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第八届国际柿学术研讨会在陕西杨凌开幕。
本届国际柿学术研讨会由国际园艺学会和中国园艺学会共同主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作物抗逆与高效生产全国重点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果蔬园艺作物种质创新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陕西省农业农村厅、杨凌示范区管委会和富平县人民政府联合承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杨凌示范区现代农业和乡村振兴局和杨凌果业创新中心协办。
开幕式上,副校长罗军、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任步学、杨凌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马江涛、京都大学农学部部长田尾龍太郎分别致辞。罗军代表学校对本届国际柿学术研讨会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对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诚挚欢迎,介绍了我校在服务乡村振兴、科技推广、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优良传统和为农业高质量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希望与会专家在这场盛会中碰撞出新的学术火花。任步学强调,要继续推广土生土长的中国柿,从培育良种、挖掘附加值、深化产业融合、数字赋能和合作交流等方面持续讲好中国式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中国故“柿”。马江涛期待在柿产业、种源选育和保护、栽培示范、品牌培树、市场推广、多元价值开发与利用等方面加强沟通交流、深化夯实合作,赋能区域特色产业发展更新、更快、更好。田尾龍太郎希望通过此次学术交流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为推动柿产业以及其他园艺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会议为期5天,10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以及国际园艺界知名人士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柿子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发展趋势。大会共设置3场主题论坛和41场学术报告,涵盖了柿行业现状、柿基因组学、遗传学、育种技术以及作物管理等多个方面,日本柿育种专家Keizo Yonemori、Ryutaro Tao,意大利Edgardo Giordani教授、韩国Gwangwan Ahn 教授,澳大利亚Tahir Khurshid 等将在报告中全面展示柿产业在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最新进展。
期间,与会者将前往国家柿种质资源圃、中国柿博物馆等地进行实地参观,进一步加深对柿产业研究的了解和认识。
中国是柿子的原产地,据《尔雅》记载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已开始栽培柿属植物,二千多年前的《礼记内则》中也有柿栽培的描述。从起源、广泛种植到新品种的选育和大规模栽培推广,中国柿一直是中国农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部首批15个国家级果树种质资源圃之一的国家柿种质资源圃就因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杨勇科研团队在柿产业研究领域的突出优势而设在杨凌。该资源圃不仅保存了世界上数量最多、遗传性状最为丰富的柿种质资源,还为柿产业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基因库和试验田。
编辑:王学锋
终审:徐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