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焦点

【百年赵洪璋】(14) 我在赵洪璋院士身边工作的日子

——访赵洪璋科研助手何金江

  编者按 2018年6月1日是赵洪璋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日。赵洪璋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他先后主持育成并推广了以“碧蚂1号” “丰产3号”“矮丰3号”和“西农881”等为代表的四批优良品种,被誉为小麦育种学界的科学巨匠、农业科教战线的一代宗师,老百姓亲切地称他为“赵劳模”。毛泽东主席亲切称赞他:“一个小麦品种挽救了大半个新中国。” 为深切缅怀他的丰功伟绩、弘扬他的科学精神,感悟他的科学情怀,特刊出赵洪璋先生的先进事迹和纪念文章,同时以纪念活动为契机,进一步传承和弘扬“西农精神”,为新时代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谱好新华章、奏好奋进曲。


赵洪璋(前二)与何金江(前一)在地里

  5月8日,曾跟随赵洪璋院士工作38年的科研助手何金江老师向我们讲述了在赵洪璋身边工作学习的日子,从侧面反应出他挚爱小麦育种事业及勤俭朴素、淡泊名利的光辉一生。

三分地上起步的“丰产三号”

  “开拓了我国黄淮冬麦区启用北欧极晚熟小麦种子资源第一例的‘丰产3号’,是赵老师在学校农作一站温室前的‘三分地闹革命’,经过8年选育成功的,最大种植面积达到3000余万亩。”何金江回忆道,随着小麦生产水平的提高,对小麦品种的要求也就更高,“碧蚂1号”开始发生倒伏,并出现感染小麦条锈病的状况。1956年,赵洪璋随中国农业代表团赴丹麦、印度等国考察交流,他认真研究丹麦小麦高产试验,并带回几个茎秆较矮、穗大粒多、抗条锈病的麦穗,起名叫‘丹麦一号’,并着手新的育种目标。

  在时任农学系主任李正德的支持下,19岁的何金江被借调到赵洪璋那里当助手。“当时的情况真的是一穷二白”,何金江介绍说。开始,他们借用赵洪璋同学牛联星老师的几个花盆,一个花盆种“丹麦1号”种子5粒,共种了20多个花盆。1957年,从系里争取到农作一站的一块3分荒地,赵洪璋和何金江一起捡石块,除杂草,深翻土地后,上了一车马粪。

  麦子种下后,长势良好,到了杂交育种的时节,赵洪璋准备把“丹麦1号”与“碧蚂1号”“6028”等品种组配一批杂交组合,此时,镊子、回形针、纸袋这些基本的工具还没着落。于是,赵洪璋带着何金江跑到学院设备科,要到了5把剪子、几盒回形针和两刀麻纸,又跑到学校木工厂,要到了桐油。“人手不够,赵老师又调来农场两名工人和我一起干,他亲自给我们示范,将麦子分枝,每个小穗中间和两头发育不好的去掉,有多少留多少,分三次取,整穗、去雄、授粉。20多天时间里,他天天来,我们需要什么,赵老师就到处找有关部门寻求帮助。”

  1958年赵老师被下放到姚安,试验田改到农作一站。经过几代选育,1963年共得到三个品系共计48斤的种子。为了不浪费这些宝贵的种子,赵洪璋从陕西省要了4吨化肥,每亩地施了地肥20斤尿素、基肥8千斤,农场场长徐树基找来技术最好的机耕队队长,协助开始大田繁殖。“因为种子非常金贵,赵老师上机亲自播种,每亩播量2斤。由于分期管理到位,小麦长势良好,一亩地平均产量达到400多斤。”

  经过8年不懈努力,1964年,赵洪璋选育出“丰产1、2、3号”小麦新品种,它们不仅对条锈病具有良好的抗性,且茎秆健壮、耐肥抗倒、穗大质佳,亩产达到300多公斤,深受群众欢迎。其中 “丰产3号”表现最为突出,成为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关中和黄淮麦区种植面积最大、最具代表性的小麦品种。

  “丰产3号”品种推广之后,1965年,赵洪璋敏锐地发现“丰产3号”杆高易倒,提出要选育出矮杆高产的小麦品种,于是采用矮秆多穗型材料“咸农39”,本单位早熟选系“58(18)2”和推广品种“丰产3号”组配了新的杂交组合。经过五年五代,选育出矮杆1、2、3、4号,其中“矮丰3号”稳产高产,每亩可达四五百公斤以上,1980年获陕西省科技成果一等奖。

小麦就是他的命

  一生与小麦育种结缘的赵洪璋,对待工作一丝不苟。何金江说:“无论春夏秋冬刮风下雨,下雨后试验地的第一个脚印一定是他的。”几十年如一日,赵洪璋没有节假日,没有星期天,整天泡在试验田中。有时遇上狂风或滂沱大雨,别人往家跑,可他却往地里跑,冒着狂风大雨观察小麦倒伏情况。每次出差前总要去试验地看一看,回校后的第一件事也是先去地里,然后才回家。

  1988年7月,赵洪璋爱人突然病逝,当时他还在研究室开会。同年,赵洪璋也患上了冠心病。为了把西农88(1)后代选育好,他拖着病体撑着干。1993年国庆节,他还坚持在地里播种,小儿子跑到地里找他吃饭,也被他拉着做了帮手。病逝前几天,赵洪璋还分别与小麦研究室的同志谈话,讲解育种学术问题,还和助手商量,等春节过后天气稍暖,就要到附近的县市去了解小麦生长情况。

  何金江回忆说,赵洪璋老师曾经说过:“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小麦就是我的命。”1988年他因病在小儿子单位宝鸡卫校疗养,宝鸡市委、市政府希望赵洪璋留在宝鸡,学校送他一套房子,他说:“我一个搞小麦的,住在城市怎么搞,一天不见小麦,我就不能安宁。”去世前几日,还亲自给宝鸡市农牧局领导写信,指导农业生产问题。动身住院时再三叮嘱儿女们要把信发出去。

宝贵的精神财富

  “人做几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不做坏事。”何金江深情回忆了赵洪璋老师一生淡泊金钱、不谋私利的故事。

  既是小麦育种大专家,又是学部委员的赵洪璋一生严于律己,经费一点一滴都要用到科研上,没有为自己买过一分钱的东西。几十年来,无数的公函和复信都是自己掏腰包。到附近县市出差,没有报过一分钱的出差费,还把省上奖励的自行车提供给小麦研究室用,毛毯也送给了别人。

  20世纪90年代初期,小麦良种推广有了一些收入,有人让何金江劝赵洪璋老师给大家发奖金。赵洪璋的回答是:“你我这辈子先后经历了1957年反右运动、1959年忠诚老实运动和1964年社教运动,我们都过来了,没干过一点对不起毛主席的事,咱们还能干贪污的事?”他把收入全部充作试验经费,以弥补科研经费的不足,从这以后,再也没有人提这件事了。

  去世前几天,赵洪璋专门找何金江谈了几次,讲述他关于今后小麦育种的设想:希望在有生之年,选育出个头不要太高(矮丰3号高度)、穗子加大(20-30个小穗)的小麦优良新品种,力争突破亩产1500斤大关,并表示到那时他死都瞑目了。

  “可惜的是,带着未竟的愿望,赵老师过早地离开了我们。他最后留给我们的,是装满各种任职、聘书、奖章和荣誉证的一个皮箱,里面既有中科院生物学学部委员、全国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的任职证件,也有全国劳动模范证书、米丘林勋章以及毛主席接见他的照片,还有一个学校颁发的五好家庭证书……”何金江说,这些都是赵洪璋老师平凡而伟大一生的历史见证,也是他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人物简介

  何金江,男,1936年6月生,河南宝丰人,1956年开始跟随赵洪璋从事小麦育种工作,担任赵洪璋科研助手,参加杂交组合选配、田间杂交管理、杂种后代选育工作到1996年,先后获全国科学大会一等奖,陕西省科技成果一等奖,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二等奖等。

编辑:张晴

终审:薛建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