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焦点

【金牌教师】段渊古:金杯银杯不如学生的口碑

  我从最早“园林美术”课程教学至今,已度过了30个春秋,先后承担了本科生、研究生等与艺术有关的课程十余门,我始终坚持艺术的教学特点,尊重学生个性,以艺术美化环境先育人育心,知行统一,强化实践,注重创新,与学生一起发现美、创造美、分享美、爱护美。

  屈指算来,不知不觉间,我在教学一线已经干了近30年。从教以来,坚持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对待教书育人丝毫不敢懈怠。近5年承担本科生及研究生课程10余门,年教学工作量200多学时,指导学生获国内外及行业学科竞赛奖60多项,学生评教均在98.5分以上。金杯银杯不如学生的口碑,学生的肯定是我作为一名教师的幸福感所在。

  甘当“段爸爸”  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学习

  我认为真正的教学不是知识的讲述,必须以学生的成长成才为根本,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热爱学习、快乐学习、掌握知识。

  针对环境设计专业学生思维敏捷,富有创造性,但个性强,在教学中我以学生为本,在尊重学生个性,鼓励学生个性发展,保护学生创新思维的基础上,通过严格课堂教学纪律,加强德育与思想引导,将最前沿的知识融入课堂,改革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在课堂上我一般不爱点名,怕浪费时间。绘画培养了我善于观察的能力,每次上课打眼一望,从班级整体“大型”就能看出少没少人,但一般学生很少缺课,这种风趣幽默的教学管理方式深受同学们喜爱,拉近了与同学们之间的距离,课堂上气氛轻松活跃,学生们开开心心地来上课,明白为什么学、学了干什么以及怎么学,让我作为老师感到十分有成就感。

  现代的信息技术十分发达,我一直秉持着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不断使用新的教学手法,用自己的方法去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善用身边的一切有利条件去学习。就拿手机来说,现在每个人都离不开手机,我会对学生们说课堂上不需要背景音乐,请大家把手机收起来,该用手机的时候我会用干你们的流量。这样一说大家很高兴,而且很期待老师说把手机拿出来.....。

  作为教师,我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立教,立德树人,用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人格魅力和道德风范影响和教育学生,用爱心、耐心和细心关心关爱学生。经常与学生交流谈心,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他们进行悉心指导,培养他们严谨细致的态度和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专业选择、保研考研、出国和就业等人生抉择的关键时刻,帮助他们正确把握人生方向……

  从学习、思想、生活、心理等方面关怀关爱学生及时给予无私帮助的做法,赢得了他们的爱戴,“段爸爸”的称呼让我感到亲切和自豪。甘心、用心当好他们的“段爸爸”,也为我赢得了学校师德标兵、教学标兵、教学名师、“学生最喜爱的老师”以及陕西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

  甘当改革者   在提升培养质量中不断创新

  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根据专业特点,我认真调研国内外有关著名高校,系统分析,认真研究,围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和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效果良好。

  虽然是一名老教师,但我坚持以教学推动科研,以科研提升教学。我瞄准学科发展前沿,找准切入点,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景观规划设计与艺术创作。将科研及项目成果以典型案例、专题报告、分析评判的形式融入课堂,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深对课本知识点的理解,提升了教学效果。以我每年都在讲授的《环境速写》为例,但除基本理论未变外,课堂所列举案例、所采取模式、所讨论内容、所训练的题材、所采用的方法等均不相同。我还把自己设计构思的草图和收集国内外著名设计大师的手稿等和具体的表现环节结合起来,让学生感知速写与设计的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我积极探索微课教学、案例教学、研讨教学、专题讲座、模拟训练等课堂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中,我创新的“批判式汇看”“以展、赛促学”“专题研讨”、创业训练、实战训练、答辩式教学实习汇报等教学模式改革已被借鉴应用于风景园林、园林专业的相关实践教学课程中。深化实施“多向式”实践教学方法过程中,培养、训练乃至塑造学生的思维机制和动手能力,加大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进而达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因材施教,不同授课对象不同方法,在多年的教学中针对非艺术类专业的学生采用示范理论结合法,针对艺术类专业采用问题突破教学法;针对研究生课程的采用头脑风暴教学法 ,对造型类课程,采用示范写生与理论讲授相结合;对造型类课程,采用示范写生与理论讲授相结合,通过大量的示范和拆解绘画和设计过程,完整展现从构思、构图、到完成等全过程,并在示范的过程中将应用到的理论进行讲解。 对于理论型课程,采用案例导入,讨论结合讲授,均取得了良好效课;在毕业设计中,我创新的“2+1”三段式毕业答辩,举办毕业设计展,优秀毕业设计展等得到校内其它专业及国内艺术类兄弟院校的普遍认可与借鉴。其中,“艺术设计大赛”“插花展赛”“秋叶设计大赛”“添爱杨凌景观小品设计大赛”“包装设计大赛”等已成为学科竞赛的品牌,成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实战平台。近5 年,学生每年获校内外各种竞赛奖近100 项,近年来我所指导学生获校内外及行业学科竞赛奖 60 多项。

  甘当“领头羊”   在学院的发展中担当作为

  课程教学促进了专业和学科的建设与发展。2000 年,学校决定开办艺术设计专业。作为专业负责人和学科带头人,完成了新上专业的申报工作,带领所在教学团队完成了教学条件、教学资源,培养方案、师资队伍等方面的建设。2002 年艺术设计专业(现环境设计专业)开始招生并形成了独特的办学特色,生源和毕业生就业一直很好,受到了社会和兄弟院校的关注。

  作为专业负责人与带头人,我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将环境设计专业与园林学科交叉融合,借力我校农林学科的优势,将生态学与植物学知识融入环境设计专业,构建专业特色,形成专业优势的理念。以该理念为指导,经过15 年的探索与实践,我校环境设计专业形成了显著的专业特色,专业优势日益凸显,专业影响力逐年提升。近5 年,环境设计专业第一报考志愿率1:10 以上。

  随着专业的进一步发展,在我的努力下,2014 年艺术学硕士授权点获批并开始招收研究生。同年,学校决定成立风景园林艺术学院。作为学院筹备工作组组长,我永挑重担,竭诚奉献,圆满地完成了新学院筹建的各项工作。学院成立后,我全面负责学院行政工作,主持起草学科研究平台与实验室建设规划2 个,主持申报实验室建设项目 4 项,组织完成了实验室空间布局调整工作,组织完成了“风景园林”“园林”“环境设计”教学、科研平台的建设等工作,联系建立“园林植物实习”、“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实习”“环境设计写生实习”“研究生实训实习基地”等教学实习基地 19 个,外聘校外指导教师 12 名。

  甘当“垫脚石”  在学术梯队的培养中尽心尽责

  作为老教师,指导和培养青年教师是责无旁贷的义务。我采取“帮、教、学、练、研”的方法,从治学态度、敬业精神、教学设计、授课方法、试卷批改、科学研究等方面对青年教师进行悉心指导,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使学术梯队快速成形成长。

  我先后担任15 名青年教师的指导教师,经常了解青年教师思想动态、帮其找准个人发展中困惑、不足与缺项,准确定位,进行个性化指导与帮扶。对教学或科研能力不足者,通过支持其攻读学位或出国访学、开展教学方法与水平系列培训、进行科研项目申报指导等对其进行培养。每年选派3至5 名青年教师到国内著名高校和设计企业进行学习,每年经常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活动。对个人发展方向或科学研究方向不明晰,迷茫困惑者,帮其找准定位、目标与方向,以教学团队为依托“带”着其“跑”起来。先后指导青年教师获全国微课比赛二等奖和陕西省微课比赛2等奖及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和二等奖等。

  作为教学团队负责人,带领团队积极探索和构建以知识与能力模块化培养为培养单元,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自我更新能力与综合运用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2015 年,所主持的“综合型环境景观设计人才培养实验区”获批陕西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在征求国内兄弟院校同行专家和用人单位建议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研讨,组织修订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4 次,制定课程教学大纲与课程质量标准 107 门,使人才培养体系与课程体系不断优化,人才培养质量逐年提升,环境设计专业获批陕西省景观设计人才培养实验区。学生获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 近100 多项,毕业生倍受用人单位青睐,就业率95.8%以上。

  为了加强对外交流,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我带领团队和兄弟院校一起率先在国内发起成立了中国农林高校设计艺术联盟(已有近40 所农林高校加入),得到了国内兄弟院校高度关注。近年来,我带领团队先后完成科学研究项目10 多项,承担景观规划设计项目20 余项,发表专业论文30 多篇,发表美术作品近100 幅,主编教材和出版个人作品专著11 部,其中一部教材获全国优秀教材奖、一部获学校优秀教材奖获,省部级以上专业和教学成果10 余项,获校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这些科学研究及成果都成为教学的生动素材。

编辑:王学锋

终审:郭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