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焦点

两会声音(5)全国政协委员霍学喜两会谈:提升杂粮研发能力和公共科技投入

“杂粮产业潜力巨大,建议政府重新审视杂粮产业,优化杂粮区域布局,加大对杂粮产业支持力度,更好满足新时代粮食生产与群众营养需要。”3月2日,全国政协委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霍学喜告诉记者。

杂粮通常是指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和薯类五大作物以外的粮豆作物,又被称作小杂粮。围绕挖掘杂粮产业发展潜力,去年以来,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团队在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河北开展杂粮产业发展调研。

霍学喜参与了调研。他发现,杂粮优势产区分布在西北、东北、西南地区,但一些地方看重主粮产量,忽略了杂粮作物,造成杂粮优势产区产业规模小。“比如谷子、杂豆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分别从1995年的1.02%、2.07%下降到2020年的0.54%、1.02%,杂粮需求缺口从2017年的1687.9万吨扩大到2020年的4368万吨。”霍学喜说。

同时,一些地方的杂粮生产以农户为主,缺少龙头企业、合作社等主体带动。在霍学喜看来,缺少龙头企业和精深加工技术,是影响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原因。“龙头型精深加工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杂粮供应链缺乏整合、销路缺乏稳定性,高层次市场拓宽就面临困难。”霍学喜认为,地方政府应把杂粮生产纳入粮食安全目标考核体系,提升杂粮研发能力和公共科技投入。

霍学喜建议,要更加重视杂粮产业,优化杂粮区域布局,将杂粮作为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改善居民膳食结构、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潜力作物,根据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区位优势等因素,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重视发挥杂粮作物节水、抗旱、适应性强等优势,鼓励陕西、山西、甘肃等省区因地制宜发展杂粮作物,促进杂粮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适度替代高耗水型大宗粮食作物。

在培育新型杂粮经营主体方面,霍学喜认为,应采用新品种和新技术,带动农户规范化生产,提高产量和品质,推动杂粮产业标准化建设;创新新型经营主体与农户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户持续增收;鼓励企业构建纵向一体化杂粮产业链,激发杂粮产业活力。

“杂粮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体系的完善和支持。”霍学喜说,“建议提高这方面的公共科研投入,支持杂粮专业技术队伍建设;加大农地整理、节水设施等建设力度,改进杂粮生产环境;健全杂粮生产保险、补贴等支持政策,提升农户应对风险的能力。”


编辑:王学锋

终审:徐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