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焦点

【西农奋斗者】(20)“一麦相承”为苍生(5)

三秦楷模王辉

  北校区的试验麦田里,经常出现一个头发花白、身材高大、面孔黝黑的老人,他就是坚守麦田四十余年的“三秦楷模”王辉教授。

  作为一名科研人员,他以田间地头为家,一待就是一整天;作为一名育种专家,他选择了小麦育种,一干就是一辈子。他把五十余载的光阴奉献给黄土高原,用脚步丈量着三秦大地,把收获的喜悦带到黄土地上的千家万户。自青春至古稀,不断破解小麦的“生长密码”,将自己的毕生与“三农”紧紧连结在了一起。

  1943年10月,王辉出生于陕西杨凌一户农民家庭,青年时期亲身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饱尝过拿树叶树皮充饥的饥饿滋味。他树立了一个单纯美好的愿望——学农业科技,不再让乡亲们饿肚皮!这个愿望影响并支撑了他一生。

  在高中毕业填报大学志愿时,王辉毫不犹豫地在第一志愿中填上了西北农学院农学系。1968年,毕业后先去部队锻炼,后来分配到眉县良种场。1973年回校,被分配在赵洪璋院士手下作助手。在我国一代小麦育种大师赵洪璋教授的指导下,他的事业迅速起步。

  上世纪八十年代王辉独自开展小麦育种工作时,条件非常差,没地、没钱、没设备,靠的就是一双手,凭的就是一腔热血。试验用品大多是王辉从自己的工资里抠出点钱来购买,工具通常就从家里顺手牵羊,或从亲戚那儿借。人手不够,常常是妻子、孩子、亲戚齐上阵。王辉说:“试验场如‘战场’,人在,阵地就不能丢!”

  早出晚归成了王辉的工作常态。全套农活样样干,不管风吹日晒,不管天气好坏,都要下地进行小麦时令性状记载和阶段性状选择。在小麦收获期,为了抢时间,常晚上借助月光和手电收获、拉运小麦,中午基本不回家,午饭由家人送到地里,有时出门时就自备干粮,就地午餐。

  晾晒麦种是很麻烦的一道工序:数千份育种材料、数百个新选系,不敢混杂,否则,多年的心血就白费了。每年在这个高温时节,王辉常拿个凉草席,睡在晒麦场上,亲自守护着麦种。

  但他却忽略了自己的亲人。王辉的老家离学校仅两三公里路,但他很少去照顾。年过八旬的老父亲想念儿子时,拄个拐杖,颤巍着到学校来看他。共同生活了40多年的老伴,给王辉打了一辈子的下手。四个女儿说父亲:“小麦你管的那么精心,对我们却没有。”

  王辉曾经有多次调去沿海高校工作的机会,但他都放弃了。他认为,科学研究有连续性,挪窝要另起炉灶,个人的得失怎能与事业相比?这一辈子,王辉就守在了杨凌,除教学工作外,只干了小麦育种这一件事。

  1991年,王辉的第一个小麦品种“西农84G6”育成,接着,他又先后主持育成了“西农1376”“西农2611”“西农2208”“西农979”“西农9718”等11个小麦新品种,显著提升了陕西省和黄淮麦区小麦生产水平。

  特别是历时18年选育成功的“西农979”,实现了优质高产、半冬早熟、多抗广适的良好结合,农业部连续6年推荐为黄淮海麦区主导小麦品种。2005年,“西农979”通过国家品种审定,累计种植面积近亿亩,是继“小偃6号”之后重振陕西小麦育种科研优势的品种,为此,王辉教授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最高成就奖。

  据统计,王辉教授主持育成的11个小麦品种累计推广面积1.5亿多亩,累计社会增效近百亿元,为促进小麦生产持续发展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王辉也先后获得陕西省优秀共产党员、亚农杯农业贡献奖、陕西省年度经济人物、感动陕西人物、中国敬业奉献好人、时代先锋、8项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奖等殊荣与奖励。

  2013年10月王辉教授退休了,按常理,退休后应在家颐养天年,但对搞了一辈子小麦育种的王辉而言,小麦育种早已融入了他的生命,他与小麦育种工作已难分难舍。

  2014年4月,由于开春忙碌,王辉病倒住院。其间,他出现了吐血的情况,“血色素低到50多,而正常人是100多,医院两次下发病危通知。”守护在病床前的女儿劝父亲别再为小麦的事操心了:“咱休息吧!”王辉却笑着说:“没事,我还不能休息,育种工作还没结束呢。”

  他说,育种事业是一个不断创新、永无止境的事业。自己的成绩是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他要把多年积累的育种经验传给年轻人,将他的育种技术传承下去,让育种事业再创辉煌。现在,虽然已步入75岁的古稀年华,但王辉教授还在继续工作着。

  “为了无愧于‘中国好人’‘时代先锋’的荣誉,只要身体允许,我要将育种事业之路一直走下去!” 王辉教授认真地说。

编辑:王学锋

终审:徐海