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焦点

缅怀先贤,砥砺前行

  清明时节,缅怀先贤。今年恰逢学校建校85周年暨合并组建20周年。80多年来,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前辈先贤们筚路蓝缕、呕心沥血,离不开前辈先贤们扎根坚守、默默奉献,离不开前辈先贤们手胼足胝、玉汝于成。为弘扬“扎根杨凌、胸怀社稷;脚踏黄土、情系三农;甘于吃苦、追求卓越”的“西农精神”,传承他们胸怀社稷、情系苍生的责任,扎实推进“百年百人”活动,党委宣传部梳理了为学校建设和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名师大家,将其简要事迹予以刊发,以示纪念。激励广大师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加快建设一流世界农业大学而努力奋斗。

  于右任(1879—1964),陕西三原人。著名爱国人士、教育家、书法家、诗人。1906年参加同盟会,辛亥革命元老。1907年起先后在上海创办《神州日报》《民呼日报》等。曾任国民军联军驻陕总司令、陕西省政府主席、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委、国民政府审计院长和监察院长、国防最高委员等职。先后参与筹办复旦公学和中国公学。是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前身)主要创始人和首任校长。

  辛树帜(1894—1977),湖南临澧人。教育家、生物学家、古农学家。中国农史学科奠基者之一。1919年毕业于武昌高等师范学校。1936年至1939年担任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校长、国立西北农学院院长。1950年4月重回西北农学院任院长。早年从事生物学研究,20世纪50年代起致力于中国古代农业遗产整理研究工作,倡导建立了西北农学院古农学研究室。著有《中国果树历史的研究》《禹贡新解》《易传分析》《中国水土保持历史的研究》《中国水土保持概论》等,对西北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虞宏正(1897—1966),福建福州人。胶体化学、物理化学家和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院士)。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毕生致力于农科大学的教育和科学研究,为国家培育了几代科学技术人才。曾任西北农学院教授、中科院西北生物土壤研究所所长,中科院陕西分院副院长等,为我国西北地区的农业科学教育事业做出了开拓性工作。在我国土壤热力学和土壤胶体化学领域享有盛誉,开创的“土壤热力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理论和实际意义,主要论著有《表面平衡热力学之研究》《不溶性气态表面压力的热力学观点》《热力学公式转变盘的设计》《乙烯塑料之母体》《同位素的分离》等。

  石声汉(1907—1971),湖南湘潭人。生物学家、农史学家和植物生理学家,我国农史学科重要奠基人之一。武昌高等师范学院毕业后,1936年获英国伦敦大学植物生理哲学博士。1936-1938年任国立西北农学院教授,1951年后任西北农学院教授、古农学研究室主任。晚年致力于整理研究我国古代农业科学遗产工作,先后完成《齐民要术今释》《农政全书校注》《四民月令校注》《农桑辑要校注》《中国农业遗产要略》《中国古代农书评介》等14部巨著。

  沙玉清(1907—1966),江苏江阴人。农田水利学家和教育家,我国农田水利学科创始人。1930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后赴德国汉诺威大学工科大学留学。1937-1947任国立西北农学院教授兼水利系主任,1956年后任西北农学院教授兼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所长等。主持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农业水利教育机构——西北农学院农业水利系,创办中央水利实验处水工实验室。对泥沙研究和开拓泥沙运动新学科做出贡献,著有《农田水利学》《泥沙运动学引论》等。

  周尧(1911—2008),浙江鄞县人。昆虫学家,圣马利诺共和国国际科学院院士。江苏南通大学毕业后1936年赴意大利那波利大学留学。抗战爆发后回国从戎。1939年起任西北农学院教授,曾任植物保护系主任。建立了“农业区虫学”“昆虫形态学”及“尾虫学史”等学科研究体系,小麦吸浆虫与防治研究曾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编著了《中国昆虫学史》《中国质蚧志》《中国蝶类志》等,建成了我国第一个昆虫博物馆,创办并主编了《昆虫分类学报》。

  赵洪璋(1918—1994),河南淇县人。小麦育种学家,中国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院士)。1940年毕业于国立西北农学院,1942年任西北农学院教授,曾任西北农学院副院长。重视性状形成与生态环境和栽培条件的关系,形成了独特的以精取胜的选择技术,选育出“碧蚂1号”“碧蚂4号”“6028”“丰产3号”“矮丰3号”“西农85”等小麦优良品种,对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小麦生产作出了重大贡献。其中“碧蚂1号”1959年种植达9000多万亩,是我国至今推广面积最大的小麦品种抗吸浆虫品种。

  李振岐(1922—2007),河北遵化人。植物病理学家和小麦锈病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49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后留校任教,历任西北农学院教授、植物保护系主任。在小麦锈病研究和植物免疫学的教学和研究方面成绩显著,主编了我国第一本《植物免疫学》全国统编教材。在国内首先揭示了陕、甘、青地区小麦条锈病菌的越夏、越冬和流行传播规律, 主持研究了我国小麦品种抗条锈性丧失规律,提出了防治途径,对中国小麦生产尤其在小麦条锈病流行规律研究和防治方面有突出贡献。

   朱显谟(1915—2017),上海崇明人。土壤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40年毕业于中央大学。曾任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研究员,第一副所长等职。提出华南红壤主要是古土壤和红色风化壳的残留以及红色冲积物的堆积而不是现代生物地带性土壤的观点。阐明了黄土中土壤和古土壤粘化层的生物起源。是整治黄土高原国土和根治黄河水患的“28字方略”’和维护加强以土壤水库为本的“三库协防”的提出者。著有《中国黄土高原土地资源》和《黄土高原土壤与农业》等。

  康迪(1913—1983),原名金光祖,江苏淮安人。教育家。1949年作为军代表参加接管西北农学院,同年被任命为校务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在学校工作近30年,历任学校院务委员会委员、教务长、副院长、院长、党委副书记、代理党委书记等职,倡导教学、科研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提高教学质量,促进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倡导并成立了武功农业科研中心,为学校教育事业发展及杨凌地区农业科教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李正德(1915—1985),陕西合阳人。遗传学家。1940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农艺学系。留校后历任西北农学院教授兼农学系主任,主持作物育种学、遗传学等课程的教学与科研,先后主持育成“牛毛黄”等多个大豆品种,在陕西关中地区广泛种植。指导研究生从事的“小麦雄性不育系”研究,其中Ven型和A型不育系研究成果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张为申(1909—1966),江苏苏州人。微生物专家、生物化学家。我国抗生素研究和生产创始人。193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1950年获威斯康星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1951年任西北农学院农化系教授,主要从事微生物学与生物化学教学,西北农学院生物化学学科奠基人之一。研究成功棉籽饼粉代替玉米浆、玉米面代替乳糖生产青霉素,为我国青霉素工业生产作出了重大贡献。

  沈学年(1905—2002),浙江余姚人。农学家、农业教育家。中国耕作学创始人之一。1930年毕业于金陵大学,1935年获美国康乃尔大学农学硕士,1935年来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任教,历任农艺系教授、主任兼教学试验农场场长。主持选育出“碧玉麦”(武功14)和“蚂蚱麦”(武功27)在关中大面积推广种植,上述品种为“碧蚂1号”小麦良种育成提供了重要的种质资源。著有《作物育种泛论》《耕作学》等。

  薛愚(1894—1988),湖北襄阳人。药物化学家、药学教育家。我国药学教育事业奠基者之一。1925年毕业于齐鲁大学,1933年获巴黎大学理学博士。1936年在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任教,创建农化系并任系主任。抗战爆发后,担任“西北农专抗日救国后援委员会”负责人,在师生军训及西安等地学校中开展防化知识教育。提出药学教育“三三”制观点,编著我国第一部医药院校专用教材《医用有机化学》,培养了大批中国药学人才。

  牛春山(1904—1999),山东崂山人。树木学家、林业教育家。1931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历任西北农林专科学校附设高级农业职业学校森林科主任、西北农学院教授兼林学系主任、西北林学院教授。从事林业教育与林业科学研究50余年,为我国培养了几代林业科技人才。主张教学结合生产,总结出“多采集、多解剖、多鉴定”的教学经验。创立西北林学院树木标本室,收集林木标本4000多号20000余份。著有《太白山森林调查报告》《陕西杨树》《陕西树木志》《中国森林地理》等。

  汪秉全(1916—1993),安徽芜湖人。木材学专家。1941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农学院,1949—1950年在英国爱丁堡大学研究进修。1950年回国后历任西北农学院林学系教授,长期从事木材学的教学研究工作,在木材力学的硬度试验方面做出创造性成果,曾获部级二等奖。著有《陕西木材》《木材识别》《英汉木材工业词汇》《木材科技词典》等。

  黄升泉(1919—1997),福建福州人。农业经济学家。1943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农学院,1947年在该校农业经济研究所获硕士学位。曾任西北农学院任农经系教授兼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讲授“西方经济学”“经济计量学”“数理经济学”等课程,著有《地租论研究》《经济数量分析基础》《农业经济原理》等。

  张君常(1917—1996),山东惠民人。土壤物理学专家。1942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林学系。曾任西北农学院土壤农化系教授。在土壤水分力能学及土壤势场理论方面有创新及独到的见解,提出的“土壤孔隙空间是一个具有势场的论点”,为土壤势场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开拓了土壤学新的研究领域。著有《探索SPAC的机理中物胶化知识的运用》《SPAC中水分能量动转平衡热力学函数》等,翻译《土壤物理学》等。

  贺普超(1926—2006),陕西渭南人。葡萄育种学家。1951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园艺系,1962年在前苏联获农业科学副博士学位。曾任西北农学院园艺系教授兼主任。创建我国第一个葡萄栽培与酿酒专业;主持培育出“早玫瑰”“早金香”等早熟葡萄新品种;收集、研究了中国葡萄野生种质资源近20种,100多个株系;著有《葡萄学》等;发表《中国葡萄属野生种抗寒型的研究》《秦巴山区野生葡萄种质资源及其利用》等论文。

  姚鋈(1895—1969),贵州贵阳人。蚕桑教育家。1918年后毕业于日本东京高等蚕丝学校。抗日战争爆发后,随北平大学农学院来到武功,历任国立西北农学院农学系教授、农场副场长、推广处处长、陕西省桑蚕研究所首任所长。在蚕种制作、秦岭以北养蚕事业上做出突出贡献,为我国南、北方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蚕桑良种工作者。著有《怎样养好蓖麻蚕》《蓖麻蚕的饲养和制种》等。

  章文才(1904—1998),浙江杭州人。果树学家、园艺教育家、柑桔专家。我国柑橘学科奠基人之一。1927年毕业于金陵大学,1937年获英国伦敦大学研究生院园艺学博士学位。1945年任西北农学院园艺系教授兼院长,抗战胜利后,为谋求学校发展,他延揽人才,广聘教师,并为抗战复员青年学生来西农求学提供条件。与钟俊麟等首次选育成功“鹅蛋柑20号”(先锋橙)“鹅蛋柑26号”(锦橙)柑橘良种。著有《实用柑橘栽培学》等。

  万建中(1917—1991),湖北大冶人。农业经济学家、农业教育家。1940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1950年获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农业经济学博士学位。回国后曾任西北农学院农经系教授兼系主任、教务长、干旱半干旱研究中心主任、西北农学院院长。为中国农业经济学科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著有《农场管理》《农业自然资源经济学》《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的研究》《中国雨养农业的研究》等,“宁夏盐池县农村经济综合调查”“陕西乾陵地区农林牧综合发展试验研究”均获省级二等奖。

  沈煜清(1916—2002),江苏江阴人。农业区划专家。我国农业区划学科奠基人之一。1940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农艺系留校任教。1963年再次回到西北农学院任教授。参加的《中国综合农业区划》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完成“中国农业发展若干战略问题研究”获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科技成果一等奖。著有《遗传学》《水稻栽培》《我国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区划》等。

  荆家海(1937—1996),陕西安康人,植物生理专家。1962年西北农学院土壤农化系植物生理专业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从事植物生理学教学研究、研究生教育管理、农业高等教育管理等工作。历任西北农学院教授,研究生部主任,西北农业大学副校长、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著有《植物生理学》,发表《玉米生长部位的渗透调节和生长的生物物理参数的变化》《水分胁迫对棉花叶片生长和光合影响》《用热电隅湿度计测定水势》等论文。

  孙云蔚(1908—1996),原名孙华,江苏吴江人。果树学家、园艺教育家。1928年毕业于苏州农校。1932年赴日本留学。1947年任西北农学院教授。1949年重返西北农学院,任园艺系教授兼系主任,在果树栽培、中国果树史、果树资源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著有《西北的果树》《中国果树史与果树资源》《果树学总论》《果树学各论》《现代果树科学集论》等,编译《果树园艺通论》《果树繁殖法》《果树栽培的生理和技术》等。

  何蓓如(1943—2016),陕西陇县人。杂交小麦育种专家。1981年在西北农业大学获硕士学位,留校工作后历任农学系教授。1987年在国内率先完成了K型小麦雄性不育三系配套,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被评为1988年全国十大科技成就之一。选育的K型杂交小麦强优势组合“901”成为国内第一个正式审定的杂交小麦品种。

  王建辰(1921—2012),陕西兴平人。兽医学家,家畜产科学奠基人之一。1946年毕业于国立西北农学院后留校任教。历任畜牧兽医系教授兼主任。率先在中国完成小鼠、山羊胚胎分割、胚胎冷冻、半胚冷冻、异体受精;创建中国家畜生殖内分泌研究室,建立乳汁、乳脂激素的放射免疫测定方法;最先将前列腺素应用于畜牧兽医领域,并推广放射免疫技术,为我国兽医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编著有《家畜生殖内分泌学》《兽医产科丛书》《生殖激素及其在兽医产科中的应用等。

  段得贤(1921—2006),河北隆尧人。兽医学家。1940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留校任教,从事兽医内科学教学和家畜中毒性疾病研究。曾任西北农学院畜牧兽医系教授兼兽医院院长。讲授“兽医毒物学”“兽医诊断学”、“家畜内科学”等课程。主编有《家畜内科学》统编教材及《家畜中毒学》教学参考书。参加的“牛栎树叶中毒发病机理的研究”获农牧渔业部技术改进二等奖。

  侯从远(1915—1985),河南宁陵人。兽医学家、兽医微生物学科奠基人。1940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1944年来校任教。历任畜牧兽医系教授兼系主任、西北农学院副院长。参加全国统编教材《兽医微生物学》《兽医微生物实习指导》编写,发表《乳山羊肠毒血症的诊断及预防的研究》《山羊假结核病的细菌学诊断》等论文。译有《家畜流行病学教程》。

  邱怀(1915—1999),字平庄,福建上杭人。养牛学家、畜牧教育家。1939年毕业于国立西北农学院,1948年到西北农学院任教,历任畜牧系教授兼黄牛研究室主任。倡导成立全国黄牛选育协作组,创办《黄牛杂志》。经过长期对秦川牛的调量、研究和选育,使之由单一役用型转变为肉役兼用型,其性能或有关指标达到国外有关相同类型牛的水平,使秦川牛成为中国最佳地方品种之一。著有《中国牛品种志》《养牛学》《牛生产学》等。

  路端谊(1915—1991),山东诸城人。植物病理学家、小麦条锈病专家、我国条锈病研究开拓者之一。1943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一直致力于小麦品种抗病性鉴定和条锈菌生理小种动态监测的研究。曾任陕西省农科院植保所研究员。倡导创建我国第一座夏季锈病实验室,后发展成为全国条锈病夏季研究中心;参加的“小麦条锈病综合防治研究”获全国科学大会奖;“中国小麦锈病的流行体系”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合著有《小麦品种资源抗锈性鉴定》等。

  俞启葆(1910—1975),字遂初,江苏昆山人。农学家、棉花专家。西北地区农业科学事业奠基人之一。1934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农学院,1945年赴美国留学。建国后,历任西北军政委员会农林部技术研究室主任、西北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农业科学院陕西分院副院长等。培育出棉花抗虫新品种鸡脚德字棉、棉花高产新品种泾斯棉;为陕西、西北,乃至华北地区的农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著有《中棉新品种》《中棉遗传研究》《棉作叶绿素数量之初步研究》《从棉花抗枯萎病特性鉴定的协作来看农作物品种资源工作的开展》等论文。

  原芜洲(1903—1973),山西河津人。果树专家。1931年上海劳动大学毕业后,历任西北农学院副教授,陕西省仪祉农校校长,西北农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陕西省果树研究所所长等职。解决了“彬州梨”不结果问题;提出“建立秦岭北麓百万亩苹果林带”的设想,育成“秦冠”苹果,全国推广面积达100多万亩,获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著有《陕西果树志》《西北的梨》。

 

  林季周(1928—1997),四川南充人。农学家、玉米育种家、农业科技管理专家。1951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1960年在前苏联获农学副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陕西省农科院院长、陕西省副省长等职。育成“武105”“陕单1号”等10多个玉米杂交种,推广面积占全省杂交育种玉米面积的70%以上。曾获全国和陕西省科学大会奖,农业部成果一等奖等。著有《玉米遗传成育种学》《陕西玉米品种志》等。

 

  陈漱阳(1930—2018),江苏武进人。小麦育种专家。1954年毕业于苏北农学院,先后在中科院水保所、西北植物研究所工作,长期致力于小麦远缘杂交和染色体工程研究,参与“小偃4号”“小偃5号”和“小偃6号”等小麦新品种选育,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发明一等奖。运用遗传规律指导育种实践,培育出小偃68、小偃693、小偃784等八倍体新物种和小偃759等新类型,为小麦育种提供了新的种质资源。著有《植物远缘杂交》《作物育种研究与进展》等。

 

  闻洪汉(1912—2004),河北静海人,植物生态群落学家。1937年毕业于北平大学农学院农艺系,历任西北农学院教授等。首次将“植物生态、群落和植被”内容编入农业院校统编教材;多次踏勘陕、甘、宁、青各省植被, 把生态群落知识和农业、林业有机结合起来,为走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的道路作了有益的探索。著有《植物学简明教程》《渭河滩地植物社会构造之研究》《太白山北坡植被的垂直分布》等。

 

  陆帼一(1922—2018),江苏武进人。我国蔬菜栽培和生理生态学专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蔬菜学博士点创始人,从事蔬菜学教学和科研50余载,主持“莴笋育苗技术标准化”等研究,培育出“西农72—4”蕃茄新品种。历任七届、八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民主同盟第五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作为人大代表,她建议国家重视发挥杨凌的作用,为国家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设立做出了贡献。

 

  张仰渠(1922—1998),河南延津人。森林生态学家。终生致力于林业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开创性研究了秦岭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栓皮栎开花结实规律的研究填补了空白,主编中国首部《简明林业词典》和《陕西森林》,为西北林业高等教育和科研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王广森(1920—2008),河南长垣人。农业经济学家,统计学家,教育家。研究提出的粮食耕地亩产概念及其直接和间接的计算方法,被国内统计界广泛采用。系统介绍了西方的概率统计方法,倡导将数理分析方法运用感到农业经济学科,率先提出发挥电子计算机等现代计算工具。

  

编辑:张晴

终审:闫祖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