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焦点

【乡村振兴西部行】(30)我们走在乡间的小道上

  【信息学院】学生赴绥德开展第二轮西北乡村调查

  1月18日,信息学院赴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调研小队正式开始活动。经过7天的调查,完成了155个村的问卷,获取了许多当地的基础资料,收获颇丰。

  在调查前期的规划中,调查小组提前规划好了路线,并决定将绥德县的白家硷镇、崔家湾镇、满堂川镇、名州镇、石家湾镇、薛家峁镇、张家砭镇七个镇作为调查对象。

  调查队首先前往县政府以获取帮助,这也为之后调查工作顺利进行铺平了道路。在名洲镇调查发现,由于名洲镇所在地区比较繁华,其所管辖的村子也大多更加规范卫生,单就旱厕比例一方面,就是所有乡镇中最小的,大多数村已经基本实现了每户一个冲水马桶。同时,名洲镇居民的收入也普遍高于其他乡镇,算的上是当地的“富有”镇。通过了解,调查队还发现名洲镇管辖的村子数量相当多,有41个,这是近几年撤乡并镇所导致的,也正因如此,名洲镇的村子大多属于多元发展型,而非传统农业型。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调查队完成了其他乡镇的问卷调查及半结构化访谈。调查发现,绥德县既有名洲镇这样的“富有”镇,也有如张家砭镇这样的“贫穷”镇,既有以《平凡的世界》拍摄地为文化契机发展的满堂川镇,也有随着脱贫攻坚努力发展的薛家峁镇。近些年来,满堂川镇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党建引领、旅游带动、产业富民、生态立镇”的发展思路,以脱贫攻坚为重心,全面完成目标工作。在乡村的经济发展、民生保障、乡村振兴、文化建设、生态环保等方面作出的成绩令人眼前一亮。经济发展方面,在固定资产投资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非公经济,新增三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民生保障方面,全面落实健康扶贫政策,顺应医疗改革,完善养老服务体系。乡村振兴方面,脱贫攻坚工作卓有成效,基本实现无贫困户。文化建设方面,随着《平凡的世界》热播效应和陕西过大年活动,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商服”八字方针,加强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全面提升景区文化品位,接待游客6.8万人,旅游收入增长率达34.2%。生态环保方面,落实流域河道治理工作的同时加强了农田建设工作和绿化造林工作,确保了环境资源的安全。满堂川镇算得上是绥德县发展的缩影,它的总体发展情况很好地反应了当地乡村的发展。

  调查结束后,成员们通过总结发现,绥德县总体发展态势较好,农村的扶贫问题已经基本得到了解决,经济发展上大多数地区(尤其是远离县政府的镇)已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从事规模经营,少部分地区田地用于生态保护,荒芜地区较少。美中不足的是科技产业水平较低,距离科技乡村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

  通过此次调查,成员们为自己能够参加此次调查感到骄傲与自豪,深深感受到即使是一个小小的村庄也藏着大学问。作为农业大学的学子,只有深入乡村,切实调查,才能了解我国基层乡村的发展情况,从而制定相应对策,为国家发展助力。(李昊龙 高小雨 周一)

  

  【农学院】调查组走进甘肃甘州区

  1月23日,西北乡村调查队伍抵达古丝绸之路重镇、甘肃省“桑麻之地、鱼米之乡”——张掖市甘州区开始走访调查。此次调查,力求实现甘州区243个行政村全覆盖,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贡献“西农智慧”。

  由农学院博士生马立婷、朱婷、王威雁组成的一支调查队先后抵达党寨镇、新墩镇、靖安乡、小满镇、龙渠乡、明永镇,对乡镇人民政府工作人员以及村民进行了问卷调查、半结构化访谈和深入访谈,对甘州区主要行政村的自然特征、经济、产业、区位、人文情况等进行了详细调查。通过实地考察,调研队员了解到2018年甘州区已经退出贫困县。长期以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甘州区坚持不懈地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整治农田,培肥地力,扩大灌溉面积,粮食、油料、蔬菜、果品的产出保持了持续增长的趋势。甘州区玉米制种产业、食草畜牧产业、高原夏菜产业、食用菌产业、特色小杂粮产业、优质林果业稳定形成。甘州区政府大力支持下,发展种植大户和家庭农场,同时已建成各类农产品综合批发交易市场31个,新扩建果蔬恒温库达25座,储藏能力达35万吨,农产品外销率达68%,已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的格局。

  本次调查中,甘州区农牧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给予了调查队大力协助,组织各乡镇举办调查会议,各行政村村长及文书现场填写电子问卷,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与调研人员对乡镇突出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分享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下的美丽乡村面貌。

  各乡镇政府工作人员的心声让调查员感到了来自西北乡村的需求,当地的特色农业、民俗等特征也给调查队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随着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政策的不断落实,甘州区正在逐渐摸索出如何建成高产稳产、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的农业科技新方法,坚持立足和厚植特色优势,走出一条现代农业发展的特色甘州路。(马立婷)

  

西北乡村调查照片--党寨镇各村长或文书填写调查问卷

  【经管学院】西北乡村行 感怀故园情

  1月23号,岐山县调查小队的工作正式在家乡岐山县展开。

  在正式调查的前几天,队员首先针对岐山县下辖的各个镇整理了调查问卷,并仔细研究了问卷上的问题,就提问方式和半结构访谈做了模拟。根据之前召开的培训上老师介绍的调查具体实施办法,首先联系了岐山县农业局,调查工作正式开始。

  在调查的村镇中,除了雍川镇的政府工作人员热情收取了问卷并发放给了村干部,其他村镇都是由小组调查人员亲自走访收集资料的。难度最大的就属蔡家坡镇的调查工作。因为蔡家坡镇范围较大,而且村落分散,地形较为复杂,调查预期为三天。25号清晨,在队长杨思龙的带领下,调查了水寨村和古城村,虽然寒风刺骨,但却受到了各个村政府的热情接待,老乡们真挚纯朴的话语为乡村之行不断增添动力。26号,乘坐着杨叔叔的车前往了较为偏僻的塬上和山里。随着调查的深入,队员们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塬上人民的生活与塬下不同,他们的水源大多只能得到基本保障,灌溉条件也十分令人担忧,贫困户的比率也大大增加。

  3个调查员,30多个村镇,大家真切地见识到了家乡发展的实际情况。一路走来,有质疑,有冷漠,但更多的是亲切的问候和耐心的回答,这些点滴的片段都是西北乡村行的珍贵回忆,所唤起的却是无限的故园情与肩头沉重的责任感!(白燕/文 杨思龙/图)

  
调查员正在访谈

  【动科学院】乡村振兴敦煌行  大漠艳阳别样红

  乡村振兴西部行,诚朴勇毅西农情。1月19日,甘肃省敦煌市迎来首场降雪,气温骤降,日最低温度可达零下15℃ 。尽管天气严寒,也难挡甘肃省敦煌市调查小队的热情,在1月20日调查正式开启前,就迫不及待地踏上了调查之路,历时4天,完成了6个乡镇27个地区的调查,圆满完成了任务。

  调查前队员们提前联系相关部门负责人、约定见面访问时间、准备问卷调查表等,做足一切准备后才踏上调查的道路。调查过程中各部门负责人热情积极配合,对调查工作给予了充分的关心,部分较为偏僻村庄的村支书亲自开车送调查小队前往下一个调查地点,这让调查小队的队员们感动不已。

  敦煌是丝绸之路的节点城市,以“敦煌石窟”、“敦煌壁画”闻名天下,是世界遗产莫高窟和汉长城边陲玉门关、阳关的所在地,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随着敦煌旅游业的发展,敦煌市的乡镇经济水平也逐年增长。经过实地调查了解后,队员张皓元说:“与过去几年相比,这次调查范围内的6个镇27个地区全部通网,全部脱贫,用水已不成问题,所有农业废弃物污染及生活垃圾污染都能够做到较好的处理,农业发展也展现出了全新的面貌。”

  甘肃省敦煌市调查小队由动科学院郭睿、张皓元及葡萄酒学院牛雨涵三人组成,三人均是第一次参加此类实践调查活动。尽管活动之前接受了调查培训,但在调查过程中还是碰到了许多问题,如不知道怎么和负责单位联系、录入数据耗时太多、撤乡并镇数据录入模糊……但在队员同心协力之下,这些困难被逐一克服,在这过程中不仅锻炼了队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表达沟通能力,还为乡村发展规划提供了数据服务。

  在调查过程中,指导老师全天候在线解惑答疑,为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很大帮助。调查队员牛雨涵说:“此次调查活动意义重大,通过实地调查 ,让我们更加熟悉了家乡的发展状况,对乡村振兴,对农业发展有了更深的认识,这将使我们受益匪浅。”(李卓辉 郭睿/)

编辑:张晴

终审: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