉林在致辞中代表学校向杨天章教授表示祝贺和感谢。他说,作为我校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的奠基人,杨天章教授在他86岁高龄之年,笔耕不辍,将毕生对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的心血凝聚汇总,这些研究成果和经验总结为我校小麦杂优利用研究指明了方向,而其中折射出的科学家精神和奉献精神更值得新一代小麦人继承和发扬。他希望全体种业人针对国家种业科技创新瓶颈,陕西种业产业升级以及产业链拓展三个层次的问题,抢抓机遇,携手共进,为实现种业创新从0到1的突破,为最终将杨凌建设成为引领和支撑国际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国际种业硅谷而持续奋斗。

闫祖书在讲话中高度评价了《小麦遗传与杂优利用研究》一书所彰显出的西农学科特色优势和学术水准,回溯了我校87年来的建校历程以及奋斗初心,对学校数十年涌现出的一批享誉国内外的小麦研究领域领军人才,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及奠定学校的学术声誉方面做出的不可替代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肯定。他说,在4月20日西农建校奠基纪念日前夕,《小麦遗传与杂优利用研究》出版发行意义非凡。就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闫祖书提出三点要求:一要高度重视基础研究工作,夯实学校强农兴农的学术根基。二要着力完善我校小麦研究体系,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持续做出新贡献。三要不断强化学科成果意识,有力推进干旱半干旱地区未来农业发展标杆建设。他最后强调,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组织实施的第一年,我们要以《小麦遗传与杂优利用研究》出版为契机,认真汲取学科建设的有益经验,汲取前进的力量,以更高的政治站位和工作热情,推进学校“12345”发展思路落地落实,为加快学校“双一流”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我校小麦研究长期以引领性小麦新品种创制蜚声学界和行业,但同时,我校小麦基础研究亦有着深厚的研究积淀,长期保持着一流的研究水准。《小麦遗传与杂优利用研究》的编辑出版,清晰地展示出我校小麦基础研究领域近半个世纪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为小麦应用研究发展做出的重大理论支撑和贡献,同时也为我校小麦基础研究的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前导探索,并为新时代小麦遗传与杂优利用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关部门负责人、新书编委会成员及农学院师生代表80余人参加会议。


学校召开《小麦遗传及杂优利用研究》新书发布会


参加新书发布会的师生合影留念



编辑:王学锋

终审:徐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