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焦点

我校组织开展教师教学评价系列工作

  教师资源是学校的第一资源,教学能力是教师的核心能力。近期,按照教学工作统一部署,我校先后组织开展拟晋升高级职称教师教学水平评价和新进教师教学能力考核认定工作,以评价促进建设、以评价促进发展,帮助教师提升教学水平。

  12月9日,我校在南校区1号教学楼,组织开展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拟晋升高级职称教师教学水平评价。水平评价每学年组织开展两次,评价结果是教师职称评聘的要求之一。共有来自于20个院系的55位教师接受了评估专家组评价。学校按照学科专业类别,共邀请42位专家,分为7个小组,对受评教师进行全面评价。受评教师需在规定时间内介绍其承担的本科教学任务以及相关教学改革思路,并陈述主讲的某一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情况;选择主讲的其中一门课程的部分内容进行授课展示。经过一天评价,评估组专家普遍认为受评教师整体上教学表现良好,思路明确、目标清晰、方法得当,但仍然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评价后要将整理意见集中反馈给受评教师。评估组专家还普遍认为,开展教学水平评价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教师考核评价,突出教师教育教学业绩,促进教师职业发展。

  12月17日,我校在南校区1号教学楼,组织开展了新进教师教学能力考核认定。教学能力考核认定是学校首次开展的评价活动,服务对象为预聘制教师。学校要求预聘制教师要有基本的教学能力,并将基本教学能力作为预聘制教师的考核要求之一。本次参与教学能力考核认定的主要是2015年、2016年预聘制教师,受评教师共有62位,来自19个学院。学校按照学科专业类别,共邀请40位专家,分为8个小组,对新进教师进行教学能力考核认定。考核认定共分为4个环节,包括教学理论、教学环节、教学设计和现场授课。四个环节都考核合格,则认定为教学能力合格。教学理论由教学发展中心根据教师参与教学类培训情况考核,教学环节由人事处结合青年教师导师制的执行情况考核,教学设计和现场授课由评估专家组综合考核。在现场授课环节,评审专家根据受评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语言仪态等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点评。通过专家的点评,受评教师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教学存在的不足,明确了在以后的教学中改进的方向。考核认定结束后,专家组一致认为对新进教师的教学能力考核要客观、公正、严格,要真正的把好教学入门关,帮助和督促新进教师教学能力快速提升。


教学发展中心负责人解读评价流程和标准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把教学水平评价和教学能力考核纳入职称评聘体系,充分体现了教学工作在学校的中心地位。下一步,学校将继续开展教学水平评价、教学能力考核认定、教学诊断服务、课堂授课水平评价等系列教学评价工作,通过以评促教的模式,指导教师创新教学理念,加强教学建设,激励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投入教学,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
 

编辑:张晴

终审:薛建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