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焦点

【西农奋斗者】(9)丹心一片为农史—承启篇:为西农农史事业的恢复性发展殚精竭虑

  “文革”十年极大冲击了古农学研究室的正常运行,石声汉等先后去世,走出“牛棚”的辛树帜也已年近八旬。辛树帜主持制订的西北农学院古农学研究工作计划,得到了胡耀邦等领导人的支持。经辛树帜选调,李凤岐、马宗申、冯有权等先后参与了古农学研究工作,他们承先启后,分别从事农业古籍整理、农业科技史研究和农史学科建设。他们延揽人才、奖掖后学,在共同致力于农史研究的同时,又根据各自不同的知识结构、学术经历而选择不同的研究领域,推动了农史研究范围的扩展、学科门类的完善、理论方法的成熟,为文革后西农农史事业的恢复性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各有创获  成果丰硕


李凤岐

  李凤岐1915年生于河南荥阳。1940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园艺系。解放后长期从事农业科研和管理工作,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生产与技术经验,对中国传统农业精耕细作技术体系之博大精深有了比较真切的感受。同时因科研管理的关系而与辛树帜、石声汉过往颇多,深受教益。

    在主持古农学研究室工作以后,他认为,古农学由遗产整理向农史研究发展乃学术发展大势,西农古农室应该在保持既有优势的前提下不断拓展研究领域,把农史研究推进到更高发展阶段。为此,他在承担室务管理的同时,积极参与或主持国家、省部组织的大型农业史著作编撰工程。他是《中国农业科技史稿·明清卷》的主要负责、撰稿人,是《农业百科全书·农史卷·中国农业发展史分支》的主编并承担了历代农业发展的全部撰稿工作,还担任《中国大百科·农史分支》副主编及有关条目的撰写与审定工作。

    李凤岐的科研管理经历使他对中国农业科技史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见解与认识。他在深入研究周人农业的基础上,最先提出了西周时期我国传统农业科技要素大致已经具备的观点,高度评价了周人农业成就。他敏锐地感受到农业历史发展阶段间的过渡或中介特征,并在周秦、明清农业历史研究中对原始农业向传统农业转化、传统农业向近现代农业发展等问题作了深入探索。

    李凤岐也是农史界最早注意到地区农业史研究的学者之一。他强调西农古农室要立足西北,面向全国,要注重西北农牧史选题,根据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特点加强地区农业史研究。他尤其重视关中农区在中国农业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发表《有邰与后稷》《西周关中农业》等论文十数篇。1992年由李凤岐作为第一主编、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陕西古代农业科技》一书,则是第一部全面反映古代陕西农业科技成就的学术著作。该著以对陇中砂田的实地考察为依据,第一次从农史角度审视了这一奇特的农作方式的起源、发展过程。他从现代农业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看我国农业的优良传统,充分肯定了我国传统农业精耕细作生物循环的优良传统。李凤岐以六十高龄转入农史研究,对年轻一代农史工作者不无鼓舞、激励作用。


马宗申

  马宗申1917年生于山东微山县,1945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农业经济专业。解放后曾在农经系、马列主义教研室任教,1960年调图书馆工作。西农图书馆丰富的古籍珍藏,使马宗申受益匪浅。1971年古农学研究室建制恢复,马宗申成为辛树帜助手,得其言传身教,迅速登堂入室,在农业历史文献整理方面大显身手。

    1984年,马宗申校释出版了清人黄辅辰的《营田辑要》一书。《营田辑要》是两千年来我国农垦经验的总结,是目前我们所见到的论述屯田的最系统、完整的著作。马宗申之校释得到了梁家勉、胡道静、刘潇然、李长年等先生的充分肯定,认为校注精审,征引宏富,文字通俗。1985年马宗申出版《商君书论农政四篇注释》。在完成以上二书之后,马宗申即将主要精力投入另一部大型农书《授时通考》的校注工作中去,“并且不惜旷日持久的坚持到底”。校注《授时通考》是辛树帜、石声汉夙愿之一。石声汉生前所绘农书系统图将该书置于传统农书集大成位置,并于1957年要姜义安先生开始进行该书的基础文献探源工作。1972年由辛树帜主持制订的《古农学研究室工作计划》亦将《授时通考》列入极重要的位置,但因故未能如愿。马宗申以古稀之年完成了这一浩大工程。由马宗申校注、姜义安参校的《授时通考校注》四大册全部出齐,全书百余万言,深受学术界好评。

    马宗申还应上海古籍出版社之约,完成《元刻大字本农桑辑要译注》工作,为我国传统农业科技文献通俗、普及化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马宗申校注、译释古农书累计近二百万言,这其中凝聚了他的半生心血。他发表的学术论文,大致是缘农业历史文献整理和中国水利史研究而展开,在诸多问题上皆有精到的见解。有关水利史的有《关于我国古代洪水和大禹治水的探讨》《我国历史上的水土保持》等。马宗申还承担了《中国农业科技史稿》中有关农田水利部分的撰稿任务。在有关农业历史文献整理方面,有《齐民要术征引农谚注释并序》《齐民要术农谚辩疑》《论先秦农史资料的整理和注释问题》《中国古代农学百科全书一授时通考》《关于吕氏春秋上农等四篇几个问题的商榷》《徐衷南方草物状与稽含南方草木状之真伪》等。马宗申还以其精深的农经专业知识,研究历史上的田制、税法,发表《西周农业税法考》《井田说剖析》《历史时期我国农业税制的演进》等论文。


冯有权

  冯有权1918年生于河南叶县,1944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园艺系,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后入中央马列学院学习,1954年返校任马列主义教研室主任,从此由自然科学转向社会科学研究。1958年发表《农业八字宪法的辩证关系》的哲学文章,得到学术界好评。文革后期调任图书馆馆长,古农学研究室恢复初期的组织工作主要由他主持。他是《中国水土保持概论》编写组成员之一,任《中国农业科技史稿》编审委员会委员,多次参加编写会议。在讨论中国农业科技史分期、内容诸问题时,他根据自己的理解撰写了《农业科技史研究中的几个重要理论问题》一文,发表于《中国农史》创刊号上,显示了作为理论工作者的长处。冯有权的主要研究领域仍在马列主义政治理论方面,但他能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农史研究,对于西农古农室发展方向之确定、学术新人之培养大有裨益。

继承遗志  早迎新春

  辛树帜逝世后,冯有权、李凤岐出任古农学研究室正、副主任。他们继承辛树帜、石声汉遗志,继续致力于辛树帜、石声汉遗著的整理出版工作,使《农政全书校注》《中国农学遗产要略》《两汉农书选读》《中国古代农书评介》《中国水土保持概论》《农桑辑要校注》《辑徐衷南方草物状》等遗著相继得以出版发行。上世纪80年代以后,辛树帜、石声汉遗著整理工作基本结束,李凤岐、马宗申、冯有权又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农史后继人才的培养工作。

  李凤岐在主持古农学研究室工作期间,牺牲了宝贵的研究时间,而对农史新人之搜求、培养则处处留心,深寄厚望。邹德秀在六十年代曾向学校建议,希望给辛树帜、石声汉配助手、以协助工作,继承事业。后因文革开始,此事搁浅。但是邹德秀出于对古农学的兴趣,始终是古农学研究室的亲密合作者。李凤岐和冯有权注意发挥邹德秀这一特长,主动选定有关农史研究项目交邹德秀进行,并合作发表学术论文多篇。1979年,冯有权独具慧眼,将张波从陕北调回古农室工作。李凤岐、冯有权对张波的培养、提高十分关注。李凤岐不顾高龄,多次带领张波外出考察。在室里人员紧张、工作任务繁重的情况下,冯有权、李凤岐毅然派遣张波赴北师大进修音韵、训话、古文字学,为张波以后的农史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82年,李凤岐、马宗申、冯有权嘱学校人事部门赴兰州大学挑选樊志民到古农室工作。樊志民基础好,又肯钻研,经他们点拨,迅速成长起来。1982年,冯风被调到古农室从事文献管理工作。她是冯有权长女,在冯有权的熏陶教海下,经过进修和工作实践,很快熟悉了文献,并且承担起农史专业研究生的农业历史文献教学任务。冯有权父女二人共同致力于中国农史事业,一时在农史界传为佳话。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李凤岐、马宗申、冯有权不仅招收农史硕士研究生,还在研究生培养方案制订、课程开设、论文指导方面都做了艰苦细致的起步工作他们根据自己所侧重的研究领域,分别由李凤岐主授“中国农业科技史”“中国农业发展史”课程,由马宗申主授“中国传统农业历史文献整理研究”课程,由冯有权主授“科技史”“自然辩证法”课程。通过招收研究生也带动了古农室的学术发展,拓宽了研究领域,壮大了农史队伍,扩大了学术影响。在他们的带动下,古农室又先后申报农业与农村社会发展、专门史等博、硕士学位点,农史研究生培养在全国诸农史机构中是公认数量最多、质量最好的单位之一。

  1979年,国家在郑州召开会议,召集全国农史界专家共商《中国农业史稿》编写工作,被誉为中国农业历史研究春天的来临。但大家惊讶地发现,西农的农史研究事业在文革后起步早、成绩大。辛树帜、石声汉创建的古农学研究室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不但保留了下来,而且有李凤岐、马宗申、冯有权仍致力于辛树帜、石声汉的未竟之业。他们早迎农史之春,为农史研究的再度繁荣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编辑:张晴

终审:闫祖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